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规划:
本着“真理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的理念,我们参加了本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哲学专业的学生,我们致力于探索普遍的国家治理与特殊的民生问题之间的关系。所以在陶文佳老师的项目指导下,我们选择了调研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了解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现状,针对其中的部分问题,给出解决方案,从非遗文化方面加强少数民族之间、与汉族的联系,从而达到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促进作用,这是我们前期的调研思路。经过筛选,我们选择了湖南省凤凰县的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和蜡染作为我们的调研对象。
二、实践过程
本次实践过程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当地非遗文化,采访传承人;第二部分是了解当地非遗保护政策并采访相关政府人员;第三部分是制作调查问卷,调查当地居民对于少数民族非遗的看法。
(一)第一部分
关于这部分,我们采访了凤凰县当地知名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传承人刘新建先生、蜡染传承人熊承早先生以及蓝染工艺品店铺老板,其中刘老师觉得,现代社会人心太浮躁,很多人来学其实都是图新鲜感、图好玩,做个一年半载就坚持不下去了,这是导致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困难的原因。面对这样的问题,有什么解决方案吗?刘老师说他们非遗传承人按照要求必须带徒弟,他也在教自己的儿子从事这一行业,但仅凭一己之力想将这项技艺发扬光大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所以关于政策方面,虽然政策的补贴只是杯水车薪,但是刘老师觉得也不在乎,也不怪政府,政府需要考虑全局,他们现在也在努力帮助非遗传承。总的来说,王老师虽然表面上说自己已经看得很开,不求将这项技艺做的有多好,只想潜心恢复过去已经失传的作品,还说自己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去北京办一场蓝印花布专题展览,希望未来能看到刘老师的作品吧。
随后我们又前往昨天已经踩好点的蓝染工艺品店,我们昨天在古城里转了很久,好像只看到这一家蓝染工艺品商店,我们跟老板谈了大约十分钟,了解到他们是一家产业化的公司,有专门的工厂,还与大学艺术学院的教授合作设计款式,甚至曾经工厂规模还达到四百多人。但是,疫情爆发后,他们的生意直线下滑,整个凤凰县本身有五家店,现在只剩下他一家了,其实之前人们(少数民族居多)还是很喜欢这些工艺品的,师傅们也做了很多创新,就是疫情对整个凤凰县的旅游业和工商业影响太大了。老板说,他现在生意不好,正在清仓处理,处理完也准备转型了……。
熊承早老先生是蜡染的州级传承人,他给我们讲述了他为什么要学习蜡染,:他说自己就是单纯喜欢画画,碍于成本也没有拜师学艺,而是自学成才,自己制造工具,模仿齐白石画画,然后抱着“要出人头地”的心理接触了蜡染,这一干就是十几年。在他落魄的时候,一位人民日报的记者慕名而来,出高价买走了他的一副蜡染作品,这是他第一次觉得,原来干这个还能赚钱,这更加坚定了他当初的选择没错。熊爷爷到目前为止创作过三百多幅作品,其中有的就像他的儿女一样,不舍得卖出去,熊爷爷还给我们展示了他的采访被翻译成日文向国际上传播,甚至还有好多外国学生来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熊爷爷说传统文化就是一种符号,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思想文化结晶,向世界展现传统文化的美,也是他作为一个非遗传承人需要做的。看着满墙的荣誉证书和媒体报道,我们既感到幸运,也觉得很敬佩,眼前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是一位真正热爱传统文化、沉下心来做手艺的匠人,在他身上,我看见了真切的“工匠精神”。
(二)第二部分
我们采访了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吴主任,吴主任说目前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重心还是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同时还在积极发掘传统文化、积极“申遗”。然后吴主任也向我们介绍了目前凤凰县在非遗保护方面的工作,包括定期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即定期邀非遗传承人去学校开展实践课程,而且深受学生们喜爱。甚至还有编写专门的教材和书籍,来帮助传承人将手艺传承下去。实质上凤凰县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做的还是很出色的。
关于“扶贫+非遗”问题,我们了解到像传统技艺或传统美术之类是具有市场属性和商品属性的,那么凤凰县是如何将非遗和扶贫结合起来的呢?吴主任说,凤凰县有两个扶贫工坊,由非遗传承人进行教学,学会技能之后就能出去另找工作等等。目前凤凰县的非遗保护问题在于传承人老龄化,然后资金也是个大问题,很多活动都难以开展。
最后问到吴主任在非遗保护方面有何展望时,吴主任说,还是希望资金能够多一些,看到那么多非遗传承人逐渐老去,他们的技艺难以保留,心理还是感到非常遗憾的。怎么说呢,如果不是开展本次社会实践,我也不会关注太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我个人觉得,这个社会环境和非遗的特性使这个东西注定是少数人的爱好,就像哲学专业一样,但我们总希望这个社会像这种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多一点,浮躁的东西少一点。
(三)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我们打算线上线下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但是这部分同样也是最困难的。我们团队成员四处找人填写调查问卷,但效果并不理想。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其实非常不足,甚至多数都没有听说过,所以这个话题也很难吸引到他们。本来就要放弃的时候,线上问卷却传来了捷报,我们不停地发动身边的亲戚朋友帮忙填写,最后也收到了三百多份有效问卷。
三、总结感悟:
这次社会实践,有伤痛也有新奇,有苦涩也有收获,我们了解到很多有关少数民族非遗的知识,我们建立了很多互联网平台去传播这些知识、分享实践成果,我们还亲手体验了蜡染的印染工序,这些都是我们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收获与感悟。
不管怎么说,本次社会实践下来,我们还是成长了很多,比如说学会了运营新媒体平台,学会了如何写访谈稿,学会了如何采访……。但最最重要的还是了解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一直在我们生活的某个角落闪闪发光,它们或许不够亮眼,或许不够新潮,或许不够赚钱,但它们一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闪亮、最耀眼的明星,一定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定是现代文明与智慧的源泉。我觉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并不是格格不入,而是互相促进的,就像有关上帝存在的证明与用理性反驳该证明的一样,他们绝对都不是想要破除那个最终的“一”,而是该种证明孰是孰非罢了。非遗和现代生活绝对不是想要整个头破血流,而是在困境与艰辛、在融合与促进中互相发展、互相进步的。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促进各民族交往交融、不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增进民族团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总书记曾说过:“汉族离不开各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才有助于各少数民族同心同德、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这是我这次社会实践最大的感想,最终希望我们的调研能把握到其中的底层逻辑,能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尽一点绵薄之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33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