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寻传统村落以及村落中的非遗项目等历史、现状及文化内涵,1月27日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的龙抬头实践团队前往广州市黄埔区下沙村,参观潮汇创艺工作室,采访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传承人—张伟潮师傅。
进入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工作室内挂着一副字画,上面是四个字“工匠精神”,当天工作室除了张伟潮师傅还有两位师傅在进行打磨、雕刻的工作。百度百科对工匠精神的定义是指在制作活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的体现。一个完整龙头的制作包括了续龙须、装龙髯、安龙珠等一系列装饰设计工艺流程,每一个步骤要求精准、细心,这样才能做出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龙头。工匠精神,大概讲的就是师傅们不将就做事,讲究品质,用敬业、专注、创新去展现他们对龙舟头尾制作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张伟潮的工作室 陈晓婷摄
采访中谈起申请非遗的初心,张师傅回忆起入行的经历,一开始因为兴趣爱好,自己动手能力强,初中做了第一个龙舟头,没想到反响不错,自己在这方面的天赋与能力得到肯定,后来越做越大,到最后,辞去原本的教师工作,全职做龙头龙尾的工作。申请非遗,张师傅表示既是自己的想法,也是行业发展自然而然的结果,传统技艺不应该失传。申请非遗项目并不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在宣传传统文化及手艺的同时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学无止境,每一次交流都有新的发现。
采访的最后,张师傅提到:“我们走得太快,要稍微慢下来,回头看看自己的根。”根在哪,追根溯源,这是人一生都离不开的话题之一,出门求学,外出工作,只有过年过节回乡一趟,家乡不仅是我们避风港,更是我们心灵的归属地。
(图为队员正在进行人物访谈 邓晓荣摄)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了解不同村的文化,敬奉的神与敬畏的物是张师傅制作中觉得最有意思、花费时间最长的地方。如今讲传承非遗,除了是手艺的传承,也是村与人之间一条桥梁,在制作前商量设计样式,可以让村民回顾家乡的历史与传统,找回遗失的村落文化。大环境对非遗项目、传统文化的重视让我们有机会重走“消失”的街景、重听“消退”的声音。或者,非遗需要我们,我们也同样需要非遗。(通讯员薛志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88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教科】我院组织参观西部计划教育展馆为加强青年学子对我校西部计划工作的了解,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培养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3月27日,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同学们到文华苑参观西部计划教育……
王海燕 杨鑫淼 吴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增强全院师生对睡眠健康的认识,倡导科学睡眠理念,3月20日,教育科学学院分工会联合聊城市人民医院在4#C121开展了第二十五个“世界睡眠日”义诊活动。聊城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和耳鼻喉科的……
吴依凡 王婧宇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3月25日,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在4#C214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会议。学院党委书记王迎秋主……
毕延琛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加强宣传引导,深化教师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推动安全工作落实,3月20日,教育科学学院在4#C221组织开展全体教工安全教育专题政治理论学习,学习由党委书记王迎秋主持。党委副书记吴……
刘雨佳 李晓斐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科】我院“红途铸梦”服务队赴黄山路社区开展“赓续红色血脉致敬时代楷模”社区实践为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传承榜样力量,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3月8日,教育科学学院“红途铸梦”服……
杨佳美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16日,教育科学学院在西校区北操场开展心理素质拓展嘉年华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大一和大二年级同学,共组建8支队伍,每支队伍由8名同学组成。本次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运动巧妙融合,……
徐源璐 吴依凡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引导同学们探索内心世界,释放情绪压力,实现心灵的疗愈与成长,3月15日,教育科学学院在4#C121开展“绘心绘意愈见美好”心理绘画疗愈展。活动伊始,主讲人详细介绍了评选规则,作品将从……
毛思宇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3月5日,教育科学学院在11#A601举办“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主题观影活动。活动伊始,主持人就本次主题观影活动展开细致介……
蔡梦娇 王梦涵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