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先调研,贴近生活方能走进群众
7月22日,我团共八名成员抵达青山区的和平公园和桥南公园。为更深刻的理解雨水花园的构造及其重要意义并在之后的科普活动中将相关知识简洁易懂的介绍给大众,我团对青山区公园中雨水花园位置、表现形式和植物配置方式进行记录和调查。
和平公园前身是青山苗圃,园内以“绿、水、阳光”为主题、自然气息非常浓厚。和平公园的雨水花园形式多样,多是沿路建设,花园与道路由缓坡过渡,利于雨水排放和收集,下凹绿地铺满鹅卵石,多配置耐水湿植物,如美人蕉、芒草、千屈菜等,在公园中这些雨水花园设施却并不生硬,与院内乡村性的自然田园融入在一起,在处理雨洪排水问题的同时,也能营造一处靓丽之景。随后的桥南公园与和平公园又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进入桥南公园的同时就可以看到大型的雨水花园设施,且为园内明确标记的景点。由3座桥梁联系交通且分隔成4块不同的版块的花园,以中间版块最大,植物维护良好,有蓝花草、南天竹、夹竹桃等形成的植物景观,吸引游人注意。
7月23日,我团再次前往青山区,对青山公园,戴家湖公园进行实地调研。为了响应当今武汉海绵城市的号召,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的不断改善支撑武汉可持续发展,碧水集团在公园中增加了不少水循环利用的设施,如雨水花园,生态旱溪,植草沟等。青山公园的旱溪和雨水花园多分布于路旁,通过卵石和植物对雨水进行净化,而戴家湖公园中的雨水花园主要位于桥下,因桥上落下的雨水多含重金属、污染严重,仅靠雨水花园的净化能力远不能让雨水直接投入使用,而公园并没有对雨水进行二次人工处理,导致桥下雨水花园中收集的雨水无法利用,反映了一定弊端。
通过评析记录、收集现场资料,我团初步认识了雨水花园的构造及其表现形式,也一定程度上观察了雨水花园的使用情况。同时,我团为切实了解大众对雨水花园的了解程度,于7月24日在青山公园入口处以两人为一组的单位进行问卷发放和实地访谈。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大多数老人拒绝填写问卷的情况,因而我团转为向老人聊天或直接询问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多数老人都积极参与,在此过程中,有一位老人表示,“青山公园淹水情况仍时有发生,在雨季降水量大时河水会漫到滨水平台的二级台阶处,且前期青山区污染较为严重,青山区最大的污染源便是石化产业产生的废料废气和钢厂煤灰,现在河中仍有类似污染物的出现,应当加强对河流的整治工作。”
文字:刘思瑶、广济荣
图片:刘昕蕾、赵汗青、刘思瑶、朱欣雨、广济荣
班级:风景园林1902班
联系方式:1711121882(QQ)13145270278(电话)
2268219254(QQ)15285926067(电话)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29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