为深入了解秦腔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遗梦陕甘”调研团成功于1月21日采访了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马桂英老师。调研团成员朱凯亮与马桂英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到马桂英老师在塑造角色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在唱腔设计和表演过程中的特点和注意点、关于秦腔发展历程、当今时代与过去培养秦腔演员方式的差异的看法。
回顾马桂英老师的从艺经历,可以说是水到渠成。马老师提到,她出生于被人称为“戏窝子”的长安沣河岸边的斗门镇,从小耳濡目染,看戏、爱戏,但一直都未正式开始学艺。1957年,马老师偶然听说五一剧团在招生,十四岁的她鼓起勇气报名,最终榜上有名,如愿以偿进入了当时的陕西军区五一剧团。值得一提的是,马老师的舅父从事部队的文职工作,致力于民族戏曲的复兴、繁荣与革新,是马老师戏曲人生的引路人。
采访过程中,马老师介绍了自己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马老师分别以《生死牌》中的黄伯贤和《五典坡》中的薛平贵为例,认为在塑造人物时,首先要接受剧本和角色。例如黄伯贤作为一个县令、一介清官,在面对受了冤屈的又是自己救命恩人之女的民女王玉环,和贺总兵让他立刻处斩的威逼时,要考虑他是怎样的心情。其次,要明白这个人物在剧情中起什么作用,这样才能交代好主题,将剧情贯穿下去,而不是简单地“对戏词”。像《五典坡》中的薛平贵是和黄伯贤完全不同的角色:他是西凉王,见到妻子王宝钏头上戴的帕子缺了大半,身上穿的补丁衣服,腰里系的罗裙少了一半时,他是非常伤心的。但这个时候“猛想起大国长安三年旱”,三年干旱,六料薄收,饿死的灾民成千上万,何况一个妇人。此时的薛平贵起了疑心,与后期调戏、试探王宝钏的剧情连贯起来合情合理。但是,现在的年轻演员都删减了这段剧情。马老师对此表示遗憾,她认为戏可以唱短,但情节的逻辑得完整,就像画圆一样,画得再小也得是个圆,删除薛平贵的这条线索,明显使得故事完整性缺失。了解这个故事的观众勉强还能听懂,可万一遇上第一次听这个戏的观众呢?这不是骗人、骗观众嘛。
在谈及秦腔发展历程时,马老师认为建国初期应是秦腔发展最为繁盛之时。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曾指出,秦腔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要当党的喉舌,宣传党的政策。此番讲话引起了剧团领导的高度重视,演员也拼命练功学习。但在此之后秦腔也曾遭遇挫折,虽然后来也恢复了一点生机,却一直不太景气。近些年,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后,秦腔艺术重新得到重视。马老师提到在研究院观看汇报演出时,发现演员们都开始紧抓紧赶,秦腔又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
调研团朱同学提到,部分人一直认为秦腔已经在年轻人中失去了“市场”,而马老师提出了相反的看法。她认为现在的秦腔观众中年轻人占到一半左右,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只有老年人。特别是大学生,他们自身文化素养比较高,以前在高中时忙于学习,再加上秦腔拖腔长、节奏慢,如果没有字幕根本听不懂,因此他们很少听秦腔。但步入大学后拥有更多的业余时间,也开始关注这种古老的艺术,听戏的大学生逐渐增多,也有非常多的大学生师从马老师学戏。马老师也希望年轻人在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之余,多学习类似秦腔的传统艺术文化。学一首歌是唱,学秦腔也是唱,都是在展示才艺。马老师对秦腔的发展还是充满希望的,她激动地说:“大秦之腔不可灭,也灭不了!”
采访过程中,马桂英老师深入浅出地表述了自己对秦腔艺术的深刻见解,对于帮助调研团了解秦腔艺术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调研团也深深感受到老一辈艺术家对秦腔艺术诚挚的热爱。
马桂英,1943年生,秦腔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1957年参加陕西军区五一剧团从事秦腔表演艺术,主工须生兼演其它行当。代表作品有《海瑞告状》《孙安动本》《生死牌》《五典坡》后本《港口驿》《玉婵泪》《游龟山》《春江月》《朱元璋斩婿》等。1993年荣获“金延安”首届秦腔群众评选大赛“十佳演员”奖。1999年获陕西电视戏曲“百佳演员”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3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