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访非遗之乡,深入了解南通蓝印花布的发展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李雨贤

蓝印花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是中国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品,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从纺纱、织布到印染全部是纯手工而成。花布上的图案一般都来自民间,传递了百姓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质朴的审美情趣。

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传统手工技艺的存活空间逐渐缩小。处于对这份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技艺的珍惜,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学子开始对这个项目进行深入了解,为其更好的传承献出绵薄之力。

8月3日-8月6日,小组成员独立设计调查问卷,并在线上进行了访问调查,统计了不同地区以及不同人群对蓝印花布的了解以及熟悉程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青年人并不太了解这项民间传统技艺。而绝大多数人是并没有实地的去了解或探访过的。

根据此次的调查结果,小组进行了一次线上会议。小组成员分别发表了对次此次调查结果的总结。并观看了有关蓝印花布的宣传视频以及相关资料,在会后表述了自己的感想以及如何让传统手工作品融入现代文化的可行手段。

总的来说,由于各方面宣传工作的不到位、现代青年人对流行的追求以及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难度,导致蓝印花布的传承危机四伏。传承的道路虽充满铺满荆棘、但也并非无路可寻。小组一致认为,更好的传承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创新的宣传方式、将传统技艺和当代流行文化相融合,也需要更多青年人的主动走进它、了解它,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20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水产之路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6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解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当地的主要水产业情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西流河镇红光村点位团队志愿者们在7月22日和……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麦田守望,放飞梦想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4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携手来到了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用我们炙热的爱来进行志愿支教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在盛夏,用双手传递爱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1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已经早早听过“三下乡”这个扶贫政策的响亮名号。作为一位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我来说,三下乡的活动无疑是对我最好的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乡村里的每一颗童心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3日电(通讯员彭景扬)我知道,来到仙桃的小镇,和孩子们相处,我可以通过他们的视角窥见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模样,可以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们也曾像他们那样怀着一颗赤……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9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促进小朋友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8月9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和小……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双手感受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7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队员于8月7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进行志愿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盛夏的热情感受中国传统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能力,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8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校园,是知识汇聚的无垠海洋,孕育着莘莘学子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活动,则是…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最新发布

探访惠山泥人的前世今生
泥塑艺术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南方的无锡惠山泥塑享誉全国,并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无锡南下塘惠山泥人商铺中手艺人制作的泥人模型余笑笑摄近日,来自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
专注志愿服务,展现青年担当
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实践队员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结合专业知识开展了睡眠调查,医疗负担等实践活动。我们一起在梦银河里遨游为了响应全国政协委员严可仕“减轻贫困户医疗负担是健康扶贫…
放假不放学,南财外院学子变身幕后制作人
2020年7月22日,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英语口译项目小组围绕着两个中心主题下的五个衍生英语口译板块,在短短两周时间内实现前期的短暂小完工。在六位成员的共同合作下,于线上顺利开展了英语口译MOOC课程学…
弘扬青春正能量,展现青年新作为——众植云播工作室爱心助农活动
21世纪,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食品安全问题接踵而至。在人民温饱问题得以基本解决时,如何让自己吃得放心、吃得安心也成为了大众们的难题!据悉,“众植云播”工作室是一家响应乡村振兴…
“众植云播”工作室走进松阳平田村,开展网红公益助农直播活动
为助力公益直播带货方式,推动松阳平田村当地的农产品销售,让大家更多的了解当地文旅发展,开创产品销售新途径,拓宽松阳绿色生态产品销售渠道。近日,丽水学院的“众植云播”工作室走进松阳平田村,与当地…
大学生走进黄杨木雕文化,探索传承新方向
黄杨木雕是浙江地区的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创始于宋、元,流行于明、清,距今约900多年历史。黄杨木雕以黄杨木做雕刻材料,利用黄杨木的木质光洁、纹理细腻、色彩庄重的自然形态取材…
疫情是“危”是“机”,探语培类机构如何发展?
一场疫情来临的春节,成了教育培训行业“寒冬期”的开端。语言类培训机构遭受沉重打击,许多语言培训机构面临大量退费、招生数量大幅减少等问题。为了研究疫情下语言培训机构的发展现状,帮助其渡过难关。南…
安徽工业大学:行简单事 执大义在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25日电(通讯员王凡叶慧谢诗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期社会实践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大家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大家之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
安徽工业大学:快乐暑假 助力梦想
中国青年网通讯社7月26日合肥电(通讯员廖燕)这是人生中第一次辅导小朋友功课,对我而言意义非凡。以前总觉得做公益是一件神圣而美好的事情,然而,当亲身经历之后,才明白理解个中滋味。7月26日,我开始了为…
“三下乡实践”散是满天星——新冠记“疫”实践队调研日志(五)
“探寻鲁地情怀,记录抗疫风采”。7月25日至8月11日,历史文化学院新冠记“疫”社会实践小队在山东各地市深入展开抗疫调研,采用线上“云组队”与线下调研相结合的形式,用自己的镜头和纸笔记录了疫情下的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