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火龙果背后的“红”,红色基因助推乡村振兴
(通讯员赵陈坤陈楚衡)近日,岭南师范学院“惊鸿”社会实践队前往湛江市硇洲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访当地的农业部主任和种植先锋模范潭妃相,深入了解当地政府为火龙果种植提供的政策扶持,探究火龙果发展背后的红色基因,挖掘新时期红色基因对硇洲岛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从空中鸟瞰硇洲岛,在千顷碧浪和万亩蕉林的怀抱中,一片片姹紫嫣红的火龙果丛林从宋皇村向四周蔓延。火红的色调点缀着深沉的红土地,为当地居民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之光。近日,岭南师范学院“惊鸿”暑期社会实践队5名成员前往湛江市硇洲岛宋皇村,深入了解红龙果发展背后的推动力,结合当地的发展特色之路“党建+”,探索硇洲岛发展过程中基层党委的战斗堡垒作用。并以此作为一个样本,探索新时期红色基因对硇洲岛发展的价值,弘扬红色文化,促进乡村振兴。
队员们到达谭妃相“朝阳196”基地
党建+推广 创造农业新势态
“推广火龙果,也是我们宋皇村村委给村民的农业生产开的一扇门。”现任硇洲岛镇政府农业部主任的官主任说到。硇洲岛火龙果种植的推广开始于2014年,谭妃相夫妇从广西学习种植经验并带回来第一批火龙果苗,“好的话就向群众推广”,通过重点打造建设“朝阳196”火龙果基地,释放其优良的种植效益吸收周边群众参观学习,并引导农户改种火龙果,让“朝阳196”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当地镇政府除了发挥“朝阳196”火龙果基地的宣传示范作用外,农业部成雄主任、村委会书记陈福兰等政府与党员干部都亲力亲为,积极深入当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解答农户对于火龙果种植的疑问,并向农户进行火龙果的科普宣传和技术指导,实实在在地用自己的党员身份和责任为硇洲岛火龙果种植的推广做出杰出贡献。目前经过镇政府已近7年的推广,硇洲岛的火龙果种植面积已经从零奔向了1.7万亩,年产值已达1.5亿,火龙果种植的优异“成绩”也在不断吸引着更多的岛民参与其中,硇洲岛农业正朝着朝阳化转变。
队员们在采访硇洲岛镇政府农业部官主任
党建+基层基层党委和先锋模范的引领
硇洲岛如今发展迅猛的火龙果产业,除了政府在当地的科普宣传外,还离不开当地基层党员干部和先锋模范的辛勤努力。宋皇村种植大户方志波曾有120亩的香蕉园,但连年的亏损经营让他不得另谋生路,恰逢其时当地正如火如荼地推广火龙果种植,在吸引下他放手一搏加入“朝阳196”火龙果示范基地,从那以后不仅债务还清了,生活还节节高升,并在宋皇村党支部的支持和引导下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管理“朝阳196”示范基地的同时参与到基层扶贫工作中,利用自己以前所积累的经验去帮助宋皇村11户精准扶贫对象,协助他们进行火龙果种植的扶贫项目,帮助更多的村民脱贫摘帽。
而带头种植火龙果种植的先锋模范方志波村民更是为基层群众在火龙果种植中做出无私的贡献。方志波在没有补贴和经验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摸索进行大规模的火龙果种植,在政府的协助下创办“朝阳196”火龙果示范基地,并向村民分享自己种植和管理火龙果的经验和建议,同时创造了就业岗位,雇请贫困民工打理基地,如对火龙果地进行浇水施肥等基本农务。方志波在闲暇之余,也会到其他农户的种植地里去了解其所销售的果苗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意见。得益于这些辛勤的先锋模范和党员干部深入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硇洲岛的火龙果发展得以焕发生机与活力。
队员们在采访村民方志波
红果+红旅创新发展新途径
“现在主要资金还是用在那个火龙果集体建设这块,我们是在推自动化灌溉,还有那个把火龙果产业和旅游产业是怎么样去结合起来,打造特色农家乐”农业部主任如是说到。硇洲岛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独特,吸引了不少全国各地的游客到岛上怀古探胜。从渡琼作战指挥部旧址到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从火龙果种植基地到现代农业产业园,从特色作物种植到“文旅+农家乐”的构建,硇洲岛闯出一条“红色引领”助推种植业、旅游业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新时期硇洲岛的发展必不可缺少“党建+”和“红色文化”的共同引领,而这种深沉的精神动力更是新时期经济发展中最为强大且恒久的推动力,在红色文化基因背景下,硇洲岛未来的农业和旅游业势必前途一片光明。
撰稿:赵陈坤、陈楚衡
审稿:韩冬梅、彭馨如、邓静菊
摄影:“惊鸿”社会实践队
编辑:邓静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31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