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瑶绣文化,促进乡村振兴——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乳源瑶绣调研队

大学生网报网韶关2月2日电(通讯员林贵香)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探讨如何通过把以瑶绣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寻求更好地传承、保护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和方法,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助力家乡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2022年1月16号至1月121日,广东海洋大学乳源瑶绣调研队前往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开展了返家乡调研活动。

走访“妈妈制造合作社”

2022年1月16,乳源瑶绣调研队在乘坐当地大巴车路上经过重重叠山中来到乳源游溪“妈妈制造坊”对“妈妈制造坊”负责人邓秀花进行采访,了解到该县游溪镇为进一步传承和发扬瑶绣技艺,培养更多的瑶绣技艺人才,带动当地妇女尤其是农村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提高收入、加快脱贫速度、推进乡村振兴。该县游溪镇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瑶绣发展。

实践队员们通过与邓秀花老师的交流沟通了解到,2018年,游溪镇成立了“韶关市女性企业创新孵化基地”和游“妈古”瑶绣传承志愿服务队,大力引导和培育民族特色产业发展。伴随着瑶绣产业的日益成熟,2019年1月,该镇成立了“妈妈制造”专业合作社,通过“传承人+瑶绣专业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并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合作社绣娘们以新产品、新业态助推文农旅深度融合发展,以11名绣娘为骨干,团结带领全镇广大瑶族妇女同胞学习培训、设计创新、发展生产、带动了乡村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

图为实践队员在游溪镇妈妈制造合作社参观考察。通讯员张美瑜摄。

采访“传帮带”培育刺绣能手

乳源瑶绣调研队一到过山瑶风情园工作室,就看见一间宽大明亮的房屋内,十几名穿戴瑶族传统服饰的绣娘正一针一线地绘着手上功夫。房屋内的陈列柜里,摆放着大小不一、已经完成的瑶绣作品。最大的一幅近乎占据了整张长桌,黑色的底部上,中间绣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图案和各种瑶族人物刺绣,四周则缀满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瑶族纹样。

如今,在过山瑶风情园,退休后第五批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邓菊花承担起了瑶绣教学工作,不仅教授来自全县各地的志愿者及绣娘,还在乳源民族实验中学,民族职业中等多所学校开创瑶绣课程,将瑶绣带进校园。通过对邓老师的采访,乳源瑶绣调研队了解到由于瑶族没有文字,因此刺绣中不同的纹样,就成了情感表达的方式。目前,乳源为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瑶绣文化整合当地资源打造了瑶绣非遗工作站、瑶绣瑶服传承基地、瑶绣文化研培中心、非遗名家工作室、非遗文创展厅等文化阵地,培育了一批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和非遗志愿者,形成了一批以非遗传承发展为宗旨的文化志愿服务优质项目,推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创产品,建成了集非遗传承、展示、教学、体验、产品研发、销售、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文旅服务平台,同时大力推动非遗进景区、进酒店、进校园、进乡村、进集市。

图为邓菊花老师向队员们解释瑶绣。通讯员张美瑜摄。

非遗工坊让绣娘钱袋子鼓起来。

据悉,目前游溪镇合作社已培育刺绣骨干40余名,培育“绣娘”400余名,年均出售手工制品600余件(套),年均增收1.5万元。该合作社通过举办瑶绣技艺30期培训班。帮助更多的贫困户、单亲家庭、低保户、留守妇女增加收入,提高了广大妇女的瑶绣技艺水平,促进了瑶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效带动农村乡村振兴。根据对游溪镇绣娘赵拉婢采访,乳源调研队了解到瑶绣合作社的成立改变了很多农村瑶族妇女的生活,加入合作社后,绣娘们能够充分利用日常闲暇时间,通过自己的手艺增收致富,实现自身的价值。

除了游溪妈妈合作社外,2020年乳源还设立了以县城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为中心、辐射各乡镇的“文化+扶贫”特色模式的源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乳源瑶绣调研队对其负责人进行了采访,在乳源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负责人赵咏兰看来,工坊已开展瑶绣技艺培训62期,培训8000余人次,同时带动周边地区妇女1200多人。设计推出60个类别的瑶绣产品,分别有旅游手信产品、民宿装饰品、瑶绣文创产品、瑶绣家居品等,多种瑶绣文化产品,使瑶绣更容易发展生存。工坊让每个乳源绣娘每年增收超过2万元,为全县脱贫户增加经济产值超过100万元,推动乳源脱贫攻坚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图为实践队员在与赵咏兰女士进行简单访谈了解瑶绣发展情况。通讯员张美瑜摄。

调研小结

通过“妈妈制造合作社”和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数据看出,瑶绣不仅充分展示瑶族刺绣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而且帮扶带动更多的农村留守妇女增收致富,为全市妇女创业、就业、乡村振兴工作起到带动作用。 瑶绣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当然离不开当地政府对瑶绣文化的重视还大力支持。瑶绣文化继承人和瑶绣非遗工作坊、合作社等是其中的转接站,让瑶绣非遗文化价值转换为经济价值更好地传承、保护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91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陕西理工大学 “筑梦前行扬帆起航”社会实践支教团中期总结汇报在南郑区阳

7月16日下午,陕西理工大学“筑梦前行扬帆起航”社会实践支教团中期总结汇报在南郑区阳春中学举行。陕西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钟小龙、学工部副部长岑道权、实践团带队教师陈琰、阳春中学校…… 王豪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查看全文 >>

陕西理工大学阳光公益课堂 | 我们既是老师,也是学生

伴随着孩子们的笑声,我们睁开了惺忪的睡眼,迎来了支教的第二天。像昨天一样,孩子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学校,我们在饭堂吃早饭的时候就隐隐约约感受到了孩子们熙熙攘攘走进校门的欢声笑语…… 王豪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涌泉回川宣讲队去往乐山一中宣讲

1月23日河海大学涌泉回川源泉队到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高三13班进行返校宣讲活动步入大学已经有一个学期,团队中的同学们已经…

送春联,暖人心

送春联,暖人心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社区中老人们感受春节的温暖和关怀,2025年1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

武汉大学全国文化遗产活化传播调研实践队赴山西省博物院实践

实践背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见证者,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大地之上。习近…

智享老年生活 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智享老年生活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普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最新发布

探索瑶绣艺术传承,海大学子初体验--记广东海洋大学乳源瑶绣调研队拜访乳源瑶绣非遗名家。
在学校与老师的组织下,我们来自不同学院的五人组成了乳源瑶绣调研小组。今天是1月18日,也是我们乳源瑶绣调研小组在乳源瑶族自治县调研的第三天,在这三天里,我们通过走访各个有关于瑶绣的标志性地点,收获…
南岭明珠,瑶绣之新——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大学生网报网韶关2月2日电(通讯员饶新秀)1月21日为探寻乳源发展瑶绣的新方法、新思路,乳源瑶绣调研队队员们乘车前往位于乳源特色小镇的南岭明珠瑶绣文创有限公司以及其位于乳城的生产车间实地考察调研瑶绣…
瑶绣之花灿漫,文明之树常青——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大学生网报网韶关2月2日电(通讯员饶新秀)为深入学习十九届历次会议精神和响应广东海洋大学2022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乳源瑶绣调研队以家乡所在地乳源瑶族自治县为实践地开展了为期六天的实地考察调研实践活动…
传承瑶绣文化,有效带动农村乡村振兴——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大学生网报网韶关2月2日电(通讯员林贵香)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探讨瑶绣文化和如何将瑶绣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建设美丽瑶,助乡村振兴,发展瑶乡新风貌。2022年1月16日广东海洋大学乳源瑶绣调研队成…
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活动圆满成功
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第十二天活动圆满成功2022年1月30日,山东大学学生急救协会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希望小屋”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两位成员——陈伟涵和郭径含通过线上这种方式进行帮扶,圆满完成任务。今…
传承家乡非遗,助力家乡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党的理论宣传调研--云宣讲会议
通讯员:杨子玥、张敬祥团队名称:初心不改,红色筑梦实践主题:理论普及宣讲实践课题名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导老师:张长全团队成员:杨子玥(队长)、…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党的理论宣传调研--线上动员大会
团队名称:初心不改,红色筑梦通讯员:杨子玥、钱龙实践主题:理论普及宣讲实践课题名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党的理论宣传调研指导老师:张长全团队成员:杨子玥(队长)、钱龙、张…
河海大学“梦起扬城,梦圆龙城”宣讲团返母校宣讲
“我饮河海一滴水,我献祖国一生情”是河海大学每一位、每一届“水之子”所要秉承、传承的奉献精神。为了积极响应校团委开展“源泉工程”寒假社会实践的号召,本着服务母校,树立河海大学良好形象,向高中学…
调研劳动力结构,深入促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三农”问题,出台实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政策措施,可以说农业农村基层得到了夯实,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