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小朋友,你好”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徐帆

今年的七月,似乎比以往的每一年的都更加炎热。7月13日,拎着沉重的行李箱,安徽师范大学2021“红心育蕾”赴阜南支教团队一行15人登上了开往阜南的绿皮火车。

“小朋友你好”

“支教是这样一场在夏天里,热烈而温柔的约会。”

迎着朝阳升起,经历了漫长旅途的老师们迎来了迷茫而又无措的开学第一天。从家长手中接过学生的小书包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小孩儿的爸爸妈妈不在家,我们也教不了他们,麻烦老师你们多费心了。”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原来在这些孩子中,留守儿童并不在少数,我们的任务并不像想象中那般轻松。

“小朋友你好呀!” 回应我们热情呼唤的大多是他们稚嫩而又青涩的微笑和小声的“老师您好”,当然,有时也是他们略显委屈和害怕的哭声。但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所有的小朋友都终于顺利走进班级,坐到了属于自己的座位上。

在自我介绍环节,小朋友们或积极主动或在老师的鼓励下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57个名字,57位纯真的小朋友,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不同于成年人的天真与活力,使我们也仿佛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同学们,上课”“哥哥姐姐好”

“人生最幸福的是,累并快乐着”这句话,或许是对我们现状的最好解读。五天的时间转瞬即逝,经过几天的磨合,各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近,我们之间亦师亦友。

在课堂上,我们是他们的老师。“同学们,上课”俨然已经成为了进入课堂的标志。虽然就读于师范类专业,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我真正走上讲台时,便产生了一种与平时在学校里练习时不一样的感觉。从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实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到课堂管理、课堂氛围营造,再到最后的课堂总结和作业布置,这些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从未真正经历过“有生课堂”的我们。五天的时间,使得我们的教学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在课堂后,我们也是他们的大朋友。午睡过后的小朋友们总是会头发凌乱,满脸迷茫,这时的我们,便会帮助那些小同学们收拾好自己,以便更好地投入进下午的学习之中去。

课下,我们会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从传声筒到你画我猜再到孔雀开花,欢声笑语飘荡在课间热闹的走廊上。

“老师再见”

一天的教学结束后,便迎来了另一个忙碌的时间段:放学。

这短短的一小时,让我们对于这次活动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的父母在面对孩子无人接时的慌乱、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无法及时赶来的愧疚、孩子们看到别的小朋友都被接走时的悲伤与焦急,都让我们无奈而又心疼。

“怎么还没有人来接我”在这五天里,不止一位孩子用带着哭腔的声音对我们这样说过,我们也常常只能在轻轻叹息后耐心地安慰着他们,我们心中都十分清楚:生活的艰辛,使得幼小的他们早早地便承受着离别与思念的苦楚,但这也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

伴随着最后一个孩子清脆的一声“老师再见!”一天的忙碌也就此落下帷幕。

刚刚开始五天的支教活动,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异、较为落后的教学条件所产生的各种不便,更让我们看到了父母面对生活与孩子时的无奈抉择以及孩子们对于远方爸爸妈妈那浓浓的思念。“这也都是没办法呀”学校负责人不由感慨道。对于这些孩子,他们需要的并不是同情,而是支持与鼓励。支教活动还在继续,真诚地希望我们能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给他们的童年留下一段美好而又难忘的回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07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推行特色课程,助推乡村教育
7月19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心育蕾”赴阜南支教团队于阜南县黄岗镇育蕾学校开始了第五天的假期教学。15位志愿者老师分别教授不同年级的学生。清晨,教室外面下起了大雨,似乎表达对炎热天气的不满,却不…
编织支教梦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7月21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心育蕾”赴阜南支教团队在阜南县黄岗镇育蕾学校开启第七天的支教征程。寓教于乐,教学相长是我们不懈的追求。舞蹈、剪纸及音乐等特色课程为孩…
以“挑”之名,燃“创新”之情——挑战杯访谈经验总结二
经验总结小挑:小挑属于创业竞赛,灵感是项目和比赛的来源。通过小挑的平台可以完美展现自己的想法,介绍自己的项目。如果你有什么创业项目,都可以积极地报名参加小挑。大挑:大挑属于学术竞赛,它的战线相…
安徽学子三下乡:为乡村儿童梦想护航
响应“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要求,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心育蕾”赴阜南支教团队的志愿者们,7月13日经历数个小时的绿皮火车、近三小时的公交车后终于抵达阜南县黄冈镇育蕾学校。志愿者们寓教于乐,用支教为…
以“挑”之名,燃“创新”之情——挑战杯访谈经验总结一
经验总结小挑:小挑属于创业竞赛,灵感是项目和比赛的来源。通过小挑的平台可以完美展现自己的想法,介绍自己的项目。如果你有什么创业项目,都可以积极地报名参加小挑。大挑:大挑属于学术竞赛,它的战线相…
“爱的三角”支教团开展艺体审美特色课程
7月29日,“爱的三角”支教团山东分队成员继续在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为留守儿童开展支教活动。为拓展孩子们的美育素养,团队将艺体审美课程作为希望小屋支教特色之一,开设了电影鉴赏和天文地理课,让孩子们在…
“爱的三角”支教团走进山东 开展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活动
7月30日,“爱的三角”支教团山东分队成员继续在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为留守儿童开展支教活动。结合当地天气状况和近期发生的暴雨洪涝灾害,队员准备了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堂,为小朋友们讲解有关自然灾害的知…
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赴黄石、信阳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信阳新县探访红色圣土
7月中旬,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赴黄石、信阳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信阳拜访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和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接受来自这片土地的神圣洗礼。访革命圣地这是一片深沉而又厚重的红色土地,它…
践行吾带头,深化三服务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义路有你,红色共承”分队
践行吾带头,深化三服务——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义路有你,红色共承”分队7月12日,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义路有你,红色共承”社会实践团来到义乌小商品城的各个区块,深入走访共产…
用两周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2021年7月27日,安徽师范大学2021红心育蕾赴阜南支教团队结束了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在这次支教中,我第一次站上讲台,作为一个老师来跟孩子们沟通交流,从紧张激动到从容应对,我经历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