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响应党中央党史学习教育的号召,7月11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学院“恰百年风华正茂,汇万千英雄情深”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来到丽水市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研学参观,同时,“小红衣”走进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讲述浙西南革命故事,传承浙西南革命精神。
在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前的广场,金灿灿的十二个大字便出现在大家眼前:忠诚革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这十二个字昭示了革命先烈英勇抗敌和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走进纪念馆内,首先看到的是在粟裕将军带领下的浙西南军队的雕像,接下来第一展区里陈列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及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浙西南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建立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等革命武装开展斗争的历史。第一展区中陈列了很多遗物,如:粟裕将军的党员证,竹溪区委员会余良根烈士的遗物,红军标语以及一些告农民书等重要文件。第二展区是将革命遗址、旧址场景加以复原,并利用现代的声光电技术制造出逼真效果,把曾经的战斗场景搬到参观者的眼前。第三展区展示了《抗日救亡,解放西南》的斗争史。
“小红衣”走进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在参观完纪念馆后,实践团的四名成员分别讲述了他们心中的浙西南革命故事并拍摄成视频。成员们准备的四个故事分别是:寒冬星火、攻打丽水城、夜宿蟠桃园、红十三军。
1927年1月的一个深夜,浙西南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共遂昌支部在大柘镇泉湖寺诞生。中共遂昌支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浙西南播种下了第一颗革命火种,也预示着革命烈火从此燎原浙西南大地。
1930年3月上旬,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南部地区农民武装暴动的基础上成立了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为了打开浙西通道,与江西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总指挥部决定攻打丽水城。
浙南红军攻打丽水城后,人们一传十,十传百,群众很快就知道浙南红军是替老百姓打天下的革命队伍。受其影响,同年夏秋之交,丽水的北乡、西乡、东乡等地相继爆发了农民武装暴动。
1930年5月,浙南山区崛起了一支英勇的红军部队,名叫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简称红十三军)。它是中央军委直属的全国14支红军部队之一。浙西南红十三军坚持斗争先后长达四年之久,活动遍及浙南二十余个县,经历大小战斗一百余次,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在浙江的统治,有力地支援了中央苏区及其他地区的革命斗争,在浙南乃至浙江党的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和军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1935年,1935年夏天的一个晚上,红军挺进师师长粟裕带领一个纵队攻打宣平县城。当部队开到“蟠桃园”时,粟裕命令立即停止前进。全体指战员就在这里歇夜。不吃不拿人民群众一分一毫,后来,这件事被群众传为美谈。红军指战员的模范行为,得到了浙西南人民的信任。苦难中的人民,真诚地寄希望于红军,并把自己最优秀的儿女交给红军。不多时,挺进师从500度人发展到1千多人,迅速开辟了浙西南游击根据地。
录制前,成员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从了解浙西南革命的历史背景,到了解需要讲述的革命故事的详细历程以及故事中的每个人物的背景和经历。在录制过程中,成员们遇到了某所小学的社会实践团,小朋友们围坐在地上认真的聆听“小红衣”哥哥姐姐们讲述革命故事,同时成员们的微宣讲也吸引了很多前来纪念馆参观的路人驻足。
青山埋忠骨,草木皆有情。当年血溅处,今日万花红。据不完全统计,浙西南约有一千五六百名共产党员、红军、游击队员、民兵、交通员和革命群众,为革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遗骨虽散落在浙西南大山之中,但他们用生命铸造了浙西南革命精神。
此次参观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成员们通过馆内陈列的各样的文字图像及遗物,深深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不易,感受到了战士们顽强不屈、勇于作战的革命精神。更重要的是学习领悟到浙西南革命的精神。实践队成员们从真正意义上了解、学习到了许多红色历史故事,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实践队成员们也产生了许多感想与启发,他们进行了讨论分享,并且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了下来。战火的硝烟与和平的钟声穿越百年漫漫时空,战争的苦难与胜利的光荣值得永远铭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更应该好好努力,铭记当下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去感悟革命精神,更好地传承并践行弘扬红色精神,用行动彰显青年担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29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