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是一条心灵之路,让老师走进每一个孩子的故事。家访是一座稳固的桥梁,让孩子步入师生关系的和谐殿堂。教师和孩子大手拉小手,走过动人的岁月。在传统观念看来,“家”和“课堂”并非和谐交融的场合,孩子们从家中迈向学校的方向,告别亲人们的“众星捧月”,阔别在家中轻松自由的环境,来到学校学习知识、接受管理。而家访恰似一条纽带,把家与学校轻盈地联结起来,两头都倾泻出温暖的爱意,小小的孩子在这条纽带上行走,被家人的温暖、学校的关爱浇灌着,缓慢而坚定地成长为善良、懂得感恩的人。
汪雨菲,一个身形瘦小、脸上总是挂着腼腆的笑容的小男孩。尽管才上小学一年级,但是身边总是带着比他幼小的妹妹,兄妹俩十分亲密,作为兄长,他关爱自己年幼的妹妹;在学校里他肩负小组长的职责,在组内,他主动照顾身边的同学。虽然年龄尚小,但是汪雨菲身上总有一种“小小男子汉”的自觉和担当。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展开了家访活动。
一间小小的平房,并不宽敞的客厅当中摆放着一张破损的木桌,几把低矮的木凳,构成了一个平日兄妹俩和奶奶一同休闲生活的场所,虽没有什么装饰品,但是房屋整洁干净,可以想象到每日都有人在这一片小小天地进行整理和清扫。兄妹俩在客厅中嬉戏打闹,妹妹汪雨桐从凳子下抱出一条毛茸茸的小狗向我们展示:“它叫豆豆呦!”
为了让家访效果达到最好,在家访前我和另外两名志愿者共同拟定了一份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与学习状况以及未来的成长规划等,避免敏感、私密的问题,将重点聚焦在孩子的成长上。经过和汪雨菲的奶奶的交谈,我们也了解到兄妹俩的基本家庭情况——父母在城区工作,因为平时工作繁忙,兄妹俩经常被寄养在奶奶家里,奶奶身体状况并不乐观,腿部有疾病,手术过后腿部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弯曲,平日还要照料汪雨菲、汪雨桐兄妹俩,难免有些忙不过来。老人家在永兴街道上独自经营着一家便利店,向外出售饮料、雪糕和日常用品等,平日的生活很简单,主要围绕着孙子和孙女打转。
这次家访给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由于自己曾经也是留守儿童的原因,我对这些孩子和家庭的感触会更加敏感,“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在中国是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现象,在经济压力的促使下,留守儿童的父母一辈需要离开家乡和孩子,到更加发达的地区务工就业,子女只能留在老人的身边,这种家庭“中间层”的断裂和缺失,对于儿童的成长和身心发展是不利的。但是这背后又有多少无奈和心酸!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在江浙地区务工的父母,一家人只能在过年的时候团聚,这种体会凝聚了每一个“留守儿童”在留守岁月的敏感和委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格外注意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另外,透过家访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当面的促膝交谈和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效果和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登门家访是联系情感的桥梁,家访在教育上能够让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也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实施,我们的工作也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需要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决不能割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系,如果家长和教师能够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结成家庭校园教育同盟,我们的教育会获得巨大的成功,总之家访让我受益匪浅,让我透过家庭的氛围了解到了孩子们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原因,这样就能够从根源入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无论怎样的一个孩子,他的成长都离不开“爱”,这种爱既来自家庭,也来自学校,只有真诚的关怀和爱护配合无私的爱,才能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对于单亲家庭的儿童或者留守儿童,我们作为教师应当时刻关注他们,既要做他们的老师,又要做他们的父母,多给生活上的温暖照顾,多给他们精神上的坚强支持,让他们能够独立坚韧地成长。
一次家访,让我看到了朝夕相处的孩子们的另一面,我们在感慨家庭和教育资源差异的同时,也坚定了为孩子们带去新视野、新角度的信念,每当看到这些孩子,也好像看到了自己敏感的童年,我希望可以用一些自己相同的经历去治愈这些脆弱又坚强的孩子们,让他们在并不肥沃的土壤中,仍然可以开出属于自己的鲜艳花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36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