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紫阳民歌唱响新时代 | 走进何家大院,采访省级非遗传承人

来源: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 作者:查成烁 李博雯 刘

【西安工程大学7月25日讯】(通讯员:查成烁 李博雯 刘谢梓豪)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活态流变。进入新时代,加强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文脉的薪火延续,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最佳体现,更是文化自信的有力彰显。

为了深入贯彻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响应团中央关于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西安工程大学赴陕西紫阳“唱响民歌紫阳,传承非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陕西紫阳县,探究非遗文化紫阳民歌的发展历程,了解紫阳民歌的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考察,实地采风,实地实践,对相关资料、传承人信息的记录与整理,更好的宣传紫阳民歌,保护非遗文化,扩大当地非遗文化的影响力,使其被更多的青年一代所了解、熟知、传承。

7月25日上午十时,实践第三天,依然由新媒体艺术学院影像动画艺术系主任雷桐老师远程指导、辅导员刘子涵老师带队与8名线下实践队员再次来到紫阳县民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紫阳县民歌汉剧艺术研究中心,今天采访到的是紫阳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夏清华老师。

紫阳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夏清华老师给实践队员教授民歌。

夏清华,70岁,紫阳人,作为紫阳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退休后给热爱民歌的学生上课,成了他生活最重要的一个内容。让紫阳民歌“传下去、响起来”也是他这一代紫阳民歌手的共同心声。

在采访中,夏清华老师简要介绍了几首著名紫阳民歌曲目的创作背景,而后,又讲述了紫阳民歌的产生原因与演变历程、不同唱腔唱法、各个版本的唱词差异,讲述过程,寓教于乐,使队员们融入其中。

通过回顾自己与民歌的故事及经历,老师表示,紫阳民歌不会消失,紫阳民歌的传承不会消失,它会以一种新面貌、新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他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护下,在当地传承人的努力下,他对紫阳民歌的未来充满信心。

紫阳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夏清华老师在接受实践队成员采访。

在采访的最后,夏清华老师为团队成员教授了紫阳民歌著名曲目《山歌不唱不开怀》。夏老师用其独特悠扬的唱腔,声情并茂的讲述激发了队员们的广泛学习兴趣,体会到了紫阳民歌的独特魅力。

最后,团队成员纷纷向夏清华老师致谢,对于这位紫阳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心中满怀敬意。

当日十二时,实践队一行人来到何家大院进行采风活动,并采访紫阳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何耀信老师。何家大院位于紫阳县城关镇,2006年紫阳县委、县政府把何家大院命名为“民歌大院”。今天的何家大院将民歌演唱和“农家乐”相结合,不仅向各地游客宣传了紫阳民歌,同时也为其增加了自身收入。

何家大院被称为“民歌大院”。

实践队员在何家大院进行采风

在何家大院,实践队员见到了紫阳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何耀信老师,并对其进行了采访。据何耀信老师自我介绍,他今年74岁,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紫阳人,在2011年被陕西省文化厅认定为紫阳民歌非遗传承人。

紫阳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何耀信老师

在采访中,何耀信老师讲述了自身学习紫阳民歌的经历,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一直都在坚持学习、演唱紫阳民歌,他不仅自己学习、演唱,还带动自己家人,尤其是孙子、孙女等晚辈来进行紫阳民歌的学习。

面对紫阳民歌所面临的新形势,何耀信老师表示,紫阳民歌的创作要紧跟时代主题,为时代、为当下、为群众百姓服务。还为队员介绍了自己近期创作的作品,他举例说,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特意为此创作了有关建党百年主题的新作品。随后,何耀信老师为大家演唱了他的作品,获得一致好评。

紫阳民歌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他们这些老一辈人的传唱,更多的是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紫阳民歌的传承是一代连着一代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紫阳民歌、传承紫阳民歌。

采访结束后,《郎在对门唱山歌》电影原声李德堂老师为大家倾情献唱,其独特的嗓音与唱调,收获了现场的热烈掌声。随后,何耀信老师与何显鹏,李德堂等紫阳民歌传唱人一同为大家倾情合唱,再一次将队员带入到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中去。

紫阳民歌传唱人与实践队成员合影

经过今天的学习和采访,实践队队长刘谢梓豪表示,他作为紫阳当地人,本次进行有关紫阳民歌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能够为家乡做贡献,宣传紫阳民歌,他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同样,另一位实践队成员查成烁也谈到了自己的感受,他说,今天很荣幸能够见到传承紫阳民歌的夏清华与何耀信二位老师,了解到了紫阳民歌的博大精神以及丰富文化内涵,受益匪浅。

面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我们西安工程大学青年学子更应该努力奋斗,担当责任,在本次实践中,将紫阳民歌这一非遗文化宣传好、发扬好、传承好!

西安工程大学赴陕西紫阳“唱响民歌紫阳,传承非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队 责任编辑:陈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2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三)

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辑视频,经过昨天一天的努力,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天上午我们的任务主要是进行资料的最后整理和筛选。经过我们队员一上午的努力我们收集……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二)

所以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和质疑时我们比昨天更加有信心,有动力,正是因为大家的不理解更加让我们奋进。但也有同学遇到了好的情况,通过昨天的宣传之后有的群众已经了解到保护野生动物和……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一)

2020年7月16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继续进行我们的实践活动。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动主题,在豫西、豫南地区进行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二)

但也有很多人拒绝了我们队员的调研,虽然使我们队员有点失望,但却因为他们的拒绝,让我们队员更加有了奋斗的激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被他们拒绝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再换别人……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一)

2020年7月15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

2020年7月18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继续进行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这是进行实践活动的第四天,守护者社会实践队开始组织开展线上讲座活动,希望通过该讲……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二)

7月18日上午九点,革除滥食“野味”陋习的线上讲座活动准时开始,在讲座中队员们引经据典,用大量鲜活的故事告诉听众们,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味”陋习。听众们听后反……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最新发布

紫阳民歌唱响新时代 | 泛游汉江,焕古古镇采风
【西安工程大学7月27日讯】(通讯员:查成烁李博雯刘谢梓豪)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化血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
安徽学子三下乡:同护山河水,共享诗城美
摘要:水质检验是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对保证水资源的质量,防止和治理水污染至关重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水质检验工作非常重要,在日常的水资源…
闽院学子“三下乡”感悟:你们是我定格的最美风景
2021年7月8日至7月31日,我参加了闽江学院法学院暖心社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20位队员一起来到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代溪镇代溪村,开启了我的支教生活。与暖心相遇最初认识到暖心是在微信朋友圈的推文中,那时候…
紫阳民歌唱响新时代 | 参观县文化馆,采访俏姑子民歌演唱队
【西安工程大学7月26日讯】(通讯员:查成烁李博雯刘谢梓豪)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中留下的灿烂瑰宝,是凝聚先辈智慧与卓越价值的精神财富。正如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
紫阳民歌唱响新时代 | 采访民间传唱人
【西安工程大学7月24日讯】(通讯员:张秋瑶李博雯刘谢梓豪)西安工程大学赴陕西紫阳“唱响民歌紫阳,传承非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队为更好了解紫阳民歌发展现状,调查研究紫阳县当地非遗传承现状,为了确保实…
灿烂七月
灿烂七月2021年7月23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暖童心‘送教入门’乡村振兴服务团”志愿服务队在江津区四面山镇洪洞村开展暑假“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而今天是29号,已然到了说再见的日子。…
紫阳民歌唱响新时代|正式出征
【西安工程大学7月23日讯】(通讯员:张秋瑶李博雯刘谢梓豪)7月23日来自我院的赴陕西紫阳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新媒体艺术学院影像动画艺术系主任雷桐老师和辅导员刘子涵老师的远程指导下,团队成员们来到了陕西安…
湛江科技学院学子三下乡:赤骨寻踪叹流芳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红军生做人杰御敌固山河,死化鬼雄热血照赤骨。中华大地每一寸沃土都有他们的忠骨,乳源更是一片具有优秀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邓小平、张云逸、李…
安理学子三下乡:“一幽帘梦” 探寻查济千年古桥
大学生网报淮南8月5日电(通讯员李沈烈青左琳胡榕轩)7月19日,在水与桥缠绵的查济古镇中,安徽理工大学“倾筑”服务团的学生们,在造型各异而又承载着故事的老桥上穿行。他们用手里的仪器,测量着诗情画意的…
初心使命代代传
初心使命代代传8月7日,青岛科技大学“学党史,强信念”红色教育宣传团来到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进行微电影的正式拍摄,出发之前,成员们都根据自己讲解的部分进行了资料查询以及讲稿撰写。到达纪念馆后,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