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走街串巷,只为那深巷飘来的酒香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赴黄山徽州米酒调

徽州传统米酒,作为黄山市的一大特色产业,市内众人皆知,享誉盛名,但市外知名度差强人意,发展较为缓慢。为了加深对徽州传统米酒的认识,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徽州传统米酒专项调研团队于7月14日来到了黄山市黟县南屏村,开始了他们的实践之旅。

安徽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走街串巷,只为那深巷飘来的酒香

图为调研团队到达黟县南屏村。安徽师范大学井超摄

早在抵达南屏村之前,调研团队成员就已经准备好调查问卷以及所需要咨询的问题,面对一个陌生的村庄,他们整装待发。调研伊始,团队成员来到村口处合影留念。面对统一着装的同学们,村民们感到陌生与好奇。为了同村民建立友好的关系,同学们纷纷走上前,向村民们表明来意,并受到了村民的热情款待。村民介绍道,南屏村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针对村民口中的变化,团队成员开始在村中进行地点分析,经观察了解,发现村中有许多祠堂,通过网上资料得知,该村有近三百多座明清古建筑,至今保留了八个大小祠堂,这种祠堂群在全省也是仅此一家,被游客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同时,2019年12月12日,南屏村入选“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南屏村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也孕育了独具一格的酒酿文化,采访当地的居民,调研传统饮品现状,对了解米酒文化在当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走街串巷,只为那深巷飘来的酒香

图为调研团队走街串巷寻访。安徽师范大学井超摄

团队集体参观结束后,成员们分散在村中分发问卷,对于一些识字不多的爷爷奶奶们,调研团队成员进行了帮助,由他们进行口头转述,并进行相应的记录。通过居民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到村中有几位酿酒技术较好的村民,于是他们决定重点采访这几位居民。在与村民的谈笑风生中,同学们了解到了该村村民的特色生活方式以及徽州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经过村民的介绍,调研团队来到一处居民楼,该住户阿姨精通酿酒技术,同时对米酒在当地的民俗有一定的了解。提及米酒,她表示会联想到澄清颜色,以及米酒独有的香气,如果酿造时出现别的颜色,会有别的寓意,如红色的米酒会代表着喜庆。米酒在本地的销售较少,大多数居民会选择自家酿造,认为自制的米酒比较符合传统风味,但几乎仅在逢年过节开怀畅饮。关于米酒的制作,当地居民表示,米酒的度数与其发酵时间有关,一般早晨将一包酒酿浸泡,晚上用纱布包裹后放入锅中蒸煮,其时间要把控到位。

紧接着,当被问及米酒的优势与劣势时,居民表示,其优势在于价格便宜,度数不高,易于接受,且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能够滋补身体,除此之外,还可与其他食品结合,如米酒可用来浸泡豆腐,使其更具风味;其劣势在于保质期不长,容易变质,需在室温下保存。有意思的是,米酒在当地象征特殊民俗,如产妇分娩后亲朋好友会将米酒装入酒壶以表祝贺,若壶嘴朝向门内,表示出生的是男孩,形意俱全。

安徽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走街串巷,只为那深巷飘来的酒香

图为调研团队参访当地居民。安徽师范大学王洁摄

在阿姨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开始尝试学习米酒的酿造方法,尽管不是很熟练,但是在阿姨的悉心指导下,团队成员的操作一步步走上正轨。虽然制作方法都一样,但是最终呈现出的口味却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对米酒的生产过程进行经验控制,同时排除其他因素对米酒发酵过程的影响,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却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让米酒呈现出其特有的风味。阿姨的介绍和指导,让团队成员更加了解到居民对传统米酒与众不同的独到见解。调查之余,当地一位热心的村民还将安徽师大调研团队带上了屋顶,俯瞰南屏村的山水自然之景和古风古色的建筑。当地徽派建筑林立,四周为青葱翠绿的大山,像极了与世无争的桃园圣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屏村的安逸与宁静恰好给了米酒舒适的发酵环境,而徽州传统米酒的存在让南屏村拥有了独具一格的历史气息。

采访结束后,团队成员回到住宿地,对调查问卷以及采访内容进行了分析,同时,将采访的人员及比例数据化,做成相应的直观图。经分析讨论,团队成员得出了现阶段米酒发展所出现的问题,如米酒附加值利用率较低等。针对一些代表性的问题,经团队成员查询论文辨证分析以及咨询团队指导老师,总结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以及可行性方案。

本次走访耗时较长,走访了村内各家各户,探寻了各种家酿米酒的制作工艺,时值七月盛夏,天气酷热,但成果显著,此番之行收获颇丰,有利于团队的专业学生更好地贴近生活,走进市场,确定专业研究方向,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新思路。同时,徽州米酒已成非遗,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本次调研走访,安徽师大学子发现了传统饮品米酒的潜在市场,以及其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特殊地位,除在口感上的享受外,仍代表着着一种文化符号。但其受众市场不应只局限于当地,更具有传播到更远地方的潜力。且小作坊模式生产已不足以满足其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安徽师大调研团队表示:传统徽州酒酿应该与现代科技更好结合,走向批量生产的未来,不仅仅只停留在本地销售,而应走出家门,走进千家万户,让传统味道与时俱进,保留其特色之处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此外,政府的投资扶植也显得格外重要,这也能带动更多当地人成为该弘扬该饮食文化的传播者,增加就业岗位,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从更加深远意义上来看,徽州传统酒酿也离不开当地的农业基础支撑,正符合农业“十四五”的规划展望,由此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促进产值增长,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98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生命课堂,“救”在身边 — —课程意义回顾
珍爱生命,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对社会的义务。为普及人体器官知识,引导孩子们更好地认识生命、热爱生命,2021年7月11日至14日,“生命接力,智慧互联”暑期社会实践团分别于瓯海区、鹿城区开展了…
豫财学子在实践:勾勒养老保障新蓝图之居住权养老(Ⅰ)
勾勒养老保障新蓝图之居住权养老(Ⅰ)中国青年网郑州7月21日电(通讯员曹则君)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多元养老保障机制国情观察实践团于7月21日,按照既定的计划,对居住权养老进行调研。【调研背景】去年,…
接受红色历史洗礼,走向时代辉煌
7月24日上午河南科技学院“知君益行”社会实践队成员来到长垣市佘家镇党史文化展示馆进行党史学习,与大家一起回顾百年来长垣的光辉历史。我们首先领略了关于长垣的党史,追溯长垣红色记忆,党史馆内收藏了大…
不忘革命初心,牢记奋斗使命—南审“审计精神薪火相传”实践团队开展红色精神学习
2021年7月20日,南京审计大学“审计精神,薪火相传”实践团队来到孟州市槐树乡岩山村进行岩山村参观岩山精神领悟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追寻革命足迹。红色场馆中,从革命抗日战地到革命烈士,从抗日战争时期到…
安徽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寻觅:徽州南屏村的自然味道
南屏村位于黄山市黟县西南,是一座有千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古村落,曾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名单。为了更好的了解米酒的制作工艺,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黄山徽州传统米酒专项调研团队于7月16日,来到…
三下乡感悟:抗疫之路 相伴而行
感动与坚持,这是我个人对本次“三下乡”活动最大的感受。我始终觉得社会实践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因此在得知学校有“三下乡”活动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名,在得知我所在团队三下乡主题为“忆抗疫之路…
不忘革命初心,牢记奋斗使命
2021年7月20日,南京审计大学“审计精神,薪火相传”实践团队来到孟州市槐树乡岩山村进行岩山村参观岩山精神领悟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追寻革命足迹。红色场馆中,从革命抗日战地到革命烈士,从抗日战争时期到…
探访残障现状,树立爱心意识
探访残障现状,树立爱心意识——走访台州残联为加深对残障人群课外生活的了解,使后续可以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调查,7月23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暑期实践团赴台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
全面建设新型“韧性城市”:从预防到救援
202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的批复中首次提到“建设韧性城市”,韧性城市具有很显著的五个特性:鲁棒性、可恢复性、冗余性、智慧性和适应…
三下乡感悟:逐渐成长 精神永存
【导语】:匆匆时光,迎来了社会实践的尾声,这期间收获了成长。我很荣幸参加了我校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加入了“忆抗疫之路,探防疫成果”国情观察实践团,跟随团队重温战“疫”漫漫路,探寻防疫成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