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瑶绣文化,有效带动农村乡村振兴——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乳源瑶绣调研队

大学生网报网韶关2月2日电(通讯员林贵香)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探讨瑶绣文化和如何将瑶绣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建设美丽瑶,助乡村振兴,发展瑶乡新风貌。2022年1月16日广东海洋大学乳源瑶绣调研队成员前往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开展返家乡调研活动。

瑶绣保护与传承

瑶绣是中华民族传统手工刺绣的一种,是我国刺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研究价值、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乳源瑶绣历史悠久,工艺精致细巧,刺绣的图案、花纹色彩鲜艳而雅朴,明晰而多变。2011年5月,《瑶族刺绣》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前,瑶族女孩人人都会刺绣。”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邓菊花说,由于瑶族没有文字,因此刺绣中不同的纹样,就成了情感表达的方式。但是瑶绣这门技术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许多年轻人不在学习瑶绣,出现了瑶绣文化断层危机。退休后的邓菊花一开始为没有工作的留守农村的妇女儿童传授瑶绣技巧,不仅增加收入改善他们生活还传承了瑶绣文化。因为瑶绣文化传承从前都是靠口述和手把手教,传承效率不高,文化逐渐削薄。邓菊花为了瑶绣文化更好的延续,通过研究瑶绣其中内涵,为瑶绣写了一本书-《瑶绣》,有了书籍的记载瑶绣文化可供世人参考学习瑶绣。

图为乳源瑶族自治县编写的瑶绣教材。通讯员张美瑜摄。

现在,瑶绣培训不仅面向瑶族人,而是向全社会普及。在传播途径上不限于培训上课,还有举办活动,拍视频,报纸,网上宣传。据瑶绣文化传承中心主任说,在2020年举办瑶绣艺术节,开办瑶绣比赛,展览瑶绣,将瑶绣搬上舞台。并为瑶绣编排了一首歌作为瑶绣文化传播的载体,引起了广大影响。这几年,政府上重视和大力发展瑶绣,在资金、政策上加以支持,通过整合当地资源打造了瑶绣非遗工作站、瑶绣瑶服传承基地、瑶绣文化研培中心、非遗名家工作室、非遗文创展厅等文化阵地,培育了一批优秀的非遗传承人,推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创产品,建成了集非遗传承、展示、教学、体验、产品研发、销售、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文旅服务平台,同时大力推动非遗进景区、进酒店、进校园、进乡村、进集市。

瑶绣发展与创新

2009年,邓菊花老师团队的瑶绣作品《瑶岭长歌》在广东省年度艺术作品比赛仅获得三等奖,但仅仅只是三等奖,原因是:图案与图案之间空隙太大,美感不足。邓菊花意识到:传统固有的图案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了,必须要加快创新的进程了。

在此背景下邓菊花老师与其团队日夜赶工,将绣图中的空隙运用现代象征图案进行补充,其中就包括乳源“十月朝”旅游文化节“牛节”的牛图案。终于,在2010年的奖项评比之前,邓菊花老师与其团队赶制出了最终的《瑶岭长歌》,最终一举夺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中国之最”称号和世界纪录协会认证的“世界之最”称号。邓菊花老师明白进一步发展瑶绣,仅靠传统瑶绣技术是不行的,需要进行改良。在加入现代元素的基础上,邓菊花老师与广州美术学院的教授探讨颜色的搭配,使瑶绣更加绚丽多彩。

图为创新了的瑶绣现代日常生活服饰。通讯员张美瑜摄。

在当地的以瑶绣为特色的岭南明珠服装品牌,通过调查当代人的喜好,将瑶绣与现代服装相结合,制作出独居瑶族特色的服装,并相印推出一系列瑶绣饰品,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在准备推行瑶绣家具式,抱枕、窗帘、桌布等,使瑶绣多元化发展,瑶绣更容易发展立足。

瑶绣绣出瑶乡新风貌

当地为进一步传承和发扬瑶绣技艺的同时,也培养更多的瑶绣技艺人才,带动当地妇女尤其是农村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提高收入、加快脱贫速度、推进乡村振兴。实践队员们通过考察调研了解到,目前乳源瑶族自治县瑶绣培训不下于一百场,建立的瑶绣乡村工坊,妈妈合作社中已培育刺绣骨干40余名,培育“绣娘”400余名,年均出售手工制品600余件(套),年均增收2万元,帮助更多的贫困户、单亲家庭、低保户、留守妇女增加收入,提高了广大妇女的瑶绣技艺水平,促进了瑶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图为实践队员在游溪镇妈妈制造合作社实地考察调研。通讯员张美瑜摄。

根据对绣娘赵拉婢采访,乳源调研队了解到瑶绣合作社的成立改变了很多农村瑶族妇女的生活,加入合作社后,绣娘们能够充分利用日常闲暇时间,通过自己的手艺增收致富,实现自身的价值。工坊让每个乳源绣娘每年增收超过2万元,为全县脱贫户增加经济产值超过100万元,有效带动农村乡村振兴,推动乳源脱贫攻坚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绣娘赵“拉婢”。通讯员张美瑜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91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创新创业——传统楸树苗木市场的互联网加转型升级优势

传统的苗木销售模式为集市销售、广告销售、经纪人销售等,管理模式简单,且在销售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种植信息不对称、运输成本过高等问题,制约了苗木行业的运作和林业产业的发展。项目采…… 田烨,赵畅,毛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创新创业——楸树产业链分析

涉农产业链是指与农产品(包括初级农产品、中间产品)生产加工密切相关的、由具有上下游关联关系的产业群所组成的具备特定功能的链状网络结构。这些涉农产业群按照其相关关系,可以分为…… 田烨,赵畅,毛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创新创业类——目前楸树苗木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下,我国对于珍贵用材树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用材部门和广大消费者迫切要求大力发展珍贵用材树种楸树。林业专家也…… 田烨,赵畅,毛婷,陈恒,田敬,王屹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创新创业论坛——新型抗逆品种的楸树苗木一体化推广与服务平台

楸树是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其材质好、用途广、价值高,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实用价值等,居百木之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田烨,赵畅,毛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创新创业论坛——新型抗逆品种的楸树苗木的目标市场

楸树是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其材质好、用途广、价值高,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实用价值等,居百木之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团队致力于解决楸树树苗由于抗逆…… 田烨,赵畅,毛婷,陈恒,田敬,王屹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党课培训有感

在习近平主席的带领下,举国上下的脱贫攻坚工作进展的如火如荼,为中华民族的小康社会目标又迈进了很大的一步。在党课学习中,我领略了非常多的杰出的共产党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私…… 田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党课培训心得

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党课培训,学习并更深入了解共产主义思想。通过老党员们绘声绘色的讲解,使得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有了更实际的领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 田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党课实践培训——记参观扶眉战役纪念馆

在讲解员的讲解中,我们知道了,当时随着华北人民野战军在第一野战军配合下解放了阎锡山盘踞的太原,胡宗南判断华北野战军会将主力部队调往西北,便决定在此之前进行战略撤退。他企图在…… 田烨马善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探索瑶绣艺术传承,海大学子初体验--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为了了解新时代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传承,在学校以及老师的组织下,我们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组成了为期5天的乳源瑶族刺绣调研小组。此次调研是从1月16日到1月20日,在这五天里,我们通过走访各个有关于瑶绣文…
探索瑶绣艺术传承,海大学子初体验--记广东海洋大学乳源瑶绣调研队拜访乳源瑶绣非遗名家。
在学校与老师的组织下,我们来自不同学院的五人组成了乳源瑶绣调研小组。今天是1月18日,也是我们乳源瑶绣调研小组在乳源瑶族自治县调研的第三天,在这三天里,我们通过走访各个有关于瑶绣的标志性地点,收获…
南岭明珠,瑶绣之新——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大学生网报网韶关2月2日电(通讯员饶新秀)1月21日为探寻乳源发展瑶绣的新方法、新思路,乳源瑶绣调研队队员们乘车前往位于乳源特色小镇的南岭明珠瑶绣文创有限公司以及其位于乳城的生产车间实地考察调研瑶绣…
瑶绣之花灿漫,文明之树常青——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大学生网报网韶关2月2日电(通讯员饶新秀)为深入学习十九届历次会议精神和响应广东海洋大学2022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乳源瑶绣调研队以家乡所在地乳源瑶族自治县为实践地开展了为期六天的实地考察调研实践活动…
传承瑶绣文化,促进乡村振兴——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大学生网报网韶关2月2日电(通讯员林贵香)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探讨如何通过把以瑶绣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寻求更好地传承、保护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和方法,…
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活动圆满成功
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第十二天活动圆满成功2022年1月30日,山东大学学生急救协会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希望小屋”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两位成员——陈伟涵和郭径含通过线上这种方式进行帮扶,圆满完成任务。今…
传承家乡非遗,助力家乡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党的理论宣传调研--云宣讲会议
通讯员:杨子玥、张敬祥团队名称:初心不改,红色筑梦实践主题:理论普及宣讲实践课题名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导老师:张长全团队成员:杨子玥(队长)、…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党的理论宣传调研--线上动员大会
团队名称:初心不改,红色筑梦通讯员:杨子玥、钱龙实践主题:理论普及宣讲实践课题名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党的理论宣传调研指导老师:张长全团队成员:杨子玥(队长)、钱龙、张…
河海大学“梦起扬城,梦圆龙城”宣讲团返母校宣讲
“我饮河海一滴水,我献祖国一生情”是河海大学每一位、每一届“水之子”所要秉承、传承的奉献精神。为了积极响应校团委开展“源泉工程”寒假社会实践的号召,本着服务母校,树立河海大学良好形象,向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