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学子寻非遗,探泥人匠里“泥人胡”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 作者:桂裕婧

为了进一步了解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更加深入探究在时代的变迁与改革下的非遗。7月17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武汉小分队的两位队员,前往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大道解放公园内-泥人胡工作室探访了胡作林老师并和他进行了当面的交流和采访,了解了泥塑的制作过程和泥塑传承的现状,并探讨了当代青年对非遗传承的态度。

启为创新团队武汉小分队初入解放路塔园内,便看到丛林深处的阁楼-泥人胡工作室。队员前去拜访时正逢胡作林老师准备制作泥塑人像,队员还和胡作林老师的一名徒弟一起搬运制作泥塑的原材料。胡作林老师还给队员讲解了制作泥塑所用的原材料之间的区别。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非遗文化泥塑的工艺和泥塑的传承发展模式,调研队员跟随泥塑传承人胡作林了解泥塑的制作工艺和传承故事。

武汉泥塑传承人胡作林是武汉市泥塑艺术研究会会长、泥塑艺术武汉市非遗传承人,被列为“江城八怪”之一。在采访的过程中,他让调研的队员理解到了一位非遗传承人对中华文化延续发展的见解,并对现代年轻人去传承的期待和看法。他表示传统文化和工艺还是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和思路,他也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延续它的生命力也必须要和现代进行融合,单纯靠老一套的工艺和传承模式是不行的,文化延续需要创新,而这需要年轻人的参入和推动。

图为队员协助胡作林搬运制作泥塑的材料。樊汉奇 摄

在之后了解到 泥塑作为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胡作林的作品中有很多是周边市民的塑像。这些百姓群像,让胡作林的作品更贴近武汉这座城市的生活气息。队员采访中问道,用泥塑这种传统方式去记录周边会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感触时。胡老表示,用泥巴去创作就是一种接地气的方式,用这种方式去创作也只是单纯的简单记录群众的百般姿态,他反复表示自己只是一位草根手艺人,并没有很大的本事,和泥巴打了一辈子交道,而他这一辈子也就只想做好“玩泥巴”这一件事。“真正的艺术家都是文化的志愿者”,胡老创作了许多泥塑艺术,队员在问道传承人自己在做这门手艺除了热爱和推广这门技艺的初衷外,身为一个文化传承人最重要是什么时。他答道:“作为一个非遗的传承人除了真正的爱上文化,能吃苦外,要通过自身的责任去做到真正的推广,把这个东西真正的去宣传出去,来达到传承的目的。”

图为胡作林的作品。邹强 摄

在交谈的过程中,队员也深刻的感受到了胡作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担心。胡作林表示他很担心传承人的流失,他惋惜的讲道之前也有很多人来找他学习这门手艺,但都存在坚持不了的一个问题,大多都是学到后面都选择放弃。而目前也只剩两位学徒在学习,他希望现代年轻人想传承这种手工技术还是要去除浮躁,静下心来才能坚持下去。队员也深刻的表示做这种非遗的传承确实也需要足够的热爱和不被社会生活现实动摇的心。这也是为什么非遗传承的存在困难,关注的人少之又少。这不仅是当代存在的状况,这是各个时代都存在的一个问题。而非遗的保护首先是对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保护,它是文化的身份,文化的一种标识 。而这种文化得以延续就必须有人愿意去传承。

图为胡作林与徒弟一起制作泥塑。 邹强 摄

胡作林在接受队员的采访过程中,也一直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 当向胡老问道,对于传统的文化传承方式,主要是以口头传授和文字,随着现代化网络平台的开放,在泥塑的传承上推广这一非物质文化时又尝试了哪些渠道。另队员感到新奇的是,胡老也会用抖音,并表示也会通过互联网和一些新媒体去宣传和普及泥塑手艺。但他也表示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利用好这个平台。其实现在政策也一直很注重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对民间手艺人大环境与以前相比也变得友好,胡作林对此也是深有体会。他感慨表示:“确实,环境好了,政府出资援助,国家出钱让我们去尼日利亚进行文化交流,组织比赛。”的确文化要传承下去,首先得先重视这个东西。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需要大家深刻的体会其珍贵性,用智慧引导文化传统和民间技艺传承下去。

图为胡作林与队员的合影。 邹强 摄

也许手艺人的共同初衷都是为了传承而传承。发扬中华文化的传承精神就需要我们和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祖先有一种联系,而这种关联,需要一个载体,而非遗就是很重要的一个载体。对非遗的保护就是对我们民族的一种认同。非遗传承人作为一个文化载体的承载者,在这个时代也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非遗的诞生也是人们生活需求的诞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延续,它的生命力还需要大家共同去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22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5年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

2025年2月19日,我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缑星主持,全体专兼职班主任参加。会议伊始,缑星传达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强调学生安全是学院工……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4年度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

为加强我院团支部的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团支部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团建工作水平,12月26日,我院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办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与并指导活动,学生会主席……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完美落幕

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创造力,展示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成果。12月24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老师朱欲晓、……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圆满举行

12月19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在教科楼109会议室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有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科研与研究工作秘书段海岑、专职辅导员杨……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进行了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杨艺卓、田园老师、23级班主任李慧丽、徐华伟以及22、23级班长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团……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圆满举

为了给考研学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助力他们坚定信念,勇敢追梦,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楼前举办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教育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在信阳师范大学2024年“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中喜获佳绩

12月17日,信阳师范大学谭山校区2024“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在校园内激情开跑,教育科学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与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比赛开始前,学校于北门举……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圆满结业

12月12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王忠磊、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2022级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

姓名:史佳航班级:计算机科学于技术2303班实践感悟:作为大学生,为响应学校号召,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身边问题的…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最新发布

传承五四精神,谱写时代篇章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掀起一场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为口号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尽管已经时过境迁,但是五四精神的生命之树没有随着时间而枯萎,反而更加茁壮。那些爱国志士的呼唤和呐喊还仿佛萦绕在脑…
山东理工大学“新时代文明先锋队”暑期社会实践团完成了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2020年8月12日,山东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新时代文明先锋队”暑期社会实践团完成了为期26天的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其横跨不同省市,分别到访了浙江杭州市、河北省辛集市、山东青岛市和聊城市、内蒙…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不懈的价值追求,充满着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彰显着人们的坚定信念,体现为人们的自觉行动。8月5日下午,扬帆领航理论宣讲团浦佳舟和孙丹同学在苏州市昆山乐康社区居委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爱国抗疫 不忘初心
通过三个地点的参观浏览和对展馆内群众的调研问答,团队成员通过分析得出结果如下。1、群众更倾向于带领孩子老人参观博物馆,对于讲解员的需求很大。可以通过线上参观博物馆并且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文物信息…
带你了解疫情中的非遗力量,来自堆绣的温暖和坚守
为了了解非遗文化堆绣的制作工艺和堆绣传承人冯晓明的传承故事。7月19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武汉小分队的两位队员,来到武汉市红巷博物馆对堆绣传承人冯晓明进行了拜访。了解了堆绣的手工制作…
十堰学子三下乡:拜访蔑扎风筝传承人陈士荣
7月18日,为弘扬非遗文化,了解蔑扎风筝工艺和非遗传承人的传承故事,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前往武汉市昙华林拜访了蔑扎风筝传承人陈士荣,并了解了蔑扎风筝的制作工艺和传承现状。民间艺术家陈士荣…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自古以来,“爱国”这个词就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古有宁死不屈的文天祥,今有科学先驱詹天佑等等,除了他们,其实还有许许多多知名或不知名的爱国实例,他们都体现了同一个词语——爱国。作为新一代的大…
传承非遗文化:以泥塑形,以心铸魂
近日,为了响应十九大“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号召,来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湖北武汉分队,于7月22日,来到武汉昙华林,开展“穿过文艺老街,寻根非遗遗迹”的活动,去探寻…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究非遗泥塑的保护与传承现状,结果令人深思
泥塑的历史也是相当悠久了,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到了唐代,泥塑更是到达巅峰。8月16号,湖北汽车启为创新团队武汉分队以追寻古物遗迹,探究非遗文…
河南学子三下乡:探索省级非遗道口烧鸡的传承之路
作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口烧鸡”这块金字招牌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奥秘,才能使其在各地口碑皆传7月2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河南分队来到了义兴张道口烧鸡有限公司并有幸拜访了道口烧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