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嵙嵙筑梦队”赴贵州遵义开展下乡走访活动

来源: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 作者:李龙琛

二郎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7000多人。2006年底,二郎镇党委政府提出开展关心外出民工,关爱留守儿童,关怀空巢老人的“三关工程”,以促进全镇安居乐业新局面。7月27日,在各村驻村干部的带领下,智能装备学院“嵙嵙筑梦队”实践队队员们共分为三个小组深入二郎村、水田村、庆丰村进行走访调研。

通过队员们采访,我们了解到由于人口数量差异和政府政策波及情况不同,二郎村、水田村、庆丰村在经济发展上有着极大的差异。二郎村位于二郎乡政府境内,全村共有1136户共计5859人,其中务工人数2537人,留守儿童占儿童的比例为7.6%。水田村位于二郎乡北部,水田村有708户共计3262人,总计拥有田62亩,土55亩。庆丰村位于二郎乡西北部,现有874户共计4090位村民,其中老人、小孩和青壮年各占三分之一,共有192位贫困户,三户特困户,外出务工人数1000余人。

在主要经济来源方面,二郎村、水田村主要以培育水果、蔬菜、畜牧、红粮作为经济发展来源,村民主要依靠个体养殖、务农以维持生计。庆丰村除了养殖业及畜牧业外,由于有腾达公司、茅台包装产区等工业园区的存在,在工业上取得较好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整个村的经济发展,也给村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收入选择。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当地路况以及家庭条件等各方面原因,三个村中的孩子们早上都会步行山路上学,中午时间均会在学校进行用餐,午饭由国家政策“营养午餐”提供,既可以保证孩子们在学校期间的午饭问题,关爱每位孩子的健康茁壮成长,又可以节省回家的时间,保证学生的午休睡眠时间。

在水田村,对于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当地政府采取“送教上门”政策,定期有老师去家里进行一对一授课,既避免了在学校可能会产生的一些困难,也有利于进行因材施教。为了进一步拓展沟通渠道,政府还会通过走访、电话回访、深入课堂等形式掌握家庭课堂开课情况、了解残疾儿童家长需求。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在学校号召广大师生帮助残疾儿童走出家庭、融入社会、接受师生帮教,提高残疾儿童在学习生活中各方面的能力。

而在庆丰村,针对留守儿童大多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的实际情况,村里现已建立由中国扶贫基金会阿里投资童伴室三个,完成583份儿童建档,有3~10岁共40多个留守儿童在童伴室得到了陪伴和成长,使“童伴之家”概念得以普及。童伴室,就是通过志愿者担任“童伴妈妈”,为留守儿童提供看护和各种关爱服务,尽量弥补其成长过程中的缺憾。通过体育运动训练、读书会、安全和禁毒知识培训、参观游览等活动,开阔孩子们的视野,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童伴妈妈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帮助,情感上耐心开导,让他们在这个大家庭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让童伴纽带更有温度。此外,庆丰村正努力建设茅台包装产区,增加工业劳动力占比,在第一年计划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包括1000个本村就业岗位,以此来促进劳动力的回流,有助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

留守儿童问题怎么破?乡村产业振兴是关键!无论是为留守儿童开辟第二课堂,还是建立童伴室,虽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也有益于化解留守儿童问题,但还远没有到可以解决问题的地步。事实上,只要乡村产业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工作岗位,远走他乡打工就会成为部分农民的选择,留守儿童问题也会一直存在。振兴乡村产业,以产业留人的方式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十分迫切。当乡村地区富民产业形成,农民有了在家门口求职的机会,自然愿意回流到乡村陪伴在家人身边。

此次下乡走访,队员们感触良多。在国家大方向上看,随着近年来脱贫攻坚、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实施,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减少,但是现阶段仍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国家政策的推进、政府“营养午餐”、“送教上门”等措施的实行等方面,都有益于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但是在本质上来看,这些仅仅只是推动作用,并没有实质性的解决问题。可以肯定的说,乡村产业振兴才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只有乡村地区产业富足,年轻劳动力才会回流,才会从根本上解决家庭经济问题以及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道阻且长。正如苏轼诗云,蓬莱不可到,弱水三千里;但至少,我们正走在前进的道路上。怀揣一颗善心,一起去探索,一起去追寻,共同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美好的蓝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80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习中国新时代青年精神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习中国新时代青年精神(2019.7.25.)今日,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赴邵阳邵东魏家桥镇暑期社会实践团于报公铺小学开展红色论坛,本次红色论坛的主题是:纪念五四运动100周…… 叶思凯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学社联三下乡队伍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崇敬历史英雄,肩负当下责任
8月15日,外国语学院红色精神探索队赴黄霖故居红色精神纪念地暑期社会实践队到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黄霖故居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小车即将到达目的地,映入我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田野,田野里起伏着绿色的波涛,一…
【乡伴童行】钟伦:怀揣梦想待当下,心藏须弥念远方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窗台上,十岁的钟伦揉了揉眼睛,开始迎接大山中新的一天。他自己穿好衣服,吃完爷爷奶奶做好的早饭,然后独自步行山路去上学,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对于钟伦来说已经再熟悉不过。当我…
温暖留守儿童,共筑希望之梦——“嵙嵙筑梦队”赴贵州省遵义市关爱留守儿童所感
本次三下乡活动,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走进了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二郎镇关爱留守儿童,此行一方面给孩子们带去了对未来的期盼,另一方面也让团队成员有了深刻的感悟。现存差别,合理引导通过实地调研,队…
关注“三防”,关爱不止
防诈骗、防溺水、防艾滋三防问题在当今社会依然尤为重要,根据数据统计显示每年的诈骗案例有60万起,每年溺水事故发生率也在不断增长,而群众的防范艾滋病意识仍不够强。为了增强群众对“三防”问题的重视并…
勇担强国使命,助力乡村振兴 ——关于自动化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的调研
【摘要】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在当前我国…
【乡伴童行】李宇婷:我想走出大山
“贵州是山的海洋,无数的村寨就藏在大山的褶皱里。只有在大山里生活过的人,才能理解山里孩子走出大山那种强烈的欲望。”——《那年,我们走出大山——民族学子求学心路》在贵州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3000多…
寻红色记忆 延革命精神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2021年8月13日,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学史力行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珊溪镇坦歧村——浙南第一党小组旧址,开展了一系列的红色文化…
佛山学子三下乡:走进美丽合水,感受乡村振兴
为了调研茂名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感受基层扶贫干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欣赏乡村的田园风光。8月12日,我们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下乡队伍“2021微光扶贫攻坚服务队”来到了环境优美的合水村。走进村子…
工大学子三下乡:青山有幸埋忠骨
浙江舟山烈士陵园2021年7月16日为了弘扬爱国主义,培养家国情怀,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烈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社会实践小队-星火燎原队,以“风雨苍黄百…
【乡伴童行】赵小林:在关爱下成长
一面是湖光山色、涓涓细流,一面重峦叠嶂、高耸入云。山峦间,一条条山路通往千村万落,一个个路口转向四面八方。走进这座大山,寻访孩子们的生活,聆听在角落中顽强生长的故事,见证在困境下未曾停滞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