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烟台7月16日电(通讯员姜慧徐丛智李鑫)7月16日上午,烟台理工学院听党指挥队集结完毕,由队长邢玉倩清点好人数,出发前往开发区永旺美食节去拜访果模非遗传承人杨龙老师。 在前往拜访杨老师的路上,我们经过了芝罘区博物馆,里面正在进行“胶东红潮•匠心烟台”烟台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非遗文创作品展,这里面有许多烟台的非遗的文化创作,工作人员也给我们讲解了许多关于展品的文化,虽然此次没有见到杨龙老师在作品展的作品,但是我们还是见到了传统的石模,看着精美的文创作品,觉得非遗文化是有生命的,是鲜活的。 果模是用于面食品制作的极具胶东特色的特制专用工具。早期民间的原始果模是工匠用泥土烧制出来的,后来又逐渐发展,多用果木原料雕刻而成。由于果模制作过程繁琐,而且费时费力,时至今日,手工雕刻果模的手艺人就越来越少了。 有些记忆是在年幼时就深刻的印在脑海里,直到现在也难以忘怀,巧果就是其中一个,顺带着果模也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巧果即七夕果,乞巧果子,又称巧食或巧舌,是山东地区特色传统糕点,七夕的应节食品。民间常以“七曲八弯”来形容“七巧”的形状。同时亦有极具胶东特色的山东巧果,制作时有专门的巧果卡子,即果模,卡巧果的卡子大多用枣木、梨木刻成的。 烟台市牟平区南自格庄有这么一位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龙老师,杨老师制作果模有20多年了,老师说:“当初是因为我老丈人一直贩卖果模,我媳妇说我手巧让我自己制作,就不用一直去上货了。”有了这个念头之后,他就找到给老丈人供货的人商量学习的事情。老师的规矩是不传外人,杨龙最初的请求屡被拒绝,后来被他的诚心、执著和对这门手艺的热爱打动,老师从青岛平度来到牟平,手把手教杨龙刻制果模。 制作果模是一个熟能生巧的技术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制作出来的,得长年累月的不停制作才能练就一把好手。这次拜访最遗憾的就是没有到杨老师的家里去学习果模的技艺,只是参观了杨老师的摊位。杨老师的果模形状也是与时俱进,不再是老一辈儿的那种单调的形状,对于传统的形状杨老师添加了许多现代的色彩有十二生肖,年年有余小狗,包子…… 雕刻果模需要经历二十多道工序,杨龙先用凿子按照果模的形状将多余的木头凿除,再用圆凿修边、用刻刀一点一点地刻出各种图案。经过打磨,在果模背面烫上“杨龙手作”的章后,一个果模在历经三十多种工具、二十多道工序雕琢后,才算真正完成。一个木头在经历杨老师的精心雕刻,注入心血后,一个个充满生机的果模艺术就诞生了。 杨老师有一个最大的遗憾就是传承果模的制作技艺,等女儿再大一些就把果模的雕刻技艺传授给女儿,但是然后女儿拿起刀的那一刻,充满了许多的无奈。经过我们采访了解到,前几年还是有很多人学习这门手艺,这两年就很少了。杨老师制作的果模是有生命的,会说话的,有灵魂的,是机器制作所无法比拟的。 2013年,果模技艺被接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更加证明了果模技艺的重要性,也证明了国家对于非遗的重视。果模历史悠久,蕴藏着浓厚的历史文化精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59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