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作为农业的基本要素,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主要作用。探索耕地细碎化对耕地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发展,农村承包土地细碎化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瓶颈。为了解山东丘陵地区耕地非粮化的情况,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1月20日,在孙丕苓老师带领下,社会实践队员进入村庄进行走访调查,实地观察耕地使用情况以及耕地细碎化程度,深入了解农户耕地细碎化整治意愿行为。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中国农村农业发展提供了动力,“三农”问题又被推向了新高度。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确保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放活土地经营权。同时健全土地流转,鼓励并引导农户之间自愿互换耕地以形成规模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耕地是农村产业发展的主要资源,耕地细碎化阻碍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增大了农业生产成本,是乡村振兴的一大阻碍,耕地细碎化治理也成了乡村振兴的内在需求,能否盘活耕地资源,实现产业发展等一系列目标,事关中国农村社会稳定。“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队员们对王家埠村以及附近周围村庄认真进行走访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使得调查结果更加具有科学性与可靠性。
刚刚在王家埠村开展调查时进度较慢,出现了因队员们对调查问卷不够了解、不够熟悉,导致原本一个提问可以解决好几个问题,常常因多次提问导致耽误时间进度与效率,后经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得出了一整套的提问流程,将多个问题融入到一个提问中,但是这也需要负责记录的小组成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力,能够及时得将答案记录到问卷中。
经过实践队成员们的集体讨论研究,制定了一套流畅逻辑严密的调查方式,使得实践队成员在王家埠等村的调查进度加快,实现了质量与效率的完美搭配。在走访中我们得知,该地区因劳动力外流,导致该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多数耕地非粮化严重,以桃树、苹果、绿植等便于打理、劳动力需求较小的利用方式。后因当地企业征收土地,大多数土地被当地企业征收,村民们所持有的土地越来越少,土地非粮化与细碎化愈发严重。
在东港区的河山镇萝花村,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当地因地势不平,沟渠居多,在农村耕地承包分配时,各户好坏搭配,以及后来的土地流转等,导致了许多户家庭所拥有的耕地十分破碎,耕地细碎化严重且距离村庄较远、交通不便、肥力较差。经过对该村村民的走访调查,了解到村民对细碎化整治的意愿较高,普遍反应细碎化严重、交通不便,迫切需要对耕地细碎化的状况进行改进。
另外,实践队员们得知萝花村部分耕地非粮化现象较为明显,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地连年涝灾,种植粮食容易造成颗粒无收,年收入产生赤字。并且,当地青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种植粮食并不能维持家庭一年四季的开销。毁灾、劳动力不足,这就导致了萝花村的种植方式主要在绿化树、果树等便于打理、抗灾能力强的种植类型。同时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今年的苹果价格不尽如人意,普遍偏低,使得农户投入进其中的包括种子、化肥、农药以及套袋的成本费用超出苹果本身的批发价格。因此,带来耕地非粮化的主要原因还是在收益和劳动力两方面。通过询问村民们也表现出强烈积极的意愿,如果国家对耕地推出更大补贴力度,他们会始终支持跟随政策的领导,因为相信政策始终是以人为本,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0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