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扶贫”的对策
1 政府应加大资金支持和培养重点人才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帮助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如四大怀药炮制技艺已发展成了原料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全县有上千人在这链条上找到了“饭碗”。对于“非遗+扶贫”项目,不应该只在少数几个地区实施,而应落实到全国。另外,政府应加强与高校合作,对非遗相关专业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让非遗不只停留在过去,加入一些年轻化、多元化元素,带动年轻人消费相关产品。
2 传承人应增强主动意识和摒弃旧思想
传承人应增强主动意识,在保留核心制作技艺的同时,充分挖掘其经济与文化价值,提高产品品质,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在保证其实用性的基础上紧跟时尚潮流,符合大众品味,提升市场竞争力;摒弃旧思想,更新观点,由于旧时期“传男不传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传承人应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转变传统旧思想,助力非遗文化绵延传承。
3 高素质应人才利用一技之长助推非遗传承
高素质人才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将本身具有的与时俱进的头脑、适应社会的科技能力投入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去。努力将非遗与现代元素结合,设计出具有创新理念的产品,比如:如今许多衣服上都有刺绣,让衣服看起来别有一番韵味,很受年轻人的青睐;现代化音乐舞台上将呼麦、二胡、唢呐等传统音乐元素融入歌曲中,让人听了内心有一种别样的震撼。这样能够让大众接受传统的非遗文化,同时更好地接受相关产品,以此助推非遗文化传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39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7月20日,“踏寻红色路,医暖闽北心”赴南平邵武理论宣讲实践队——思政课主题社会实践前往和平古镇,开展以“探邵武和平古镇,寻闽北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活动,旨在深入了解邵武市历史文……
骆建国 福建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2021年7月19日,“踏寻红色路,医暖闽北心”赴南平邵武理论宣讲实践队——思政课主题社会实践携手鲤鱼山社区党支部,于鲤鱼山社区凯旋公馆开展了以“防治痛风‘鲤鱼’行,科普义诊暖民心”……
骆建国 福建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7月18日,“踏寻红色路,医暖闽北心”赴南平邵武理论宣讲实践队——思政课主题社会实践前往邵武市中央苏区纪念馆开展以“重温历史忆先烈,苏区精神炼党性”为主题的活动,缅怀革命先烈,……
骆建国 福建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7月17日,“踏寻红色路,医暖闽北心”赴南平邵武理论宣讲实践队——思政课主题社会实践前往邵武市立医院开展以“专访医护党员,探寻红医精神”为主题的党员医护人员专访活动,探寻、学习……
骆建国 福建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2021年7月16日,“踏寻红色路,医暖闽北心”赴南平邵武理论宣讲实践队——思政课主题社会实践前往邵武市金坑乡红色基地开展了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实践队队员汲取红色文化力量,自觉践行……
骆建国 福建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2021年7月16日,“踏寻红色路,医暖闽北心”赴南平邵武理论宣讲实践队——思政课主题社会实践前往邵武市金坑乡红色基地开展了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实践队队员汲取红色文化力量,自觉践行……
骆建国 福建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2021年7月15日,“踏寻红色路,医暖闽北心”——赴南平邵武理论宣讲实践队,前往金坑乡进行居民幸福度调研,本次调研旨在精准聚焦民生现状,调研基层群众幸福指数,反馈、展示脱贫攻坚战的……
骆建国 福建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防疫‘融’行动,心灵‘云’呵护。7月25日,“‘疫’路同心,云聚玉融”——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新冠疫情防控宣传实践队携手福清市高山镇平南社区,开展了以“防疫‘融’行动,心灵‘云……
吴舒琪 福建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