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7月13日,长安大学“洋帆启航·助力振兴”实践队走进陕西省汉中市白何村农业规模种植园和冯杨村茶园产业农业合作社,深度感受生态农业、特色农业魅力,探索新时代农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一环作用。
“大企业”合作定振兴基础
洋县磨子桥镇地处群山之中,农用土地面积广阔,然而大部分农田都以种植普通农作物如“玉米、水稻”为主,这类作物附属价值较低,难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农户家庭个体承包的土地在村组内散落于村庄各地,无法形成大面积的集体利用,部分乡村青壮劳动力偏向于外出务工,乡村土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多方因素致使过往的乡村农业经济效益低下。近些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以陕西果业集团(以下统称“陕果集团”)为代表的“大企业”和当地农民之间形成农业产业合作社,将当地利用率较低的土地进行承包整合,通过施行土地流转,统一管理。陕果集团出资承包土地的同时也向村民提供种植技术和折价出售优质经济作物种苗,以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为依据,对所流转的土地进行区域合理规划。以实践队走访的白何村为例,其地势平坦的土地以猕猴桃为主要作物,位处坡地的土地则选择相对适宜的“黄金梨”为主要经济作物。陕果集团对当地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并定期雇拥当地村民对生态蔬果种植区域进行种植和采摘,为当地农民高质赢收创造机会。最终由合作社出面对种植果实进行收购。而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和果实收购的一切收益都会由企业直接汇入农户账户。真正实现让农民“安心、放心”。此外在规模扩大的同时陕果集团也强调了种植过程的生态化,绿色环保,无药无害的果蔬产品也使得乡村的传统劳动力得以持续应用。现阶段磨子桥镇土地流转率已经达到八成,总面积达850余亩,地区农业规模种植取得极大成效,当地农民收入基础稳定增加。为乡村农业的新现代发展打下稳固基础。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有机猕猴桃种植园
大学生返乡添振兴动力
经实践队考察发现,农村地区因教育水品相对落后和普遍存在的销售、宣传手段缺乏、滞后等问题,在作物抛售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好产品难销售的问题在这些农村新兴农业和发展前期的合作社中普遍存在,以磨子桥镇冯杨村茶叶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合作社依托新兴农业进行发展,以优良生态环境条件和政府、企业对新农业的大力支持为优势,吸引大学生返乡工作。冯杨村茶叶合作社秉承“知识造就方法”的实践经验,鼓励返乡大学生运用大学学得的经济学专业知识,对茶业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和销售模式进行创新,采取合理的广告投入和广告形式,打造了属于自己的茶叶品牌“圣鹮”,并与汉中地区的各大绿茶品牌如“汉中仙毫”“汉中炒青”等进行合作,采用平台销售和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方式,举办茶叶品鉴会,将产品受众范围扩大化,销售渠道多样化,把该地区茶叶的优质优价传播给更广大的消费者群体。以此扩大销路,经济效益自然显著增长。由此可见大学生返乡确实能为地方乡镇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对乡村振兴增添动力,为新时代农村建设提供知识储备和科学基础。
图为实践队员与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深入交流
“大规划”统筹保振兴未来
政府合理规划引导发展在乡村振兴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磨子桥镇以多维经济共同协调发展保证乡村振兴稳步实现为原则。对当地规模种植区域不仅考虑当下规模种植经济作物的收益,同样对区域进行了合理规划,力求形成农业与生态,旅游整体性发展。当地政府根据磨子桥镇生态环境和地形因素对农业发展做出了明确规划,对规模种植园采用互通互联的建设模式,使得整个种植区域形成整体,并且综合规划道路与附近景区,为道路景观建设留有余地,不仅方便了后期采摘运输果实的问题,更将整个地区的旅游业和种植业相联结,规划出一个生态旅游观光区。为磨子桥镇未来的生态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图为实践队员与有机猕猴桃种植园负责人合影
在实践的过程中,实践团队走近农田,实地感受劳动生活;与合作社返乡工作大学生进行访谈,对在校的学习和对学习知识的运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接下来的调研中,实践队将继续对当地旅游产业以及相关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更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已经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和思考,充分利用机会和资源,获得更多启示和感悟,为乡村振兴添一份动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87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