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暑期社会实践|“电暖民生,‘伏’利无限”——苏电扶贫考察宣传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电气自动化 作者:王可

暑期社会实践|“电暖民生,‘伏’利无限”——苏电扶贫考察宣传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暑期社会实践|“电暖民生,‘伏’利无限”——苏电扶贫考察宣传团队

实践背景

在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时期和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背景下,为助力乡镇致富,推动风光互补新能源布局新农村,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号召,南京师范大学电自院学子组建“电暖民生,‘伏’利无限”——苏电扶贫考察宣讲团队。

团队介绍

南京师范大学“电暖民生,‘伏’利无限”——苏电扶贫考察宣传团队成立于2021年6月,南京师范大学电自院王可为队长,队员为电自院陈龙、陈上、康澍辰、叶欣雨、刘畅、唐俊秋,新传院杨婧、孙亮亮、张聿竹、张琪杭、鞠苏璇,马院徐燕,外院戴明轩、董雪,社发院陈子晗等15名同学。

在指导老师吉宗瑞老师的带领下,本实验团队以考察扶贫成果,宣讲新能源知识为主,深入了解国家在脱贫攻坚事业上电力的成就,并通过后期宣传,真正助推家乡发展,做到电力暖民生。

实践流程

1.了解电网成就

团队成员以建党一百周年为契机,首先来到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参观当地电力历史有关展馆,考察学习江苏电力的历史,以体悟奋斗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接着考察典型地点,近距离感受江苏省电力建设的伟大成就。

翻开1994年至今的历史长卷,将目光聚焦在电力扶贫的历史成就上,仿佛伴着党与人民筚路蓝缕,砥砺走过全省扶贫通电阶段、综合性扶贫阶段和精准扶贫阶段。一张张剪影,记录着扶贫路上,苏电人的号角高亢激昂,苏电人的足迹走遍华夏大地,以“绿色电”托起“小康梦”,凭“电暖流”疏通“脱贫路”。

该团队选取典型地点(盐城射阳六塘村、盐城滨海县等)开展考察。在走访乡村田间的过程中,成员了解到,2016年仍为省级经济薄弱村的六塘村,在国网射阳供电局的帮助下,建设了具备自动卷帘、自动土壤加热等电气化功能配置的蔬菜大棚,同时也保障了规模化、产业化的供电。政府与村民心连心,手拉手,用劳动创造了如今美好的生活。

2.拓展相关知识

在充分了解国网历史成就之后,团队成员结合自身专业背景,与盐城国网(射阳城区)负责人取得联系,利用假期时间,走进电网射阳供电局,进一步了解农村社区电力普及现状,加深对发展新能源电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认识,学习到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

此外,团队成员走访电力公司盐城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入认知新能源光伏发电的分类及其应用,着重关注了分布式光伏发电。该分布式发电设备的运行方式是以用户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可并网,通过居民自行安装、居民屋顶出租等模式创新分布式用户系统。

3.进行宣传普及

三、进行宣传普及

通过广泛的学习与亲身考察,团队成员意识到光伏发电技术的远大前景,基于这个认识,队员们回到家乡所在地的多个社区乡镇,结合本地区的地域特点,立足于搜集的图文影像资料,积极组织宣传。宣传主要围绕科普光伏发电的专业知识、独立使用光伏发电的技能方法以及构建了实现自主清洁能源发电,自给自足的美好前景三部分展开。巡回宣讲使更多的村民认识到光伏发电的优越性与巨大潜力,为光伏发电技术在农村的发展添一份力。

团队先讲解了光伏发电的两种分类,重点介绍了分布式光伏发电,描摹该技术的大致图像,以此减少高新技术带来的陌生感,加强听众对于技术本身的熟悉感。

接下来团队以列数据的形式,普及了世界能源现状,包括当今能源形势、电力资源与人口问题带来的在能源需求方面的矛盾、其他能源的供应日渐乏力三部分,揭示了重视能源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引出对光伏发电技术的高度潜在价值的论述。

然后,队员科普了太阳能发电的优点,展现了光伏发电技术的可靠、方便使用、性价比高等特点;同时介绍了太阳能发电的缺点,讲“两面理”,对该技术做出更完善的普及。最后,团队成员紧跟时代,展示了新能源在这个大转型时代所具有的机遇,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实践总结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看到了供电人热血无私、一心为民的担当精神,也在渴望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的当代大学生心里埋下了理想的种子。回顾过去,国网江苏电力的先行者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展望未来,我们这一代也应该为家乡的电力发展尽绵薄之力,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普及更多的新能源发电知识,助推新能源绿色农村雏形的出现。

电力助民生,“伏”来乡镇兴,一束灯光的璀璨,一阵机器的轰鸣,是无数国网党员服务队的守护与坚持的象征。供电人的精神不但需要被铭记,更应当被我们当代青年相继传承、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55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钱山漾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城南7公里的潞村古村落,是世界丝绸之源。这里出土的两片千年丝箔残片把我国丝绸文明史提前到4000多年前。此次文学院 “湖韵遗丝,…… 刘泽承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南浔,一个孕育了中国桑蚕丝织文明的地方。湖州闪亮的丝绸文化文化名片,从这里开始。7月上旬,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 汪梦婷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7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前一日的行程、采访汇总。20世纪30年代,慎微之……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是世界闻名最好的蚕丝,是浙江省的传统丝织品,属于南浔特产。辑里丝是一种丝中极品,因产于南浔辑里村而得名。在清朝,辑丝一直作为帝…… 徐姣娉 查看全文 >>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7月16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的调研活动进行到了最后一站——钱山漾景区。两位负责人和四位团队成…… 张芸 查看全文 >>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暑期实践调研团前往湖州市潞村探访丝文化,并借此机会了解湖丝文化的发展…… 王奕 查看全文 >>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在“一带一路”时代强音号召下,“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以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为切入点,…… 董丹娜 查看全文 >>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5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工作汇总。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市民与……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喜迎新学期 扬帆远航 --艺术传媒学院2021级环境设计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开学第一课
为新学期顺利开展学习等各项活动,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2021级艺术传媒学院环境设计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开学第一课于9月8日晚八点在2教301举行,2021级新生辅导员武惠斌老师以及各班新生班主任参加。会议开始,…
迷彩着身 豪情万丈 ——艺术传媒学院2021级新生军训
天高云淡,烈日当头。我校艺术传媒学院在教官和各班代理班主任的领导下进行投身训练之中,本次军训于9月8日8:00在学校操场展开为期10天的军训,主要面向2021级新生展开大学生军事课教学训练;在学院各位领导、…
师大学子三下乡:重拾童真
安徽学子三下乡:重拾一份天真7月18日下午,我跟随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支教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淮南市潘集区蔡庙小学,我们以暑期社会实践为平台,团队积极迎合时代背景与当地基本情况…
“什么是一部好小说”——由《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谈起
“什么是一部好的小说”——由《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谈起博尔赫斯的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中收录了一段名为《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的、被定义为小说的文字。它的开头说:“我…
《永恒和一日》观后感
关于生命,关于诗歌,以及其他的一些东西。文字解读缺乏拉片的生动,那么应该如何有感呢?我想是诗歌似的去叙说。诗歌是什么?是一段有韵律的文字和一切感觉的文字形式的感性描绘。当我们谈起诗歌的时候,总…
师大学子三下乡:古沟欢唱,共话梦想
大学生网淮南7月23日电(通讯员徐星)“老师早上好!”“老师,你们怎么才来啊。”在绿油油的稻浪前,传来一阵阵稚嫩的声音,迎接着蓝色的志愿者团队。7月19日8点半,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诗系童…
古沟诗歌支教,我们在路上
大学生网淮南7月27日电(通讯员徐星)“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上午十点半,稻田旁的小学传来这样一阵歌声,安徽师范大学大一学生胡兰将录下的全部过程发到了QQ空间,并附上了这样…
如斯夫也
安丰塘下戈店一块多姓江的人家,连片的田都种一起,还是显得天大得很,往稻草窠里一躺,不小心把云看深了,就惊地一下跳起来,生怕掉进天中去。江生堂把这些讲给狗听,狗还摇摇头,一旦在桌上讲这些胡话,他…
逝者如斯夫..
如斯夫安丰塘下戈店一块多姓江的人家,连片的田都种一起,还是显得天大得很,往稻草窠里一躺,不小心把云看深了,就惊地一下跳起来,生怕掉进天中去。江生堂把这些讲给狗听,狗还摇摇头,一旦在桌上讲这些胡…
往日萧萧..
往日萧萧当我看向父亲的时候,他说蚂蚁是四条或六条或是八条腿。我瞧不上他说的话,于是吊高声音道:“内个跟你讲蚂蚁是八条腿的?我学过生物我还不知道吗?”他嗦了口牛肉面,露出一贯无所谓的眼神,经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