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陶”历史积淀,品时代新“韵”】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Kmyum.

中国青年网枣庄1月15日电(通讯员 聂迦南)2017年,中央三部门联合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对传统工艺振兴工作进行了专项部署,要求“发挥传统工艺优势,促进精准扶贫,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计划》支持各地以市场潜力大、带动就业强的传统工艺项目为依托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试点开展非遗扶贫工作。黑陶作为“原始文化中的瑰宝“,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助力黑陶发展对扶贫就业、产业发展、文化振兴也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更好促进黑陶文化振兴,带动黑陶产业发展,2022年1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玄青陶韵实践队兵分三路分别赶往两城镇、兆启黑陶、中国黑陶文化博物馆,开启一场与历史文化的难忘邂逅。
群策群力初盘算
“一眼千年,逴跞古今”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古老的中国制陶技艺,有“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其中以龙山文化最为有名。团队也了解到近些年来省政府在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地域文化特点、尊重民族传统的基础上,着力帮助非遗工坊提升产品品质和设计水平,而日照黑陶也是其中最具特色的非遗产品之一。团队经过调研咨询、网上查找、文献了解等多个途径了解后,最后一致决定将两城镇、兆启黑陶、中国黑陶文化博物馆作为实践地点,兵在做好防疫工作的情况下分三路展开实地调研。同时,团队成员一方面在查阅各实践地点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商洽调研事宜,另一方面集思广益,提出问题后整理汇总,制作调研问卷,为后续实地调研工作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同力协契共调研
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三组调研小队分别前往两城镇、兆启黑陶、中国黑陶文化博物馆进行调研。在与实践过程中团队了解到现在大多黑陶生产商家大都有着完整的黑陶制作产业体系,可以独立完成选材、制作、烧制等制作过程。主要通过零售黑陶工艺品、接受买家定制、企事业单位批量订购等方式出售,可以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售往全国各省市与海外国家。尤其是近年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不断激发传统行业变革,黑陶也在搭乘数字经济的快车向“网红”转型。有关政策的不断出台,更是让黑陶“网红”之路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受疫情影响全球市场面临着消费降级的风险,前来日照旅游的游客人数较往年有所降低,外面的游客进不来,里面的产品出不去,黑陶经营还是出现了一定的状况,相比往年销售额还是明显下降。团队也注意到黑陶制作和烧制传承人都是一些老师傅,师傅们表示现在主要面临的困难还是缺少传承人,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年轻人很难静下心来把精力放在需要多年磨练学习的一门技艺上。综上,黑陶行业面临着众多经营风险,想要助力黑陶行业传承发展、并进一步带动乡村振兴和全民小康,还需要走很长的路啊。
成果汇总谋出路
调研完成后,团队成员召开线上会议,汇报成果总结结论。经团队探讨研究后发现黑陶非遗传承和发展主要面临着缺少非遗传承人、疫情影响销量等问题。这与我们前期准备阶段了解到的大致相同,同时也是国内大部分非遗技艺面临着的共同问题。面对这些制约电商发展的桎梏,团队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这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鼓励与引导来帮助非遗项目渡过当前难关;同时需要非遗传承人和工坊自身适时调整、主动应变,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时代元素,推出文创产品、民居民宿、DIY体验项目等全新产品,既能使传统手工艺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进而拓宽收入,又能吸引年轻人更多了解非遗项目、热爱非遗项目。多方携手努力、促进非遗传承、赓续非遗技艺、走向非遗传承的诗和远方!
鹏程万里盼发展
我国设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自《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以来累计投入已超过70亿元。同时,山东省政府也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全国第一个以立法的形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的省份。近年来,可以看到许多非遗项目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融入现代生活,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全面建设文化中国,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同时更要非遗自身增强造血能力,发展适合特色产业。黑陶紧跟时代步伐,在保留文化特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打造了非遗保护发展的齐鲁样板。黑陶,这个逴跞古今的文化符号,正一步步走向属于它的辉煌明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77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智启田园:日照农户的智能农具挑战与展望

在日照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农户对当前智能农具的看法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能农具促发展

在了解了日照农业发展情况后,队员又进行了新的调查。在新的一次调查中,队员到农村地区去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访谈,了解日照农户们目前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和目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慧农业赋能 助力粮食增收

近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深入乡村,调研当地农户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智能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日照农户拥抱智能农具:革新生产,迎接未来农业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广袤田野上,一场由智能农具引领的农业革命正悄然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业技术逐渐渗透到农户们的生产生活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解决了诸……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赋能日照农业

科技是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技术保障。科技的发展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农村,探索新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下乡,慧农同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具逐渐走进了农村的生产生活。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地区农户对智能农具的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目前面临的具体问题,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在刘兆宇老师指导下……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日照农村:智能农具与农户心声的探索之旅

夏日炎炎,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于2024年8月8日前往日照市农村地区深入实践,他们此行目的,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了解农户们对智能农具的看法……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

为了解农村地区对智能农具接受程度和生活生产问题的任务,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举办了以“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的主题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访两城镇遗址,思非遗创新路径】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6日电(通讯员:万金铭张天郑连馨)黑陶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而日照黑陶又被称为“华夏艺术之魂”,为了更近距离地探寻黑陶之美,了解黑陶产业的发展现状,曲阜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黑陶之美,今人共守】
借寒假社会实践的契机,我认识了日照黑陶。黑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普通、平常。我觉得黑陶没有景德瓷的精致,没有紫砂的名贵,更没有景泰蓝的华美。可等深入接触了黑陶后才知古朴大气的美更有震撼人心的力…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黑陶文化历史悠久,记忆传承撼动人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近代化的不断推进,“文化热”逐渐盛行,非遗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及保护,为适应新时代国家对于…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深入探究黑陶文化,非遗传承始于足下】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及:“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黑陶传承创新路径,玄青陶韵实践真知】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摇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认识,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社会…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探两城镇遗址,寻黑陶之源】
近年来非遗文化热盛行,然而让非遗文化真正“活”起来的方式却大同小异,多为与当地旅游业等服务型产业简单结合,单纯模仿不求深度质量,流水式盈利模式不仅有违市场道德,更令众多非遗传承人寒心。现就黑陶…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黑陶博物馆之旅,访非遗人传承之路】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丰富文化财富,这些文化财富,大多以物质形式存在并有幸古人特有技术保存至今,但更多是依赖人们的口传心授,一代代传承下来。后者并没有具…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实践小组组员开展运动助力冬奥活动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实践小组成员进行运动助力活动冬奥将至,化工学院“运动激情,相逢冬奥”实践小组开展了与冬奥相关的实践活动。其中“运动助力冬奥会”是活动中的重点。为了完成实践活动,助力冬奥会,…
“学习‘青典’优事迹,感悟奋斗富青春”团立项活动
12月下旬,2020级物理学三团支部负责人分别采访物理与能源学院优秀卓越教师导师王素云,2018级优秀学生叶俊豪,2020级优秀学生黄丽萍,并制作视频于线上召开主题学习会进行学习,随后采访其他同学,收集关于进行…
【曲园学子寒假行——深入夏津农村,探寻乡风文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2018年9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印发,要求“强化规划引领,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