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理学子三下乡:寻访查济赤脚名医 中医文化薪火相传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作者:李沈烈青

大学生网报 淮南 8月4日电(通讯员 胡榕轩 李强 李沈烈青)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查济古村,有一处存仁堂的字号,一座清朝民居里设有中药铺,高高的柜子里药屉层层叠放,圆圆的簸箕里盛满了晒干的黄芪,一位须发斑白的老中医手捧线状医书颔首就读——他就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老中医刘宏志。

7月20日,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的成员们在当地向导的指引下前往拜访刘老先生,了解他的故事、感受中医文化。

据了解,刘宏志祖籍桐城西厢新渡镇,其太公有兄弟五人,其中一人参加辛亥革命而牺牲,其曾祖父刘开炎带着三个儿子避难,先到太平县新丰乡盛洪落脚。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其父刘世根为躲避抓壮丁,来到泾县查济村,同年刘宏志出世。

1948年麻疹流行,当时的医疗环境极其艰苦,缺医少药,只能煮些艾草水喝,但对麻疹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甚微,刘宏志也就是在那时候不幸患上哮喘,留下了终身遗憾。谈及此,老先生说到“我自己能体会病中之苦,更要用我手中的一根针、一把草去帮助别人”。

刘宏志回忆小时候读书,要背着米步行去六十华里外的茂林镇,小学毕业以后在家务农,闲暇时喜欢读书,经“文革”后,当时市面上流传的书籍很少,刘宏志得知村里的秀才家中有五本藏书,包含《伤寒杂病论》等,就跟着秀才后面识字读书,“一字为师,教会我识一个字,就是我的老师,我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摸索,走上了医学之路”。

厚岸王少甫是当地开明士绅,曾主持开办过震山中学,也是著名的中医。每次出诊到查济,因刘宏志好学,就让他跟随实践学习。雨天,他常去太平新丰医院观摩医师坐诊,虚心讨教。他曾因为一个病患的药方斟酌不决,步行到新丰卫生院,又步行去厚岸同其他医师交流药方,最终在原先的十一味药中更改了两味药,才回去给病患使用。

1969年,农村广泛推进合作医疗制度,培养赤脚医生,由于刘宏志出身好,又爱好中医,被当时查济大队选派到泾县五七大学培训班学习中医。在那里,他对针灸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培训班请来名医王豹,当别人都跑去昌桥看电影时,刘宏志留下来陪老师谈心,至今令他不能忘怀的是那晚老师对他的教导:“学好中医有用,年纪大了,可以在家坐诊,既救人命,自己也有口饭吃。”每谈及此,他眼里满含感激:“我现在年老耳聋,但可凭两根手指吃饭”。

1969年因为医疗案子,许多药铺停止营业,1971年刘宏志重新做起了他的中药铺子。老先生告诉我们,存仁堂这个字号,清朝至民国时期,发展至五家中药铺,分至芜湖,不断向外输送人才,他则在查济继续经营这家铺子。

随着查济旅游业的开发刘宏志愈加声名远扬,慕名前来求诊的人越来越多,老先生年事已高,问诊须得提前预约,他还自己研发了流锦香囊、兰梦枕和蘅芷清肤露等,特别是蘅芷清肤露,解决了许多秋天前来写生的学生皮肤过敏的问题,迎来了广泛赞誉。

刘宏志老先生从医的初衷或许只是想要治好自己的哮喘,但在钻研医学的路上,他渐渐领悟了医学的真谛。医者仁心,用自己手中的一根针,一把草,救治患病的村民,遏制住了疟疾的发散,使很多人免于疾病之苦,不再像他那样留下终身遗憾,才是他行医的真正动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87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疫”路有你,共建美好校园

(作者:山东管理学院冯兆伦孙海庭徐鹏誉邰建华)近日,在省内防疫形式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为确保我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校园卫生安全,进一步落实校园疫情防控要求,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了“…… 融艺传媒 山东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打造融媒体时代的学风建设阵地

(作者:冯兆伦王景奇杜特徐菲徐兴彬樊明超田芷慧徐文哲刘潇慧)为进一步优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秩序,强化舆论导向,形成宣传合力,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不断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完善融…… 融艺传媒 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融媒体中心2022年新年贺词

各位领导及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校友:星霜荏苒,居诸不息。2021年,我们蹄疾步稳、勇毅前行,圆满完成学院的各项工作和安排;2022年,我们迎风扬帆、傲然启航,奋力谱写学院宣传事业新篇章…… 融媒体中心 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管理学院 冯兆伦:东风正劲待扬帆,初心不忘再起航

个人简介:冯兆伦,男,汉族,2000年10月生于山东济南,中共预备党员,艺术学院2019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1班本科生。现任班长、创新创业中心融艺传媒会长、创新创业中心奇果教育代理会长、艺术…… 融艺传媒 山东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最新发布

安工学子三下乡: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
大学生网报鹤壁8月5日电(通讯员李涵)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人100年来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坚守和实现自己的信仰、目标,不忘初心代代传,九九为功久久红。在建党一百年之际,为了宣传弘…
我们一起遨游文化的海洋
文化体验课,将大学生教育扶贫活动与西湾村文化教育紧密联系起来,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通过大学生组团支教,让文化扶贫托起美好未来,让小朋友们了解并学习当地特色文化、红色文化,以文化教育启发、浸…
云上慧支教:你我携手同行
近几年来,很多在校大学生都参与了乡村支教活动,助力国家教育扶贫,为贫困地区的孩子送去知识和温暖。同时,在支教的过程中,他们也真切地感受到那些留守儿童真正需要什么,了解了他们的真实内心世界。作为…
成蹊云下乡,低碳你我行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7月25日】(通讯员:邱露英)今年是我在成蹊队的第二年,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我是以板块负责人的身份参加的成蹊队三下乡,这意味着我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也快速地学会成…
师大学子三下乡:传递爱心,筑梦乡村
师大学子三下乡:传递爱心,筑梦乡村“诗行金寨,守护童心;传递爱心,筑梦乡村。”为搭建爱心传递的桥梁,7月中旬,来自安徽师范大学江南诗社的支教团队携手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爱心队伍来到铁冲乡张店…
我们一起走进趣味课堂
针对这次义教,我们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守望者义教队开出了一系列趣味课程,包含以下课程:趣味环保实验课,志愿者们通过开展系列“趣味环保小实验”的活动,向孩子们展示特色的化学实验,让小朋友们体验到化学…
湖大学子三下乡:探寻硚口绝技,护航木雕船模
2021年7月,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传承木雕技艺,引领发展新潮”三下乡实践团队——“木已成舟”前往武汉市硚口区,以木雕船模为核心研究对象,以非遗文化创新发展及利用新媒体助力非遗文化出圈为主线,开展…
最美不过遇见:安徽师大江南诗社张店小学支教团队与孩子们的初见
最美不过遇见:安徽师大江南诗社张店小学支教团队与孩子们的初见7月13日早晨,八位支教志愿者,二十多名孩子,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梅山镇铁冲乡张店小学相遇,我们之间故事就此拉开帷幕。夏日的清晨,初生的…
步入西泰山,感受脱贫新气象
步入西泰山,感受脱贫新气象【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7.17日讯】(通讯员:郭梦好)7.17日下午2时10分,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豫北“美丽乡村”旅游调研扶贫队抵达了本次社会实践的第二站西泰山村。西泰山,位于…
社会实践|赴七地市寻“轩迹”,探新方法留书香
社会实践|赴七地市寻“轩迹”,探新方法留书香实体书店作为面向读者的图书零售终端,长期在人类文化交流、知识传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书店房租成本、物流成本及人力成本上涨,电商低价促销策略,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