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学习粤剧历史,弘扬传统文化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作者:李翔 王萌

7月26日,暑期实践小组队员来到粤剧艺术博物馆,学习与粤剧相关的传统文化。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岭南风格、水乡特色的中国园林式博物馆,沿荔枝湾涌三期分为南北两岸。南岸地块为博物馆主场馆所在,布局为传统岭南园林建筑,主馆地下两层,地上三层,主要用作博物馆库房、展厅及剧院,周边布置亭台楼阁等建筑及约1500平方米的湖面;北岸占地约4600平方米,主要是为博物馆配套的餐饮茶座和文化活动室。

7383714.png

梨园小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萌 摄

博物馆的建极具岭南园林风格,中心大园林中的广福台是全园的中心,采用厅堂式戏台,面向中心湖。湖中有莲,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湖中有鱼,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在这么优美的园林景观中,“隔岸名倌锵锵唱,红船亭头岸边生,伫倚危楼细细品。”犹如回到了老西关的历史情境。

展馆整体按不同主题划分,有粤剧历史、行当变化、唱念做打、音乐乐器、舞台美术等几个方面,展示内容比较丰富。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馆内搜集了大量音频、视频资料,使参观者看完说明后,能即时听到不同行当的唱腔、多种乐器奏同一段音乐的声音对比。在演员做工的部分,还有专门新录制的视频,对于粤剧演员的身法、步法、各种功架,都一一作了演试,调研小组在此次学习中受益匪浅。

据博物馆解说员介绍,粤剧早期服饰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式样,并加以改良为戏服。清朝时期,京剧越来越受欢迎,交流逐渐增多,服装制度亦渐受京剧影响,而且当时新剧目加入朝廷官员角色,部分戏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样。

材料方面以布质为主,后期增加了胶片或者铜托小镜点缀戏服。在20世纪50、60年代初珠片戏服大行其道。根据《广东戏剧史略》对服装的描述:“粤尚顾绣,大率金钱为贵,于是金碧辉煌,胜于京沪所制。自欧美胶片输入,光耀如镜,照眼生花。梨园名角,竞相采用,奇装异服,侈言摩登,斗丽争妍,渐流诡杂”。可见其疯魔程度如何。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绣花戏服开始受到欢迎,直到现今仍是戏行中的主流。

#FormatImgID_1#

剧演出现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萌 摄

不同行当需要不同的戏服。例如:小生通常饰演文质彬彬的角色,有时候甩袖,所以长袖称呼为文袖。小武需要打斗,短袖才方便演员动作,所以短袖亦称呼为武袖。因此文武生(小武加小生)的戏服会出现文武袖。

粤剧发饰之特色主要是片子、头套、发髻、饰物,并有系统地上片子、戴头套及插头饰饰物。不同种类头套、发髻、发辫、发包也有自己的特色、用法、制作方式、配戴及保养用具。

基本所有花旦都需要头饰,其中片子石是花旦必用的。头饰种类繁多,用料各有不同。公主及贵妃配戴的头饰也有正凤和凤冠之分。上片子需要特殊的用具、基本手法及技巧,并利用片子改善面型及令片子牢固面部的技巧。

男角亦有头饰配戴的,但不多,如太子盔之类。红楼梦中贾宝玉及洛神中的曹子建所配戴的便是太子盔。根据《香江梨园:粤剧文武生罗家英》,太子盔又名“紫金冠”,为太子或年轻将领作用的。冠顶作云龙吞珠图纹,加上大红球缨插上雉鸡尾的则是军中的主将。

#FormatImgID_2#

粤剧历史学习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萌 摄

#FormatImgID_3#

粤剧发饰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萌 摄

调研过程中,小组队员积极学习粤剧历史,认识了许多粤剧名伶及著名的幕后人物。一出为人赞颂的粤剧需要很多幕后人员配合,据介绍,出色的人物会有不同的称号。编剧家往往是剧目的灵魂,南海十三郎和唐涤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著名的人物还有20世纪50年代的曲王吴一啸、曲圣王心帆、曲帝胡文森,音乐家有尹自重、罗家英的四叔掌板罗家树、打锣高根等等。

7383722.png

观看粤剧表演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萌 摄

博物馆园林中心设有仿古戏台,每周定期举行粤剧粤曲展演,动态展示粤剧艺术特色,这天,实践小组队员观看了粤曲小调《缘梦荔枝湾》,弹唱《游水新韵》,粤剧折子戏《游园惊梦》和《梦会太湖》。当凄美的洞箫声响起,台下便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舞台上。台上小生,真假声转换配合巧妙,似乎是经过千锤的,字字透刚健之气,却不显粗犷。时而委婉缠绵,凄凄切切;时而激情高扬,意气风发。不知不觉中,队员们都被这韵味清淳,妩媚婉转的唱腔吸引住了,直到结束,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每一个动人的神韵,背后都是无数个日夜的千锤百炼;每一个角色的完美诠释,都是一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28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走近孩子心灵世界,点燃社会爱心之火
2021年安徽工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热烈展开,实践队员周小龙参加了南京朴新教育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采访、上课、“走近孩子,走进幸福”的活动、走访以及活动反馈等形式展开留守儿童…
湘大化工学院暑期调研团进行最后的整理工作
湘大化工学院暑期调研团进行最后的整理工作指导老师:夏妮化工学院通讯员:李燕奇2021年8月22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雨湖区暑期调研活动已经进行到第十天,也是此次三下乡活动全部行程的最后一天。在前一天晚…
佛山学子三下乡:重温红色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心潮文化队一行前往潮州市西湖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前往西湖公园内部的潮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涵碧楼进行学习。涵碧楼内记载着1927年南昌起义军南下作战,并在潮州播下革命火种史称“…
中石大学子走进山东滕州实地调研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大学生网报枣庄8月20日电(通讯员徐东鹏)。为深入调研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挖掘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魅力,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方式。8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我只爱学习实践队徐…
走进伟人故里,赓续红色血脉
8月22日是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诞辰117周年,邓小平同志用他的行动践行了他的誓言,当今祖国的发展就像《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所唱的一样,百花盛开、欣欣向荣,充满着勃勃生机,屹立在世界东方。为了深切缅怀与感恩…
佛山学子三下乡:潮州牛肉丸,爽弹好美味
近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心潮文化队一行前往潮州市牌坊街进行实地走访。手打牛肉丸是潮州一道特色菜肴,通过使用重物不断捶打新鲜牛肉,直到牛肉变得起浆粘稠,这个过程十分考验牛肉丸师傅的臂力跟耐心。纯手工…
助力乡村文化建设,农林大学子洋坑再行动
2021年7月18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乡村扶贫振兴实践队对安溪县洋坑村深入进行“三下乡”实践。队伍先学习观摩非遗宣传制作并和安溪茶学院学院领导及农学院研究生实践队相互交流,后为10余位乡村儿童开展“…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雨湖区暑期社会实践团三下乡活动圆满结束
8月22日,是“‘守护一江碧水,湘大化工河小青’再行动”三下乡活动的最后一天。组长葛云舒21日晚上十一点在微信通知群布置了22日的工作任务:新闻组完成宣传报道统计表和新闻简报、策划组整理三下乡全部材料…
湖北学子三下乡: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振兴篇
为坚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基层走访群众,探寻乡村振兴之路。7月上旬,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心向三农”暑期实践队前往十堰市张湾区柏林镇附近村庄开展调研活动,通关观察…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雨湖区暑期实践团活动开展第十天
(指导老师:夏妮,化工学院通讯员:覃佐绮)2021年8月22日,是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顺利开展的第十天,也是最后一天了。昨晚,团队队长葛云舒就在线上微信通知群发布了今天的主要工作:包括由新闻组主要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