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紫阳民歌唱响新时代 | 参观县文化馆,采访俏姑子民歌演唱队

来源: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 作者:查成烁 李博雯 刘

【西安工程大学7月26日讯】(通讯员:查成烁 李博雯 刘谢梓豪)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中留下的灿烂瑰宝,是凝聚先辈智慧与卓越价值的精神财富。正如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实践第四天,7月26日上午九时,由新媒体艺术学院影像动画艺术系主任雷桐老师远程指导,辅导员刘子涵老师带领9名线下实践队员来到了紫阳县文化馆。

在这里团队成员见到了紫阳县文化馆馆长张媛老师和县老年大学副校长、民歌班教员、县音协秘书长、县民间艺术协会社区工会联合会音乐教师张幅会老师。馆长首先带领实践队成员参观了文化馆的各处布局陈设,不仅为团队成员展示了紫阳民歌发展的相关影像、档案资料等,还介绍了如剪纸、书法、绘画等其他能与紫阳民歌相结合的民间艺术。通过馆长的耐心讲解与沟通交流,让队员们进一步了解了紫阳民歌的发展历程并且感受到了浓烈的艺术氛围。

随后,张幅会老师与实践队员们一同进行座谈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到,老师今年71岁,但他仍然从事紫阳民歌传播工作,常年站在普及群众音乐的一线岗位上,热衷于民歌、快板等艺术作品的创作,其中,创作出《茶歌闹春》、《三上茶山》、《慈安桥赞》等一系列代表作。张老师表示,紫阳民歌来源于人民的劳动生产中,从他的作品中的“汉江”、“紫阳茶”等元素就可以看出,民歌的创作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在热烈而又活跃的座谈氛围中,团队成员积极提问,认真聆听,在对于紫阳民歌的传承认识上更加深入、更加明晰。会后,实践队成员纷纷向张媛馆长与张幅会老师致谢并合影留念。

下午四时,实践队成员再一次来到紫阳县民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紫阳县民歌汉剧艺术研究中心。欣赏了俏姑子民歌演唱队的5位成员表演并与他们一起进行座谈交流。

据了解,俏姑子民歌演唱队成立于2007年,经过14年的发展壮大,由原先能演出12个节目扩大为68个节目。这群平均年龄50岁,由退休老人所组成的民歌演唱队,截止2019年参加大大小小的演出比赛不计其数,不仅作为县、市里的代表参加陕西省、云南省等多个大型省级赛事并获得奖项,还曾在韩国主办的中日韩民歌大赛中代表中国队斩获金奖。其中,民歌队队长芶详芳老师向实践队员谈到了自己的感受。她表示,自己作为民歌队的一份子,和大家一起参加各种大型赛事,能够为宣传紫阳民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感到十分自豪和骄傲。

结束了一天的实践活动,带队老师刘子涵表示,在一天丰富的实践交流活动中,同学们不仅收获了有关于紫阳民歌的知识,为紫阳民歌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在活动中增长了自己的本领与才干,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团队成员李博雯也有自己不一样的感受,她说,自己从与各位民歌老师的交谈中,收获到了紫阳民歌的知识,解答自己心中关于紫阳民歌的问题,同时对紫阳民歌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已经进行了4天的调研与学习,实践队员在与众多民歌老师的交流中不断积累知识、收集信息、记录民歌、主动学唱,通过自己的努力与行动,为保护紫阳民歌、研究紫阳民歌、传承紫阳民歌做出新时代青年应有的担当与贡献!

西安工程大学赴陕西紫阳“唱响民歌紫阳,传承非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队 责任编辑:陈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2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团支部成员在青春广场集合,开展了以“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高,旨在……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于福州大学青春广场设点,开展了以“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由18级生医1班团支部策……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竞答共知疫,青年同战疫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了再次提醒大家疫情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大……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防疫宣传,践行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的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防疫宣传,履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记疫助宣传,青年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一线显疫情,永怀爱国心

2020年,注定是不太平的一年,澳洲大火,世界疫情,但是面对疫情,中国没有退缩,我们展现出了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2020.1.23,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10时起机场、火车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防控疫情,同舟共济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中国人回家团圆的脚步,使全中国人民人心惶惶。自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部署,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为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劳有所得”团队开展社会实践 ——烹年夜饭,悟劳动之美

近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劳有所得队组织了一场劳育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们在春节期间亲自动手制作年夜饭,在烟火气息中感…

智粮速运:智能化技术助力粮食运输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智粮速运助农团”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12日成功完成“散装粮食高效智能化运输”项目实践,聚焦粮食运输领域…

驿站爱心服务,共倡核心价值

“爱在红柽柳,原为黄河口。“本次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跟随服务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恒瑞文化广场爱心驿站的红柽柳志愿…

寻迹黄河畔,传承革命心

为深入了解黄河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走进山东省东营市黄河文化…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寻华侨文化,领略交流魅力

2月5日,“承古韵遗风,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踏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之旅,深度领略华侨…

最新发布

西安工程大学在紫阳县民歌汉剧艺术研究中心举行实践基地挂牌仪式
【西安工程大学7月28日讯】(通讯员:查成烁李博雯刘谢梓豪)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活态流变。正如总书记强调指出的,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
紫阳民歌唱响新时代 | 泛游汉江,焕古古镇采风
【西安工程大学7月27日讯】(通讯员:查成烁李博雯刘谢梓豪)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化血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
安徽学子三下乡:同护山河水,共享诗城美
摘要:水质检验是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对保证水资源的质量,防止和治理水污染至关重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水质检验工作非常重要,在日常的水资源…
闽院学子“三下乡”感悟:你们是我定格的最美风景
2021年7月8日至7月31日,我参加了闽江学院法学院暖心社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20位队员一起来到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代溪镇代溪村,开启了我的支教生活。与暖心相遇最初认识到暖心是在微信朋友圈的推文中,那时候…
紫阳民歌唱响新时代 | 走进何家大院,采访省级非遗传承人
【西安工程大学7月25日讯】(通讯员:查成烁李博雯刘谢梓豪)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活态流变。进入新时代,加强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紫阳民歌唱响新时代 | 采访民间传唱人
【西安工程大学7月24日讯】(通讯员:张秋瑶李博雯刘谢梓豪)西安工程大学赴陕西紫阳“唱响民歌紫阳,传承非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队为更好了解紫阳民歌发展现状,调查研究紫阳县当地非遗传承现状,为了确保实…
灿烂七月
灿烂七月2021年7月23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暖童心‘送教入门’乡村振兴服务团”志愿服务队在江津区四面山镇洪洞村开展暑假“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而今天是29号,已然到了说再见的日子。…
紫阳民歌唱响新时代|正式出征
【西安工程大学7月23日讯】(通讯员:张秋瑶李博雯刘谢梓豪)7月23日来自我院的赴陕西紫阳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新媒体艺术学院影像动画艺术系主任雷桐老师和辅导员刘子涵老师的远程指导下,团队成员们来到了陕西安…
湛江科技学院学子三下乡:赤骨寻踪叹流芳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红军生做人杰御敌固山河,死化鬼雄热血照赤骨。中华大地每一寸沃土都有他们的忠骨,乳源更是一片具有优秀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邓小平、张云逸、李…
安理学子三下乡:“一幽帘梦” 探寻查济千年古桥
大学生网报淮南8月5日电(通讯员李沈烈青左琳胡榕轩)7月19日,在水与桥缠绵的查济古镇中,安徽理工大学“倾筑”服务团的学生们,在造型各异而又承载着故事的老桥上穿行。他们用手里的仪器,测量着诗情画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