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钟道运

7月21日,我有幸跟随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参观陈延年、陈乔年革命事迹展。展会的正中央立着一副巨大的陈延年、陈乔年两兄弟的肖像画,上书“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这句话正是对陈氏兄弟以及所有为了革命理想献身的先辈们至高无上的赞誉。

在此之前,我对于陈延年、陈乔年的印象更多的停留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演员的塑造上。看剧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陈独秀送陈延年、陈乔年留学的那一幕。光影交错的走马灯中,兄弟俩一步步走向他们所坚持的真理,踏着以身殉国的道路,为祖国和党的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去是少年时,归有英雄身。桃花点点飞红雨,灼灼辉光忆英烈。”

在《觉醒年代》热播之前,陈氏兄弟的生平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百度百科将他们的一生融缩成短短两句话:“陈延年,1927年在上海被捕,宁死不跪,被国民党反动派乱刀砍死,时年29岁。”“陈乔年,1928年被国民党杀害于上海龙华,时年26岁。”他们短暂的一生并不是因为壮烈牺牲的悲惨结局才值得被赞颂,我想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并非是他们生来强大,不惧死亡,而是因为他们以普通人的血肉之躯,却为了坚守心中的真理有着超越生死的勇气与信念,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展览的举办人张庆先生说“这是一场忍住眼泪的展览”。对于共情力强的人来说,流泪在恰当的情况下是一件很轻易的事,只是当下的情绪却会有几分不同。追剧的时候,看到陈延年牺牲时的一幕我总会忍不住落泪,这些泪水中包含的更多的情绪是对他正好青春就此逝去的难过、惋惜。而当我站在空荡的展会中央,仅仅是凝视着回顾陈延年、陈乔年生平的壁画,没有演员动情的演绎,没有光影的烘托,便忍不住泪盈于睫。这一次,我心中有的不再是遗憾,而是一种震撼,被他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决心所震撼。据当年乔年监狱中的战友回忆,在乔年即将被害的时候,他却仍然乐观地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前辈先贤的意志确如浩汤流水般绵延不绝。张庆先生告诉我们,原陈延年、陈乔年故居在上世纪80年代初因安庆市自来水厂建设需要而被拆除。虽然两位烈士的故居现如今只剩遗址,但是称得上是“生命之源”的自来水通过陈延年、陈乔年故居流入到每位安庆市民的家中。似乎冥冥之中,他们仍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守护着这座城市,守护着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百姓。

在安徽合肥有条路叫做延乔路,延乔路旁边就是集贤路,而陈独秀就葬在安徽安庆集贤关。延乔路短,集贤路长,他们没能汇合……但是,延乔路和集贤路的尽头,就是繁华大道!“他们最早醒来却最早死去。他们抬头摘星星,星星落在他们眼中,而星光撒在我们身上。”如乔年所愿,我们正在享受革命先贤披荆斩棘所带来的幸福,这盛世正如他们所愿!

于乱世探索真理,在至暗时刻寻找光明,“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陈延年、陈乔年以及无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在最黑暗的年代踏出了一条通往光明的路。前辈遗志,昂扬不灭,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5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感受非遗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参观山东省文化馆纪实

7月31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思想理论协会“文韵传心”调研宣讲团成员胡国璐前往山东省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山东省文化馆成立于1957年,2007年经省编办批准同意加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缅怀伟人光辉岁月,传承红色精神——周邓纪念馆参观纪实

今日,我来到了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共同缅怀周恩来与邓颖超两位伟人的光辉岁月,学习并传承他们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周邓纪念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寻红色遗迹,乘不朽遗风——参观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纪实

在历史的长河中,山东这片土地上,红色的火种曾经熊熊燃烧,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犹在耳边:“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品味璀璨非遗,实践文化薪传——王店大装的艺术之旅与时代交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瑰宝,承载着民族的记忆,闪耀着文化的光芒。2024年7月15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王店镇肖楼村,一场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深刻对话在古老的关爷庙旁展开。山东大学……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见“新国博”,走复兴路,读中国梦

访谈对象:复兴之路展馆讲解员胡老师访谈者:王一冰王一冰:胡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复兴之路展馆的讲解员,您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能否再请您简单介绍一……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共筑精神家园——与雨花台红色文化传承人共话历史与未来

访谈对象:李老师,雨花台烈士陵园资深讲解员,老党员,红色文化传承人访谈时间:2024年7月29日访谈地点: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休息区访谈前言:在雨花台烈士陵园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有这样……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踏遍虞山古院,初感陶艺之美

参观纪实:虞山书院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虞山文体公园内,主体建筑为传统大三进四合院,红墙灰瓦、雕梁画柱、福寿影壁、屋脊神兽、山林风水,大气、生气、富丽……处处体现着传统建……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周恩来宝贵精神,坚定爱党爱国之心——访谈老共产党员有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党龄丰富的老党员张大爷。他以其深厚的历史见解和对党的忠诚而闻名,对于党的历史和伟人有着独到的理解。在这次访谈中,他深情地分享了他对……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全年资助共787人次资助金额453万元国家奖学金发放奖金60000元单个奖励金额10000元获奖人数6人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

最新发布

华农学子赴长沙历史馆:追寻伟人足迹,筑梦红色之旅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长沙共产党人、党组织领导、长沙人民前赴后继、建设美丽家园的百年奋斗史,更深刻地感受革命先辈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小家大国”精神,华中农业大学赴湖南省长沙市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5…
历史的传承与保护
为了增强学生爱国情怀,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深学生对蚌埠历史文化的了解,2021年7月11日,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团总支“三下乡”活动“红色青年行”党史宣讲团参观了蚌埠市博物馆。蚌埠市博…
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
(通讯员刘郴杨)7月14日下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薪火相传社会实践调研队来到了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在南化塘镇人民政府,通过对南化塘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王瑞杰、南化塘镇团委书记魏秀俊和南化塘镇…
厉家寨——愚公移山精神代代传承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这是1957年10月9日,毛主席在《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的报告上批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厉家寨人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以“一把…
“以青春之我,耀信仰之光”实践活动
2021年7月11日至14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以青春之我,耀信仰之光”实践队在院团委书记张晓岚、2020级辅导员李恺娴的带领下,奔赴闽北政和、武夷山、邵武、顺昌四个县市,围绕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及闽北红色…
青大学子三下乡:推进垃圾分类,助力绿色家园
活动背景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逐渐恶化的局面,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改善生存环境质量,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垃圾分类的号召,支援家乡建设,7月14日至8月1日,青…
感受红色教育 传承红色文化
2021年7月13日,为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团总支“三下乡”活动“红色青年行”党史宣讲团参观了怀远县龙亢镇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
探沂蒙红嫂精神,传沂蒙红色精神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勤劳朴实的沂蒙妇女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身上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他们对党和军队充满着无限热爱,对侵略者反动派充满了刻骨的仇恨,他们毅然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家庭和革命的重担,她们…
【行入官道·为梦上色】西安交通大学实践小队暑期支教有感
支教是什么?于我而言,支教是一种经历,是一种磨炼,更是一种人生财富。今年暑假期间,响应学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为了解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育情况,我和几位同学组成了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渭南…
在煎饼中体会到沂蒙精神
煎饼,它以麦子、高粱、玉米、谷子、地瓜干等粮食为原料,经过淘洗、浸泡,然后用石磨磨成糊状物,群众叫做“煎饼糊子”在战争纷飞的年代,沂蒙红嫂烙煎饼来保障红军的补给,从而赢得胜利。沂蒙煎饼,正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