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建学子三下乡:因为刚好“遇见”你,我的支乡才美丽

来源: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 作者:闫一帆

2021年7月15日清晨,迎着黎明的曙光,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遇见”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曹王镇曹二村,进行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利用所学的的专业知识,走上讲台,走进孩子们,温党史,谈梦想,聊诗歌,品诗词,解困惑。作为我大学生涯的第一次支教,感触良多,故作此支教感悟。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七月的天,骄阳似火,蝉声鸣鸣。在一切开始前,脑海中一直浮现着的画面是陶公行走在世俗乡里之间,疾呼“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的身影。我时常在思考,如果是我走进阡陌,我又能给孩子们带来些什么,我也在不断自问:支教的意义是什么?是体验生活?是辅导课程?回想我在农村成长的经历,留守儿童身上不该是这样那样的负面标签,我认为是让孩子们学会理解自己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光芒,学会慢慢长大。本着这一想法,我们给孩子带来了为期两周的支教课堂。“孩子们眼睛里闪烁着的那种充满对外面世界的渴望的光芒真的盖不住!”,看着支部大院里来报名的络绎不绝的身影,队长曹文珂不禁发出了一声感慨。看着一个个充满朝气的孩子,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也让我们肩上的责任化为心中的无限斗志。

“诗歌或许不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但它可以改变一个人”

初到曹二村,刚开始的工作并不顺利,孩子们与我们这些大哥哥大姐姐有一些疏离感,孩子们显得有点羞怯内向,我们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在和当地的一位老师沟通过程中,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这些娃娃有多大事都憋着,就像闷雷一样,你不走进去不行”,我们决定不再拘泥于教学任务,花了好多时间跟孩子们打成一片,最终孩子们向我们打开了心扉。

第二天一早,我们和太阳一起起身,来到学校当中推开教室的门,发现孩子们的眼睛,被阳光照得无比澈亮。拿半截粉笔,开始写下英语、语文、数学,第一堂课,我在黑板上写下“人生第一首诗歌”几个大字。因种种原因,村中不少孩子家长或常年在外打工,或疏于对孩子们的照顾。不少孩子较之同龄人显得太安静了,就像奔腾瀑布里的石头,突然没有了声响。而诗歌就像一个翻译器,当这些孩子有了感情而无处表达无处宣泄的时候,他就能通过诗歌表达出来。“心事如风,而风,在小树上舞蹈”七年级的小朋友如是写道。

“二十年之后你会成为怎样的人,你会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是我向孩子们抛出的,同时也是让我们每个人都思考,给孩子们设题《二十年之后》,指导孩子们纷纷写下了人生的第一首诗歌,让孩子们明白诗歌即生活,生活即诗歌,在诗歌中,他们在发光。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像是一条长长的河流,孩子们在河流的源头无比澄澈,他们在踮着脚尖,尝试着一点点挪动脚步,或平静,或汹涌,我们来到的目的,就是希望尽可能传递一点点温暖,就是希望孩子们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哦,原来我的第一步,有你”。

下课的时候,我们这帮大孩子和村里的娃一起在红旗下嬉戏,那个声音放肆得要命,传出好远好远,引得那些村里的孩子家长都好奇地往里望。

孩子们都有灵性,我希望他们可以通过写自己的诗歌,学会面对自我,学会感受自然,学会表达情绪,慢慢长大,亦步亦趋。他们不单单活在一个个刻板的标签里,也并不只是“留守”“苦难”,他们都是在闪闪发光的,那些光芒反而让我们这些大孩子们沉醉,他们最需要的也不是捐钱捐物,他们最需要的是我们关注的眼神,是我们这些从小孩子中走出来的大孩子们走回去,与孩子们进行情感共鸣。

确然,高考试卷中不考诗歌,但在这里我见过沉默的孩子邀请我见证他成为消防员的梦想,我见过透亮的眼睛中折射出他们对人生的第一次思考,诗歌或许不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但它确实可以改变一个人。

“教育是道光,照亮你我的心”

随着教学任务的推进,我给孩子们穿插了教授相当一部分传统文化,从美食家苏东坡到炫酷将军诗人辛稼轩,从浪漫至死不渝李太白到忧国忧民杜工部,课堂上或啼笑皆非,或表情凝重,从小我就认为,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宝库,这个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内核,是我们,也是孩子们应该了解传承的民族信仰。

“老师,你们明年还来么?”打断了课间原有的欢笑声,孩子们的目光都聚集了过来,充满了期待。“老师们一定会继续回来看你们的,你们要继续好好学习!”“耶!老师们还来。”孩子们质朴的笑声让在场每位队员的眼角一酸,一股暖流流过心中。在带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孩子回馈给我们的是久违的那种纯粹,那种真实,孩子们用他们的天真无邪,荡涤了队员们的心灵。尽管不清楚我们的支教真正能给他们带来些什么改变,但我们知道的是现在他们真的很喜欢我们,孩子们是最单纯的,他们都是喜形于色,每天他们总是早早地就就来到我们上课的地方,着急地问我们什么时候开始上课,黏着我们,让我们跟他们一起玩,也许只有在跟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够找到最真实的自己。教育是道光,照亮你我的心。

携手 “遇见”最美的未来

回想着14天“遇见”团队与曹二村的“遇见”,从初识一个个活泼的面孔到每一幅画面都深深的印在脑海中,久久不能释怀。“我的孩子们,舍不得你们呐”邻居的奶奶听说我们要走,留下了不舍得眼泪。“奶奶,明年暑假,我们一定还来看您!”队员们的眼眶里也都有泪水在打转。

又是一个清晨,第一缕朝霞洒下,看着身边来送行的乡亲和孩子们,看着心中那条浪花飞溅的小河,这个问题再一次在我脑海中冒出:我们支教的目的是什么?而此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声音——携手遇见最美的未来,让孩子们和我们一块长大。这或许是我们能够带给孩子们最好的一份礼物。关于大学生支教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孩子们需要更多的人与其情感共鸣,彼此互有成长,经此支教,更坚定了我愿投身于乡村建设,为需要关怀的孩子们站好第一班岗。因为这是我们平凡的生活的诗意。

因为刚好“遇见”你,我的支教才美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85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以我之名,诵读我心 ——“追希”特色课堂之朗诵课

赋予文字灵魂的是人。汉字与汉字拼接组合,可以是归心似箭的思乡情切,可以是壮志未酬的满怀豪情,可以是你侬我侬的恩爱纠葛……朗读汉字,将自我将设身处地,体会汉字中的真情实感,触……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称呼里的故事 ——“追希”社会实践之小小感悟

称谓,有长者的期许,有家族的传承,有父母的疼爱……姓名称呼,三两个方块字里,有着自己的故事。在“追希”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看着队员们一个个收获了新的称号,这是新……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队之走廊声色有感

人群带来喧闹,有孩子的地方就充盈着欢声笑语。孩童的天性注定了他们不会被狭小的四方天地所束缚,走廊也在日常绽放着不一样的烟火。喜欢在走廊上蹦跳着的人儿,也就慢慢爱上了教室外那……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回忆初心

我曾经期待着,我怀着美好的心情,站在讲台上,期待我能成为孩子们最温暖的校园回忆,遥望着目送我的学生远走成人……我曾被温暖过的岁月,想要小心翼翼地反哺滋润孩子们的人生。教师,……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可爱的人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不一定有一个贤惠的女人。“追希”党员社会实践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背后一定有一群可爱的队员在默默地付出着。“追希”党员社会实践队的十天旅程即将到站……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趣味英语课堂

“你和我,心连心,永远一家人。”哪怕在天涯流浪,举头同望一轮明月,就能找到故土带来的眷恋,这就是文化的纠葛,这就是文明的赓续。当机械的齿轮开始契合滚动,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里……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升旗有感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鲜艳的五星红旗,正随风飘扬在平石小学的半空。这会是本次“三下乡活动”“追希”社会实践队十天来的第一次升旗仪式,也是最后一次。操场上……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队之孩子们的娱乐

形容童年,会用肆无忌惮、会是天马行空、会有无拘无束、会说多姿多彩。干净得像一张白纸一样的孩子,没有世俗的污浊,也没接触生活的沉重,无瑕透彻,一点点惊喜就可以开心上一整天。孩……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最新发布

解读汇东村历史 仰颂共产党光辉
二零二一年,祖国十四亿中华儿女共同见证了一个伟大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为追溯党的…
山建学子三下乡:遇见支教,遇见诗歌,遇见你
2021年7月15日清晨,迎着黎明的曙光,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遇见”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曹王镇曹二村,进行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利用所学的的专业知识,走上讲台,走进孩子们,温…
以红色为根基,借红色开新局
恰逢建党百年,为追忆学习红色革命精神,提高拥党、爱党、护党的自觉性,2021年7月20日,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依依绿色青春行,泱泱华夏报国梦”实践团赴临沂市沂水县院东头镇开展红色学习实践活…
创城实践感悟其五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时光迅速不能久留四季更相变化有常,更何况这实践的七天,虽说七天很短,但也很长,因为我认识到了很多,理解到了很多。从开始是的奔赴济宁任城区的激动与喜悦,到实践时的辛…
暑期三下乡——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开展防溺水宣教行动
近日,河南等地遭遇持续强降雨现象,为了扎实有效的开展防溺水安全宣教,提高人民群众对加强防溺水的重视程度,7月22日上午,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依依绿色青春行,泱泱华夏报国梦”实践团队以实…
助力羊肚菌出圈,勇担青年责任——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茁壮农心”实践队赴河南项城实践
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公开发表《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肯定了“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的突出成就,又对“十四五”时期构建农业农村新发展格局、促进农业现代化做出…
“助力乡村,关爱老人”暑期实践团助力疫情防控,担当社会责任
河海大学8月5日讯】(通讯员:沈嘉雯)自7月20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发现疫情,全国各地都开启了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7月29日河海大学“助力乡村,关爱老人”暑期实践团投身志愿服务,参加基…
行进沙地村,体悟绿色情
沙地村位于沂水县泉庄镇,近年来先后获得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示范单位,乡村旅游创业之星等称号,在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方面发展迅速。近日,山东建筑大学“依依绿色青春行,泱泱华夏报国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淮师学子三下乡:探究后疫情时代农产品新销路,助力农户富足新道路
淮师学子三下乡:探究后疫情时代农产品新销路,助力农户富足新道路7月29日至8月4日期间,“助农兴商,惠及城乡”社会实践团队积极响应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开启了“直播心助农,共筑富足梦”为主题的暑期…
碑下宣誓,重燃激情岁月
人们不应该忘记,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由英烈的血肉堆砌,无数人始终感怀,国富民强,都是由敢为人先的前辈铺路。雨后的港城褪去了一分躁动浮华,多了一分宁静自适,7月的中旬,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情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