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瑶绣非遗,弘工匠精神——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乳源瑶绣调研队

中国青年网1月24日电(通讯员饶新秀)为深入了解瑶绣传承发展现状,广东海洋大学乳源瑶绣调研队于1月18日乘车前往乳源瑶族自治县文化馆拜访当地瑶绣国家级传承人、瑶绣非遗名家邓菊花老师。

瑶绣情缘

实践队员们按照实践计划前往非遗名家工作室拜访邓菊花老师,队员们在与邓菊花老师的访谈中了解到邓菊花老师自出生起便与瑶绣结缘,五六岁便开始跟随其奶奶、妈妈学习瑶绣,进入校园后便只能利用闲暇时间学习瑶绣,邓菊花老师向队员们说到为了及时巩固自己的技艺,她会随身携带针、线、布三样物品以便能够随时随地的绣上一两针。老师说到在其毕业参加工作后一有空闲时间便会拿起针线练习自己的瑶绣技艺和创作瑶绣作品,在教授学生的课余时间也会教授她们瑶绣技艺以保护传承这一民族瑰宝。

邓菊花老师向实践队员说道现今瑶绣这一古老的反面绣技巧针法濒临失传,因为反面刺绣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其技巧针法全都是靠口耳相传,而且时下中小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孩子们没时间也没兴趣去学习刺绣,年轻姑娘们学习刺绣的意识也在慢慢淡化。据邓菊花老师讲述现在在乳源的瑶族妇女中,年龄50岁以上的大约99%的人会刺绣,30岁以上的大约只有50%的人会刺绣,而更为年轻的瑶族姑娘则只有少数人会刺绣和愿意学刺绣。队员们从与老师的交谈中了解到邓菊花老师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反面刺绣,在其从教的学校里开办“反面刺绣”第二课堂,组织会反面刺绣的老师分组义务教学生学习传统的民族手艺,重点培养对反面刺绣感兴趣、领悟能力高的学生。并在其退休后与政府部门相合作,推进瑶绣进校园,还将自己数十年钻研“反面刺绣”的经验及体会写成一本图文并茂的书和编写瑶绣相关教材,让瑶绣融入生活。

图为邓菊花老师在给队员讲解瑶绣寓意。通讯员丘家铭摄。

敢为人先新瑶绣

在与邓菊花老师的交谈中实践队员了解到其母亲和姐姐在学习瑶绣的过程中给予了她启蒙,将瑶绣的基本针法、图案传授给了她,而母亲对于刺绣技艺的精益求精和严格要求更让她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同时她也开始对自古流传下来瑶绣上一成不变的图案有了自己的想法。老师向队员们说道坚定她要创新瑶绣的想法主要是2009《瑶岭长歌》的评定结果。2009年,《瑶岭长歌》仅获得广东省年度艺术作品比赛三等奖,但仅仅只是三等奖,原因是:图案与图案之间空隙太大,美感不足。邓菊花意识到:传统固有的图案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了,必须要加快创新的进程了。

在此背景下邓菊花老师与其团队日夜赶工,将绣图中的空隙运用现代象征图案进行补充,其中就包括乳源“十月朝”旅游文化节“牛节”的牛图案。终于,在2010年的奖项评比之前,邓菊花老师与其团队赶制出了最终的《瑶岭长歌》,最终一举夺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中国之最”称号和世界纪录协会认证的“世界之最”称号。而时值上海世博会期间,邓菊花又将《瑶岭长歌》带到世界舞台上展览。“可以说,我们瑶族刺绣自此踏上了国际舞台,从中国传了出去。”邓菊花说道。不久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乳源瑶族自治县“文化艺术之乡”称号。除却对图案创新的强烈欲望之外,邓菊花同时也在寻找着过山瑶“难学”的根治方法。时代在发展,传统文化继承发展也要与时俱进。

图为邓菊花老师在给队员讲述创新后的瑶绣作品。

一针一线一生情

邓菊花老师作为瑶族刺绣邓家第四十代传人,精通瑶族反面刺绣“过山瑶”技艺,任乳源过山瑶刺绣协会会长、广东省瑶族刺绣非遗项目传承人、众多名誉在身的她从6岁开始正式接触刺绣,一生与刺绣为伴,用信念绣过六十余载,对瑶绣有着深厚的感情。为了保护传承瑶绣在退休后依旧奋斗在保护瑶绣的一线。

在访谈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了解邓菊花老师会定期参加相关部门举办的瑶绣培训活动,指导当地绣娘们的绣法以提高其技艺。同时还在广东省乳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及乳源瑶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里任教,主要教授瑶绣部分,并坚持每周到每所学校上两件瑶绣传承课。此外,为了更好的保护传承瑶绣于2003年便着手编写《瑶绣》一书的筹备工作,2005年开始编写,在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求下《瑶绣》一书几经修改最终于2008年问世,一共刊发3000余本,以供大众了解学习瑶绣。在此之后为更好让瑶绣进校园融课堂又参与了《瑶绣实用教材》一书的编写工作,以培养更多瑶绣人才,延长瑶绣的生命。

图为邓菊花老师参与编写的瑶绣教材。通讯员丘家铭摄。

阶段小结

一起一落

一针一线

一问一答

一步一追寻

一行一传承

队员们都对邓菊花老师的工匠精神和作为传承人的使命感、责任感深感敬佩。非遗的保护传承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当代青年的担当和作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非遗的传承、创新与转化工作上,亦是如此,青年一代必须要担起保护和传承非遗重任,争做非遗文化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图为实践队员与邓菊花老师合影留念。通讯员丘家铭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91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追寻实践队关于山东早期党组织建立和工人运动开展党史学习研究报告

摘要: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全国各地逐渐成立了许多早期党组织,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在这段时间,山东地区的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也行动起来,他们与工人无产阶级联合…… 追寻实践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悠悠汉情”实践队赴汉中地区开展社会实践

为更好地保护和发扬陕西汉中的三国文化,深入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传承、保护现状,使历史悠久的汉中能被更多人了解,“悠悠汉情”实践队走访了汉中著名景区—石门栈道风景区以及…… “悠悠汉情”实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勿忘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文化

林周农场始建于1966年,是农林牧并举的国营农场。1988年,林周农场与彭波农场一起并入林周县。2009年,林周农场被林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且听风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精神 积蓄奋斗力量

胸怀千秋伟业,百年风华正茂;缔结七秩荣光,高原换了人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前,为了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为西藏人民…… 且听风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盘州古城”个人实践队追忆长征,缅怀先烈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的光辉历程,为重温红色历史,探索弘扬革命文化,8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盘州古城”个人实践队前往位于盘州市双凤镇九间楼社区的盘…… 且听风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经理快乐星球队赴西安调研党史文化

为深入学习陕西家乡党史,传承红色精神,8月17日至19日,经理快乐星球队前往西安市革命公园和铜川市照金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与实地调研。西安革命公园创建于1927年3月,为纪念北伐战争前夕陕…… 且听风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魅力沈阳,大美河北实践队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风雨,共同谱写壮阔的历史篇章。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感受红色精神,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且听风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小油瓶志愿服务实践队圆满完成任务

为深入了解山东省杨家桥村当地的教育水平发展状况,切实促进当地教育的发展,小油瓶志愿服务实践队,于7月27日抵达山东省潍坊市杨家桥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以村委会为依托…… 且听风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召开班级“两创建”活动动员大会

4月27日上午,植物保护学院在学院大会议室B1212室召开班级“两创建”动员大会。辅导员贾志宏、学生会学风全体学生、各年级学生…

最新发布

强化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筑牢百姓健康守护屏
健康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农村医疗服务供给水平与亿万农民朋友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春节是返乡高峰,农村地区人口大量增加,农村地区医疗条件比较薄弱,不少农民群众防护意识、防控能力相对薄…
三维助力,西安加油!活动展示第一弹!
三维助力,西安加油!活动展示第一弹!——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2021年12月29日,学生三维设计协会团支部委员会积极响应校团委社团部号并召开展线上团日活动,积极动员协会团员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开展建模…
七彩瑶绣,时光映斑斓——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大学生网报网韶关2月2日电(通讯员饶新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广东海洋大学乳源瑶绣调研队实践队员根据校团委和相关文件的指示参加了由团…
“非”同寻常,“遗”脉相乘——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大学生网报网韶关2月2日电(通讯员饶新秀)1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乳源瑶绣调研队为深入了解乳源瑶族自治县传承、保护瑶绣这一非遗文化的现状、措施和当下保护传承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探究其经验、模式乘车前往…
通过市民看瑶绣——记广东海洋大学乳源瑶绣调研队街头采访
中国青年网韶关1月24日电(通讯员饶新秀)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历次十九届会议精神,响应广东海洋大学2022年寒假返乡调研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瑶绣非遗文化传承发展调研进度,2022年1月20日广东海…
弘扬瑶绣非遗,助推瑶乡振兴——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大学生网报网韶关1月24日电(通讯员饶新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与各民族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业。广东海洋大学乳源瑶绣调研队于1月16日乘车前往中国瑶绣之都乳源瑶…
探索瑶绣艺术传承,海大学子初体验--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为了了解新时代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传承,在学校以及老师的组织下,我们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组成了为期5天的乳源瑶族刺绣调研小组。此次调研是从1月16日到1月20日,在这五天里,我们通过走访各个有关于瑶绣文…
探索瑶绣艺术传承,海大学子初体验--记广东海洋大学乳源瑶绣调研队拜访乳源瑶绣非遗名家。
在学校与老师的组织下,我们来自不同学院的五人组成了乳源瑶绣调研小组。今天是1月18日,也是我们乳源瑶绣调研小组在乳源瑶族自治县调研的第三天,在这三天里,我们通过走访各个有关于瑶绣的标志性地点,收获…
南岭明珠,瑶绣之新——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大学生网报网韶关2月2日电(通讯员饶新秀)1月21日为探寻乳源发展瑶绣的新方法、新思路,乳源瑶绣调研队队员们乘车前往位于乳源特色小镇的南岭明珠瑶绣文创有限公司以及其位于乳城的生产车间实地考察调研瑶绣…
瑶绣之花灿漫,文明之树常青——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大学生网报网韶关2月2日电(通讯员饶新秀)为深入学习十九届历次会议精神和响应广东海洋大学2022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乳源瑶绣调研队以家乡所在地乳源瑶族自治县为实践地开展了为期六天的实地考察调研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