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广东海洋大学:匠人匠心手艺传承,树高百尺落叶归根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作者:龙抬头实践团队

为了探寻传统村落以及村落中的非遗项目等历史、现状及文化内涵,1月27日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的龙抬头实践团队前往广州市黄埔区下沙村,参观潮汇创艺工作室,采访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传承人—张伟潮师傅。

进入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工作室内挂着一副字画,上面是四个字“工匠精神”,当天工作室除了张伟潮师傅还有两位师傅在进行打磨、雕刻的工作。百度百科对工匠精神的定义是指在制作活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的体现。一个完整龙头的制作包括了续龙须、装龙髯、安龙珠等一系列装饰设计工艺流程,每一个步骤要求精准、细心,这样才能做出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龙头。工匠精神,大概讲的就是师傅们不将就做事,讲究品质,用敬业、专注、创新去展现他们对龙舟头尾制作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张伟潮的工作室 陈晓婷摄

采访中谈起申请非遗的初心,张师傅回忆起入行的经历,一开始因为兴趣爱好,自己动手能力强,初中做了第一个龙舟头,没想到反响不错,自己在这方面的天赋与能力得到肯定,后来越做越大,到最后,辞去原本的教师工作,全职做龙头龙尾的工作。申请非遗,张师傅表示既是自己的想法,也是行业发展自然而然的结果,传统技艺不应该失传。申请非遗项目并不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在宣传传统文化及手艺的同时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学无止境,每一次交流都有新的发现。

采访的最后,张师傅提到:“我们走得太快,要稍微慢下来,回头看看自己的根。”根在哪,追根溯源,这是人一生都离不开的话题之一,出门求学,外出工作,只有过年过节回乡一趟,家乡不仅是我们避风港,更是我们心灵的归属地。

(图为队员正在进行人物访谈 邓晓荣摄)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了解不同村的文化,敬奉的神与敬畏的物是张师傅制作中觉得最有意思、花费时间最长的地方。如今讲传承非遗,除了是手艺的传承,也是村与人之间一条桥梁,在制作前商量设计样式,可以让村民回顾家乡的历史与传统,找回遗失的村落文化。大环境对非遗项目、传统文化的重视让我们有机会重走“消失”的街景、重听“消退”的声音。或者,非遗需要我们,我们也同样需要非遗。(通讯员薛志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88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百乡百点:青农建工学子回归家乡
2月8日,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学子回到自己的老家曲阜市姚村镇后宋村,观察随着社会的发展给人民生活水平和家乡的设施带来了哪些改变。整洁的路旁彰显卫生城市的光芒据该学子回忆:曾经的家乡少不了脏乱…
注重生活,加强抗疫防护
2021年2月7日,作为盐城师范学院的返乡生来到社区担任志愿者,进行小区入口的测体温。自疫情爆发以来,一批批的白衣天使们赶往前线,用他们的热血和青春在前线挥洒汗水。作为平民百姓,自是要捐献自己的一份力…
注重日常生活,加强抗疫防护
2021年2月7日,作为盐城师范学院的返乡生来到社区担任志愿者,进行小区入口的测体温。自疫情爆发以来,一批批的白衣天使们赶往前线,用他们的热血和青春在前线挥洒汗水。作为平民百姓,自是要捐献自己的一份力…
“材行方寸间”团队关于硅相形貌的探究(一)
2月7日上午,“材行方寸间”铝硅合金微观探究团队通过对研究课题的分析,对此次实验进行了合理的思路拓展,并分析得出了许多拓展性的实验结论。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对铝硅合金中初生硅相起细化作用的细化…
山东大学“希望小屋携手同行”临朐实践队第二次“爱心帮扶”活动顺利开展
2月8日,山东大学“希望小屋携手同行”临朐实践队在严格遵守学校防疫要求下,顺利开展第二次“爱心帮扶”活动。上午九点半,“爱心帮扶”队员陈林雨和同为山大学子的陈怡菲,共同前往“希望小屋”帮扶儿童家…
我院“寒假河小青”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人类文明史所揭示的朴素真理。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我院社会实践部积极响应号召开展“寒假河小青…
水利学院团委监察部“守黄河生命线,建黄河保护区”环保宣传活动圆满结束
1月29日是我们实践小队活动的最后一天,经过了为期六天的宣传,我们小队线上线下两手抓,通过多种渠道想出多个办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的行动中来。活动…
“材行方寸间”团队第二次实验分析与计划制定
2月7日至2月8日晚,“材行方寸间”铝硅合金微观探究团队根据第一次实验结果,通过腾讯会议线上讨论、与老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制定出了接下来的实验计划。根据第一次实验可知,新型细化剂对工业级纯度与高…
杏林学院青年先锋队将“网上重走长征路 ”实践活动带入社区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南通大学杏林学院青年先锋队于1月26日上午9时来到了如皋市江安镇联络社区,组织老党员同志开展了以“忆长征,学四史”为主题的宣讲…
大连理工大学赴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母校行寒假实践活动
为宣传大连理工大学的优良学风,令更多学子了解大工,团队积极响应校团委开展“大工学子母校行”实践活动的号召,组织前往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开展母校宣讲实践活动。本小组共有6位成员,来自大工的不同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