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学党史,走古迹,忆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张欣宇

来源: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作者:张欣宇

学党史,走古迹,忆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百年,百年党史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值此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为引领广大青年勇担民族复兴使命,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张欣宇同学所在的党史学习宣讲团展开一系列活动。

7月6号下午,张欣宇同学等一行人来到了安阳红色景区——马氏庄园进行参观学习。马氏庄园曾是刘邓大军出晋东南上党地区进入豫北地区时所下榻之地。

在解说人员的耐心讲解下,张欣宇同学等一行人了解到了这里是南征号角吹响之地,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出发之地。1947年3月下旬,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从3月23日至5月25日,在南起黄河,北至安阳的豫北平原上发起了豫北战役。5月底,刘邓首长随军区机关由河北省武安县冶陶镇移驻河南安阳,指导部队在安阳进行了一个月的修整,为千里跃进大别山做准备。6月22日夜,刘伯承,邓小平在马氏庄园召开军事会议——鲁西南会议。对部队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进行了具体部署。6月23日,刘邓大军4个纵队12万余人,由安阳地区出动,于6月30日晚在濮阳市台前县渡过黄河,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序幕。

图一:张欣宇同学拍摄的鲁西南会议室

图二:张欣宇同学拍摄的进军大别山地图

在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涌现出了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

在马氏庄园之行结束后张欣宇同学便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山西省文水县,缅怀她家乡的革命烈士——刘胡兰同志。

刘胡兰是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现名刘胡兰村)人士,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7月8号下午,张欣宇同学来到位于自己家乡的刘胡兰纪念馆,感受那个年代革命战士顽强的革命斗志和革命精神。

古有“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应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话,在战火年代,偏偏有这样一群女子,不爱红装爱武装,参军抗日,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今有巾帼英雄参军保家乡,让我们跟随张欣宇的脚步来走近这位巾帼英雄,了解她的英雄事迹,感受她的那份爱国爱党之心。

图三:张欣宇同学拍摄的刘胡兰雕像

刘胡兰纪念馆陈列着许多刘胡兰生前所用之物,从这些陈列的东西中,张欣宇了解到:刘胡兰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她家对面是中共地下党的“敌工站”,少年刘胡兰经常去听抗日故事,学唱抗日歌曲。抗战期间,她的父亲为八路军运送物资,继母教她识字,讲进步道理,在革命氛围和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刘胡兰很快成长起来,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活的有价值,死的有意义。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抗日的烽火燃遍了吕梁山麓,八路军经常驻扎在云周西村学习、训练、做群众工作,云周西村被当地的人们称为小延安,刘胡兰也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送情报、救护伤员。

图四:张欣宇同学拍摄的刘胡兰生前衣物

刘胡兰在当地是英雄般的存在,老一辈人总是用刘胡兰的故事来教育小孩儿,从小就讲述红色故事,培养爱国精神。据当地年长一点的爷爷奶奶们介绍说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阎锡山军队占领了文水县城,为保存革命力量,县委决定大部分同志转移上山,留下部分同志坚持斗争,刘胡兰以自己年龄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要求留下来,她和留下来的同志们一起向各村党组织传达党的指示,组织群众掩埋粮食,配合武工队镇压反动村长,却被叛徒出卖被捕。

张欣宇同学在村民带领下找到了刘胡兰就义的目击者高二成老爷爷,据高老爷爷回忆,1947年1月12日,天还没亮,敌人就把云周西村包围了,不让村里面任何人出去,每家只许留一个人,其他人都到观音庙开会。在观音庙开会的总共有四五百人,男的一边,女的一边,都站在观音庙前面。刘胡兰随着人流走到了观音庙。敌人在观音庙西边护村堰前架起了机枪,叛徒石五则在现场就把刘胡兰认出来了并把她带进庙里。不久,刘胡兰和五花大绑的六个人被敌人拉出来,敌人把这六个人用铡刀铡了以后,就听见叛徒石五则问刘胡兰,村里有多少个八路军,有多少个共产党,说出来就放了你,可是刘胡兰就是不说。刘胡兰不说,阎匪军就把她绑住,往铡刀前推,刘胡兰走到铡刀前,一跪一躺,侧躺到铡刀下面,阎匪军头目大胡子问她怕不怕,刘胡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刘胡兰远望着吕梁山,大胡子以为刘胡兰若有所思,等待着她招供。刘胡兰猛地回过头来,大声问大胡子:“我咋个死法?”大胡子瞪着血红的眼珠,声嘶力竭地吼道:“一个样!”就这样,年仅15岁的刘胡兰英勇就义了。

图五:张欣宇同学拍摄的刘胡兰就义时的铡刀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据查阅资料得知,刘胡兰是唯一一位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词的英雄。邓小平同志为其题词“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江泽民书记曾在山西视察工作时为刘胡兰题词“发扬胡兰精神,化身四化大业”。

刘胡兰,这位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孕育的堪称民族脊梁的民族英雄,以她那可歌可泣的高贵品格、革命气节和英雄壮举,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革命英雄主义的慷慨就义歌,铸就了光照千秋、激励后人的“胡兰精神”。她的精神、她的英名和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和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

或许是因为刘胡兰故里的原因,文水县特成立有民兵组织——胡兰班,由文水县各个乡镇的青年女性组成,去到学校等地进行爱国爱党教育,鼓励当地高校生积极参军。除了胡兰班,当地的人也格外地敬畏烈士英雄,格外地爱党。

张欣宇说刘胡兰在这个小县城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毕竟他们都是听着刘胡兰的故事长大的,而且每年清明节,文水的各个学校都会组织师生来到刘胡兰纪念馆进行“扫墓”,了解革命英雄的过往,让学生真切感受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从而敬畏英雄。听当地村民说每年还会有部队人员来纪念馆参观学习。

图六:张欣宇同学拍摄的毛泽东为刘胡兰题的字

张欣宇同学在了解了部分党史故事后,为激发小朋友的爱国爱党之情,在当地一公园找到几个小朋友聚集到一起,用小朋友的思维讲述红色故事,以小朋友的口吻去描述当时的危险,描述刘胡兰英勇就义时的血淋淋的场面,并且告诉小朋友们一定要勇敢,在遇到坏人的时候一定不能害怕,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打败坏人,还要好好学习,只有好好学习了才能认识到更多的英雄哥哥姐姐们,也能让更多人知道刘胡兰小姐姐,还要……

图七:张欣宇同学在给小朋友讲述红色故事

通过此次党史学习宣讲“三下乡”实践活动,张欣宇同学深刻感受到了党的伟大与光荣,为自己生在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而自豪,同时也感知到如今站在历史的交汇点,必须牢记自己的身份,从前辈们身上汲取奋进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21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青春心向党,枫火在路上 -2021年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出征仪式暨见面会顺利举办
青春心向党,枫火在路上-2021年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出征仪式暨见面会顺利举办7月16日早上10点,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21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出征仪式暨见面会于JE126和线上腾讯会议顺利举办,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书记王…
在教学中,学生与老师共同成长
7月30号我所在的团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云上慧”支教团队结束了这个暑假的三下乡支教活动。本次我们支教的小学是湖北的安陆市实验小学,支教活动是以线上授课的方式进行的,支教对象是一群五年级的…
走出舒适圈——中信证券实习感悟
不知不觉,我的第一份实习已经临近尾声了,在济南经七路中信证券的实习也是我的第一份实习,而我作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首单实习培育计划”的参加者,在这短短一个月收获颇丰。7月15号,我们来到中信进行学习…
三下乡:不舍说再见,回忆记心间
疫情突袭,我们匆匆告别,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希望之星支教队赴京山市石龙镇石龙村为期22天的支教任务于8月2日圆满落幕。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是往日欢乐的终结,未来幸福的开端。22天,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手的交汇,心的沟通
手的交汇,心的沟通时间过得可真快呀,转眼已经到了社会实践的第三天了,虽然每天都在同一个地方,依然是同样的人,但每天都在做着不同的事情,也是每个事物都有不同的新鲜感。现在的我认为社会实践志愿者服…
武汉学子三下乡:希望之星,温情开班
7月1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希望之星支教队赴京山市青少年“希望家园”暑期班石龙镇石龙村小分队于下午3时整隆重举行了开班仪式,并在开班仪式结束后为学生们上了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此次开班仪式的顺利…
探寻百年印记,传承红色精神——杨柳
探寻百年印记,传承红色精神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党史国情、社…
在艺术海洋中赓续红色血脉——华南师范大学晴天队“三下乡”纪实
彩笔描绘美丽家乡7月30日是晴天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第四天,积极的新丰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就进入到了线上课堂,兴致盎然地聊着天等待老师的到来。第一节课是由支教组的池虹莹老师带来的“我和…
欢庆党百年华诞,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行动
欢庆党百年华诞,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行动——2021年枫火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正式启动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砥砺奋进的第100个年头,正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黄金时期,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在全党开展党史学…
走进红色古迹,再忆党史峥嵘——闫琪
走进红色古迹,再忆党史峥嵘2021年恰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次次书写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为了深入了解共产党人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的奋斗精神,安阳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