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非遗文化:以泥塑形,以心铸魂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 作者: 石嘉欢

近日,为了响应十九大“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号召,来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湖北武汉分队,于7月22日,来到武汉昙华林,开展“穿过文艺老街,寻根非遗遗迹”的活动,去探寻泥塑中的奥秘。

泥塑的历史也是相当悠久了,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而真正是到了唐代,泥塑才到达巅峰,其代表人物有被誉为雕塑圣手的杨惠之,后人用“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来称颂他的技艺高超。

启为创新队员寻访到了武汉市泥塑研究会会长、泥塑艺术武汉市非遗传承人胡作林,他有着“北有天津泥人张,南有武汉泥人胡”的美誉。团队来到“泥人胡工作室”,了解和学习泥塑非遗文化,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图为“泥人胡”工作室门前的人物泥塑。石嘉欢 提供

队员们看着眼前的泥塑作品,呆了。一个捏出情趣的人,捏出生活的人,将人物的脸部神态韵味把握相当透彻,面部肌肉与皱纹完全得到了真实呈现,像是为泥塑注入了灵魂。胡作林老先生嘴角微微上扬,说道:“泥塑作品,常常以局部展示泥塑整体。脸部细节塑造最为关键,细节往往决定一幅作品的精气神”。而这对于学者的耐心和眼力,有着高要求,只有“用心”,才能赋予泥塑魂魄,让泥塑“活起来”。

当然除了人物类的泥塑,老先生时常也会开辟新思维,发散创,构思一些有特色、新颖题材的陶艺样品,增添了泥塑的多样可能性,为泥塑的弘扬和发展开拓了新道路。

胡作林老先生为队员们讲述玩“泥人胡工作室”的文化背景和泥塑作品后,队员们便参与了一次泥塑前期的和泥过程,协助他完成了一次泥塑造前的准备工作。泥塑过程需细心仔细,首先黄土用水泡透,捶打,用湿抹布盖上就像醒面一样放一晚,第二天再和。而泥塑创作可由自行发挥,也可模仿实物。第一步时扎骨架,用铁丝,木头,钢筋等材料固定好大致结构,然后将和好的泥巴堆放其上,根据自己的创意,用手捏出大致轮廓,再用泥塑刀来处理细节。

图为胡作林老先生教授队员怎样“和泥”。樊汉奇 摄

在对胡作林老先生采访中了解到,他去反复尝试和比较,认真细致地准备每一种用料。泥塑的原料改革过程就是由玻璃钢转换为胶泥。对工具的选择也颇有讲究,配置每一件工具,细细雕琢,深邃眼睛紧盯泥塑,下刀精准,在他手下的泥塑人物,带给人善良、朴实和力量的感觉,由于胡作林老先生有一颗情感丰富的内心,经过他艺术的加工,将生活中的人们喜怒嗔痴,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图为胡作林老先生在为泥塑造型过程中,回答队员们疑惑所产生的问题。 邹强 摄

在启为创新队员采访胡作林老先生的深度交流中,了解到就“泥塑作为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它是否被他用来记录生活或者江岸区甚至武汉市的文化发展?”等话题,由于江岸区有非常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江岸工作,给他的工作室提供了许多素材。因为国家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非常重视,江岸区保留了大量传统非遗文化和具有宝贵的匠人精神,这些对他的个人艺术创作扶持有很多帮助的。在这里不仅给了手艺人展示的平台,让更多人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项目,而且保留完好的民俗文化、民国风情,启发了他的创作思路。

“现在立体打印等科技日渐发达,越来越普遍,是否影响到泥塑的价值”这个问题深深地影响了非遗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怎样能够值得深思。与胡作林老先生谈论到科技对传统手工艺的影响,他表示虽然不排斥科技手段来完成作品,但艺术创作时城市记忆的一部分,想借助他的泥塑语言来记录这个城市的发展变迁。在与胡作林老先生的谈话交流中,团队了解到胡作林老先生用他自己的艺术方式将解放公园的苏军烈士墓的20位苏军烈士用泥塑反映出来,记录下了武汉这段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

结束对“泥人胡”胡作林采访后,团队对非遗文化的敬仰油然而生,明白真正的匠人精神,不仅仅是对自己热爱喜欢的东西钻研透彻,而且要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微薄之力,为中华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产生一点的影响。作为新青年,团队不会停止弘扬传承非遗文化的步伐,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国家,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图为泥塑非遗传承人胡作林与启为创新队员合照。 石嘉欢 提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22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五日

7.12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五日,-今天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在经过了14天的实践活动以后,队员们终于把本次实践队的所有任务,圆满完成,因此今天的任务,主要是将实践队……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四日

7.11日。实践活动的第十四日,今天是我们实践活动的倒数第二天,经过十三天,队员们的努力与学习,终于把本次实践活动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从一开始的黄庄小米标志设计与包装设计,到第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三日

7.10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三日,讲过昨天的初步汇报和定稿以后,队员们将老师和队员们提出的建议和指导进行应用于参考,对于实践队初步设计的作品进行修改和调整,队员们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二日

7.9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二日,昨天的活动中,队长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将石墨面粉的设计任务进行了分配,标志设计组负责石墨面粉品牌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组负责石墨面粉包装设计。两个小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一日

7.8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一日,在实践队伍三天的努力下,黄庄小米的品牌标志设计以及黄庄小米包装设计已经完成,队员们在这三天中积极应对,用心设计,每隔一天都会整理当前阶段的成果和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日

7.7日。实践活动的第十日,经过昨天的讨论和研究,我们实践队的两个小组,分别进行,黄庄小米的标志设计,以及包装设计的成果汇报以及定稿的工作,今天,我们两小组的成员,在工作室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九日

7.6日。实践活动的第九日,z昨天,我们实践队的队员分成了两个小组,分别进行,黄庄小米的标志设计,以及包装设计,今天,我们两小组的成员,在工作室二,进行了初步的汇报工作,两个小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八日

7.5日。实践活动的第八日,经过了一周的讨论和整理以后,我们睡觉哦就队伍决定选择黄庄小米进行小微企业品牌形象设计,作为实践活动对象,因此今天的任务是进行,根据现有的实践队员进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最新发布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爱国抗疫 不忘初心
通过三个地点的参观浏览和对展馆内群众的调研问答,团队成员通过分析得出结果如下。1、群众更倾向于带领孩子老人参观博物馆,对于讲解员的需求很大。可以通过线上参观博物馆并且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文物信息…
带你了解疫情中的非遗力量,来自堆绣的温暖和坚守
为了了解非遗文化堆绣的制作工艺和堆绣传承人冯晓明的传承故事。7月19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武汉小分队的两位队员,来到武汉市红巷博物馆对堆绣传承人冯晓明进行了拜访。了解了堆绣的手工制作…
十堰学子三下乡:拜访蔑扎风筝传承人陈士荣
7月18日,为弘扬非遗文化,了解蔑扎风筝工艺和非遗传承人的传承故事,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前往武汉市昙华林拜访了蔑扎风筝传承人陈士荣,并了解了蔑扎风筝的制作工艺和传承现状。民间艺术家陈士荣…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自古以来,“爱国”这个词就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古有宁死不屈的文天祥,今有科学先驱詹天佑等等,除了他们,其实还有许许多多知名或不知名的爱国实例,他们都体现了同一个词语——爱国。作为新一代的大…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究非遗泥塑的保护与传承现状,结果令人深思
泥塑的历史也是相当悠久了,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到了唐代,泥塑更是到达巅峰。8月16号,湖北汽车启为创新团队武汉分队以追寻古物遗迹,探究非遗文…
河南学子三下乡:探索省级非遗道口烧鸡的传承之路
作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口烧鸡”这块金字招牌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奥秘,才能使其在各地口碑皆传7月2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河南分队来到了义兴张道口烧鸡有限公司并有幸拜访了道口烧鸡…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2020年7月14日,实践团队成员在学校公教区进行商议了解相关背景信息,制定计划确定行程,通过多次商讨最终定下方案以及学习相关文件书籍了解疫情现况和山西发展。2020年7月21日,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位于汾河西畔滨…
湖北学子三下乡:秦氏绢艺细腻丝滑,入驻平台助力推广
2020年7月22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河南分队队员,前往河南安阳秦氏绢艺总店探访秦氏绢艺非遗继承人秦慧会,为使秦氏绢艺非遗文化与时代进行更好的融合与发展,开展了“秦氏绢艺细腻丝滑,入驻平台…
入古韵浓重之前童古镇,湖北学子访前童木雕非遗手艺人
2020年7月3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来到了浙江宁波,走进一座不凡的江南明清时期的民居原版—前童古镇,为了探访木雕手艺人——童献松。前童古镇的历史也是非常非常的悠久,我们知道的有方孝孺讲学…
将心比“新”,相伴同行 ——“导生选举”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推广服务互助的理念,鼓励大二、大三年级学生积极参与帮助解决新生生活上的困惑,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学生党员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