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个人实践队探寻时荣桥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 作者:罗俊鹏

【乡村振兴】与你有约,“石”时探寻:文化为引,穿越百年

为了帮助乡村创新,传承与保护千百年来不断流的文化之河,中石大个人实践队罗俊鹏来到湖南省新邵县坪上镇时荣村,为文化溯源尽一份绵薄之力。此次活动开始于8月13日,经过3天的与村委会交涉,以及选择在疫情下最合适的考察地点后,最终决定于时荣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个人实践队罗俊鹏以及摄影人员协助参与。

首先,活动之初,于8月16日个人探索队罗俊鹏来到了坪上镇时荣村的标志性建筑——-时荣桥,进行考察工作。在考察初期,考察行动明显受到了限制,由于时荣桥的历史较为悠久,在网上并没有过多且详细的资料进行记载,尤其是对于桥的建造时间以及桥的存在至今走过的漫长岁月这部分的相关内容,因此,在考察第一天并没有获得较为有用的信息,便不再多余赘述。

其次,第二天,实践队在时荣村附近调查,通过询问当地村民后才发现,该桥始建于明朝嘉靖三年,即1524年,距今约500年的悠久历史。老村民称:“这座桥不仅仅是一个过河的工具,更是一个保护村民生活的守护神”在实践队仔细询问下才知晓,这座桥历经风风雨雨,从五百年前守望到今天。时荣桥在老一辈人的眼中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一种象征,保佑时荣村来年风调雨顺,百姓和乐安康的象征。

而在实践队也在一番仔细的探索中发现了历时久远的桥碑。而在桥碑中刻着这样一段话,“风雨沧桑,河水无情,修在必行,诸君相助,上添瓦盖,中设神像,下固桥墩,互设对联。”桥碑中一句话便点明了修桥的必要以及时荣桥的主体结构。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如今,时荣桥始终在过河的途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用自己的身躯承载时荣儿女们五百年的过桥路。

然而时光荏苒,在实践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在桥头附近生活的居民中,年轻一辈早就忘记了时荣桥的历史与意义,只有比较年长的老一辈人在知道时荣桥承载的意义,才记得石碑上所流传的一句话“继承传统,保持古迹,乃我地子孙之幸也!”。随后,实践队联系相关村委会调查发现,时荣桥不在像百年前的辉煌,桥上的神像鲜有人参拜,桥上的垃圾也没有安排人打扫。经过实践队在桥周围仔细巡查后发现,遍地的烟头,挡在神像面前的瓶瓶罐罐,丢在桥下的垃圾等杂物竟然十分繁多。实践队,历史可以被遗忘但绝不允许被遗弃。

于时,个人实践队成员以及拍摄人自发将桥上的垃圾进行的打扫,捡走了桥上的烟头,包装袋等杂物。同时,在神像面前进行了参拜,希望保佑来年能够风调雨顺,百姓安康。而在打扫过程中,实践队在桥上发现了许多的刻字痕迹,并且存在着不少污言淫语。实践队认为,对于历史文物的不尊重的行为,应当得到制止与教育并将该情况于相关村委会进行了说明,时荣村书记表示:“会对时荣桥加强管理,保护传统文化。”

实践最后,个人实践队罗俊鹏得出结论,“也许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现状,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会实践并没有要求我们改变世界,但是,我们可以为了将来的变化而做出自己的改变!”

新能源学院 撰稿人:罗俊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10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双减政策,前途光明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我国教育有着重大而深刻的意义。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从短时间看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长远看能够为国家的未来的提供后备人才力量。虽然山东省各市在上级部…… 呼丹丹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双减——一场攻坚战

真正的双减政策,一要做“减法”,减轻学生的学习与作业负担,由此要引申到必须减轻教师、学校、家庭教育的工作负担。二要做“加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增…… 刘艳杰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动教学理念变革,做到平等交流

“双减”的实施,对学校、教师和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抓住“双减”政策推行这一契机,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制,完善教育管理制度,优化教育方法,加强教…… 沐晚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凸显教育公平价值

我们党继承、丰富、发展了这一科学理论,强调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育并举”,全方位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能。在发现学校过重的校内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对学…… 刘艳杰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构建多元化管理平台健全家校社协同教育体系

“双减”政策落地实施,要构建校外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引导多市场主体加入,降低学生学习压力。当前社会信息高速发展,提升校外教育的管理效能,建设省市级校外培训教育管理系统,联合…… 刘艳杰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成立学校培训监管机构,指导学校的培训机构工作转型

(1)落实“双减”措施,并形成相应的管理学校培训的机制,强化对学校教育的监督与管理。一是强化对校外教育机构老师的监督管理,经常进行线上线下抽查检测,防止老师无证上岗现象。二是…… 刘艳杰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制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国家教育部门要完善义务教育均衡高质量发展体系,充分发挥区域优秀教学资源的作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高质量迅速发展。首先,完善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 刘艳杰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家庭——教育之源

(二)调查结果的原因分析关于双减政策的实施,它受到很多方面影响。这不是国家教育部门凭一己之力便能落地解决的,而是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努力来完成。我们不仅仅要注意到双减政策落地实…… 呼丹丹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师大实习队:长郡双语课堂上的精彩绽放

2025年4月27日上午,在长郡双语实验中学的教室里,湖南师范大学实习队成员戴颖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授课。戴颖此次授课内容为“6…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聊大学子高中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

为全面推进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提质增效,拓宽优质生源渠道,吸引广大优秀学子报考我校,4月25日,传媒技术学院副院长秦建波、党…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最新发布

淮北师范大学:淮北红色博物馆调研
一、参观安徽省红色旅游景点:淮北市博物馆。淮北市博物馆,又称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博物馆路1号。淮北市博物馆是地方性综合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该馆创建于1976年,由郭沫若先生题…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青志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程
为深入落实党史学习效果,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长安大学建工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奔赴渭南,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支教形式为留守儿童送去陪伴和成长。实践队由建工学院指导教师李萍…
淮北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探寻淮海战役,传承红色精神,致敬建党一百周年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现世安稳,那只是有人在为我们遮风避雨。前任种树后人乘凉,现世的美好,源于老一辈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艰苦奋斗。作为现世新一代青年的我们非常幸运,…
长安大学赴陕西渭南“建党百年,与爱同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程
为深入落实党史学习效果,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长安大学建工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奔赴渭南,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支教形式为留守儿童送去陪伴和成长。实践队由建工学院指导教师李萍…
安阳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21年“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通讯员高若彤)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更好的了解家乡、认同家乡、服务家乡、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安阳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高若彤同学于7月16日至8月13日到安阳县妇联开展为期28天的暑期返家…
沈理工学子三下乡:追寻红色记忆 承袭百年党魂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响应上级号…
淮北师范大学:追忆革命先辈,学习革命精神
2021年8月1日,志愿者韩旭前往合肥市蜀山烈士陵园红色基地进行参观和实地调研活动,并参观了安徽烈士事迹陈列馆。陈列馆位于合肥蜀山烈士陵园内,始建于1978年12月,2015年6月升级改造,2017年9月重新开放。陈列馆…
淮北师范大学:探寻革命基地,追寻红色精神
艰苦卓绝战三年,渊远星火燃千里。红二十八军坚持以金寨为中心,开辟了广大游击根据地和游击区,保证了革命红旗始终飘扬在大别山区,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为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南京师范大学“萤火之光”巴渝小分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营第一课
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为守护传统文化、弘扬红色文化,并帮助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健康的快乐暑假,7.17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萤火之光”巴渝小分队来到了巫溪胜利乡,同当地小朋友一起进行了…
淮北师范大学:关注留守儿童,保护祖国花朵
八月十日我(程捷)来到了留守儿童的家里。我关爱的对象正是父母外出打工的一位男孩,男孩由爷爷奶奶抚养,虽然男孩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面,但是他们仍尽全力满足他的物质需要,男孩十分懂事,从来不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