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学7月24日讯】(通讯员:张秋瑶 李博雯 刘谢梓豪)
西安工程大学赴陕西紫阳“唱响民歌紫阳,传承非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队为更好了解紫阳民歌发展现状,调查研究紫阳县当地非遗传承现状,为了确保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力争实践成果最大化,团队成员提前与紫阳县民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紫阳县民歌汉剧艺术研究中心取得联系并得到其大力支持。
7月24日上午九时,由新媒体艺术学院影像动画艺术系主任雷桐老师远程指导、辅导员刘子涵老师带队,8名线下实践团队成员来到紫阳县民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紫阳县民歌汉剧艺术研究中心,分别对两位紫阳民歌传唱艺人进行独家采访,采访结束后开展紫阳民歌学习。
一、紫阳县何家大院民间艺术团演职人员、紫阳民歌传承人——蔡绍琴老师
蔡绍琴,50岁,土生土长的紫阳人,紫阳县何家大院民间艺术团演职人员,紫阳民歌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船传承人,连续三年在紫阳茶歌擂台赛中名列前茅。
50岁的蔡老师对于传统民歌有着深厚的理解,队员们向其请教学习了一系列民歌知识,从中了解到紫阳民歌的独特之处。在采访中队员们也深刻感受到了紫阳民歌严峻的发展现状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难。从老师演唱的《郎在对门唱山歌》、《送饭调》等著名紫阳民歌中,团队成员第一次在现场听到如此淳朴、激昂的民歌,瞬间深受触动。在专访中,通过老师讲述自己与紫阳民歌的初印象和传承经历,以及畅谈紫阳民歌对于周围家人、朋友的影响,让队员们意识到只有针对性地进行紫阳民歌的宣传,积极使用互联网、新媒体等传播途径才可以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采访结束后团队成员集体跟随老师学唱紫阳民歌《郎在对门唱山歌》、《山歌不唱不开怀》,融入故事内容深刻体会到了民歌文化的美妙之处。
蔡绍琴老师接受采访
一、紫阳县电视大赛十佳歌手、紫阳民歌传唱人——符晓荣老师
符晓荣,50岁,紫阳民歌传唱人,并在多个省部级以上比赛中取得成绩,特别是于2021年6月,在《建党百年 畅想旗帜》大型文艺汇演中,被“2021年陕西建党百年文艺汇演组委会”推评为“优秀表演者”。从2004年至今,从事音乐教师一职,在课堂中教授民歌,将传统民歌带给更多的新生力量。
下午2点,团队成员对符晓荣老师进行专访,老师讲述了自己身边人对于紫阳民歌的看法和经历,提及到当下民歌传承发展的不易。当符老师谈到关于紫阳民歌传承传播的新途径、新方法时,她也表示在当下时代应着重互联网平台、大型赛事、网络直播、专辑录制等渠道与方式进行合理化宣传,扩大影响力。
除此之外,符老师称:“民歌的传承传播不仅需要在传播途径上创新,也要对传统紫阳民歌本身进行创新。”因此老师本人也在不断地进行自主创作、创新唱法,用实际行动让紫阳民歌更能被大众所理解接受。
西安工程大学赴陕西紫阳“唱响民歌紫阳,传承非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队通过今天的采访,深刻了解到民歌文化及其当下现状。蔡绍琴和符晓荣两位老师对团队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鼓励同学们明确实践目标,发挥专业特长,挖掘紫阳特色,更好地传播紫阳民歌文化。
晚上八时,团队成员回到住处进行当日会议总结,复盘采访细节内容及整理素材,刘子涵老师强调了同学们的安全问题,要求大家在实践过程中结伴而行,互帮互助,为暑期社会实践完美收官奠定基础。
西安工程大学赴陕西紫阳“唱响民歌紫阳,传承非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队 责任编辑:陈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2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