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勤劳朴实的沂蒙妇女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身上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他们对党和军队充满着无限热爱,对侵略者反动派充满了刻骨的仇恨,他们毅然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家庭和革命的重担,她们就是沂蒙根据地涌现出的独特的女性群体——沂蒙红嫂。
在山东沂蒙山革命老区的腹地,坐落着一个三面环水,一面连山的村子,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抗日战争初期,山东根据地领导人罗荣桓,徐向前等经常住在这使这里,一度成为了山东抗战的指挥中心和抗日堡垒村,带头人是著名的沂蒙母亲王换于,人们尊称她为于大娘,王换于为民族解放和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之一就是在抗日时期创办期战时,托儿所先后养育了86位革命后代。明德英被公认为沂蒙红嫂的生活原型,全国抗战爆发后,她在家乡目睹了共产党八路军坚持抗战、一切为了民众的实际行动,从而对共产党八路军怀有深厚感情。1941年11月4日,明德英机智救下八路军一名身负重伤的小战士,在伤员失血过多,缺水休克,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用乳汁救活了伤员,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乳汁救伤员”的故事。1947年5月中旬,孟良崮战役即将打响,当地老百姓的青壮劳力已经全部加入到支援前线队伍的工作中。1947年5月12日傍晚,为了给向孟良崮集结的部队争取时间,李桂芳组织村里的32名妇女,拆门板做桥面,人做桥墩,在河水里搭起了一座“人桥”。当时架桥的32名红嫂中只有八位红嫂留下了珍贵的照片,五位红嫂留下了名字,其它19位架桥红嫂人们已经记不清她们的名字,但她们的事迹,却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不仅是架桥红嫂的事迹铭记在心中,还有民兵英雄—侍振玉、许婚动参—梁怀玉、母子情深—祖秀莲、永远的新娘—李凤兰等所有为抗战做出伟大贡献的红嫂都会活在人们心中。
在与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老人交谈中,于爱梅老人告诉我们,青年大学生要有觉悟、有信仰,要听党话,跟党走。红嫂事迹反映出的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当代青年大学生要多了解历史,在历史中感悟红色精神,要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要感恩党,感恩革命先辈。当代青年大学生应当把爱国主义真正地放在心中,树立起爱国主义的精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用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和鞭策自己,把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做坚定的爱国者。当代青年大学生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化爱国之情为报国之行,刻苦学习,锤炼自己,把满腔的爱国热情化为报国之行。青年党员要发挥带头作用,组建宣讲团,将红色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传播给其他同学。于爱梅老人最后告诉我们:“大学生一定要学好本领,要坚定信仰,最重要的是要有担当,要将沂蒙红嫂精神、沂蒙红色精神、中国精神传递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5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