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豫财学子在实践:勾勒养老保障新蓝图之居住权养老(Ⅰ)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曹则君

勾勒养老保障新蓝图之居住权养老(Ⅰ)

中国青年网郑州7月21日电(通讯员曹则君)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多元养老保障机制国情观察实践团于7月21日,按照既定的计划,对居住权养老进行调研。

【调研背景】

去年,万众瞩目的《民法典》出台,其中对一项新增的物权进行了规范——居住权。来自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的多元养老保障机制国情观察实践团通过查阅资料,认为这将为勾勒养老保障新蓝图提供新路径。

【调研实施】

实践团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居住权养老”是什么

实践团通过研究相关文献,认为“居住权养老”的核心就是借助法律对老年人居住权的保障,实现老人即使对房屋不享有所有权,亦能享受到终身居住权益的状态。由此让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们能够安稳地居住。

其次,既然子女赡养老人为道德和法律所要求,居住权养老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赡养父母是每一位子女应尽的义务,在我国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和《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中均有明确的规定。那么,民法典中新增的“居住权”对于老人的养老权益保障来说,是否可有可无呢?

其实不然,因为现实中有很多子女无法真正履行这项义务。在当今购房压力频增的背景下,很多子女本就很难解决自身的住房问题,对父母的养老保障更是难以提供帮助。

同时,“逆向抚养”的现象普遍存在——父母需要拿出毕生积蓄,甚至变卖旧房来为子女购置成家的新房。这个新房的所有权,由于家庭观念的影响,通常是登记在子女名下的。我们知道,所有权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地处分其财产,那么已经用尽积蓄或失去老房,无依无靠的老年人,对于新房的居住权利何以保障?这就是我们期望“居住权养老”制度解决的问题。

“居住权养老”制度的落实情况如何,又有哪些待完善之处

经过实践团的观察,“居住权养老”在现实中存在以下几项阻碍:

(一)“居住权”的普及程度较低,很多老人无法切实掌握制度的武器

实践团在走访老年社区的过程中了解到,谢女士就是自掏腰包为儿子买房的一位老人。去年,谢女士的儿子结婚,谢女士将老家县城里的房子出卖,替儿子在郑州交了首付。关于这个房子的所有权人,谢女士表示:“既然是给儿子买的婚房,房本上写的肯定是他和他媳妇的名字了。”由于乡下的房子已经不适宜居住,谢女士现在与儿子和儿媳同住在新房中。

当问及是否了解民法典新规定的“居住权”时,谢女士表示没有耳闻,但同意这会对老人的居住权利提供保障,尤其是对于无其他住房而与子女同住的老人。

(二)“居住权养老”制度在现实中,会遇到家庭成员之间谈法律问题的尴尬

实践团在采访中发现,多数老人都同意“居住权”有利于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居”,但部分老人认为,毕竟都是一家人,在给儿女买房时提出“居住权”多少有点伤感情。同时,《民法典》中关于居住权的设立方式,规定采用的是订立合同和遗嘱方式设立。而老人们对于“伤感情”的担忧,势必会影响居住权的设定与实现。

了解到这一实际情况后,实践团研究认为,在“居住权养老”制度的完善过程中,对于特定房屋有紧迫居住需求的老人,可以增加保护力度,规避家庭成员之间谈法律问题的尴尬,使其在满足某种条件时,能够自然取得对房屋的居住权。由此,“居住权养老”的制度或许能更好的实现其产生时的目的

【调研小结】

《民法典》新增规定的居住权将有利于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居”,让“逆向抚养”现象下自掏腰包为子女买房地老人们不被轻易地剥夺居住权利,保障他们安心地颐养天年。而基于居住权运用不广泛的现实,我们的社会可以加大对“居住权”的宣传力度,让老人们真正掌握法律的武器;同时,“居住权养老”制度可以进一步完善,让老人们不必为亲情之下谈法律而发愁。

经过这部分的实践,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多元养老保障机制国情观察实践团对居住权养老的内涵和现实意义,以及其在实践中遇到的部分阻碍有了更多认识。实践团将会在接下来的调研中继续观察“居住权养老”的落实情况,及其与其他养老方式的差异和互补之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98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豫财学子在实践:探索居住权养老新路径(Ⅰ)
勾勒养老保障新蓝图之居住权养老(Ⅰ)中国青年网郑州7月26日电(通讯员曹则君)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多元养老保障机制国情观察实践团于7月26日,按照既定的计划,对居住权养老进行调研。【调研背景】去年,…
齐心协力学党史,砥砺前行强党性
献礼百年伟业,快闪百年党史,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念永远跟党走,将党的伟大章程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红小星社会实践调研队于7月12日前往恒兴嘉苑社区进行党史…
生命课堂,“救”在身边 — —课程意义回顾
珍爱生命,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对社会的义务。为普及人体器官知识,引导孩子们更好地认识生命、热爱生命,2021年7月11日至14日,“生命接力,智慧互联”暑期社会实践团分别于瓯海区、鹿城区开展了…
接受红色历史洗礼,走向时代辉煌
7月24日上午河南科技学院“知君益行”社会实践队成员来到长垣市佘家镇党史文化展示馆进行党史学习,与大家一起回顾百年来长垣的光辉历史。我们首先领略了关于长垣的党史,追溯长垣红色记忆,党史馆内收藏了大…
不忘革命初心,牢记奋斗使命—南审“审计精神薪火相传”实践团队开展红色精神学习
2021年7月20日,南京审计大学“审计精神,薪火相传”实践团队来到孟州市槐树乡岩山村进行岩山村参观岩山精神领悟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追寻革命足迹。红色场馆中,从革命抗日战地到革命烈士,从抗日战争时期到…
安徽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走街串巷,只为那深巷飘来的酒香
徽州传统米酒,作为黄山市的一大特色产业,市内众人皆知,享誉盛名,但市外知名度差强人意,发展较为缓慢。为了加深对徽州传统米酒的认识,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徽州传统米酒专项调研团队于7月14日来到…
安徽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寻觅:徽州南屏村的自然味道
南屏村位于黄山市黟县西南,是一座有千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古村落,曾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名单。为了更好的了解米酒的制作工艺,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黄山徽州传统米酒专项调研团队于7月16日,来到…
三下乡感悟:抗疫之路 相伴而行
感动与坚持,这是我个人对本次“三下乡”活动最大的感受。我始终觉得社会实践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因此在得知学校有“三下乡”活动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名,在得知我所在团队三下乡主题为“忆抗疫之路…
不忘革命初心,牢记奋斗使命
2021年7月20日,南京审计大学“审计精神,薪火相传”实践团队来到孟州市槐树乡岩山村进行岩山村参观岩山精神领悟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追寻革命足迹。红色场馆中,从革命抗日战地到革命烈士,从抗日战争时期到…
探访残障现状,树立爱心意识
探访残障现状,树立爱心意识——走访台州残联为加深对残障人群课外生活的了解,使后续可以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调查,7月23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暑期实践团赴台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