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汽院学子就非遗分析现状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作者:七开得胜 苗旅之行

从“非遗”自身发展条件看,原材料缺乏、传承人缺失、市场萎缩是普遍面临的问题。

一、首先分析一下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1、生活方式的改变,使许多乡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以前每到夜间,大伙儿都会聚在树下、弄堂里夜谈闲聊,白天一起到田间劳作,共同交流的时间很多,逢年过节,组织的狮子班、罗汉班、坐唱 班、莲花、舞龙、走马等各种传统行会闹腾得红红火火。而现在这样的生活方式已不多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达,群众娱乐活动内容越来越多样化,电视节目成了中 老年人的主要休闲生活,网络、舞厅歌厅点据了青少年的休闲时间。这些现代娱乐方式极大地消弱了人们参与传统娱乐活动的热情和兴趣,无意间使乡土文化失去了 生存的土壤。

2、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极大的冲击着传统手工业。

现代工业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不容忽视,包括工具机械的制作、织染缝纫、金属工艺等各个行业。现在的机械化生产几乎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制作。例如,一些工厂采用机械化大规模生产,把铁水铸入模具,几分钟就完工,降低了成本,传统手工制作根本无法与之竞争。,现在人家里使用的器具都是以塑料制品为多,传统木制品只在婚嫁用品上有市场。解放前,很多城市都有染坊十多家,还不包括一些挑担上门招揽生意的个体染匠,可见盛况一斑。棉花被已经被拆洗更方便,更暖和的被套和羽绒被所代替,逐渐失去了市场。不可否认,经济效益低下,需求市场萎缩,是传统手工业的局限性,上述种种,无不表示,现代工业已经把传统手工业逼入了死胡同。

3、文化传承人后继无人。

当一种行业成为谋生手段时,其经济效益是其发展的重要标准。老艺人多数处于下面三种境地:停业改行的居多;以农业生产为主,有需求时生产;还在维系本行的,显得力不从心,无以为继,收入微薄,日子困顿。因此,多数家长(其中也包括老艺人自己)宁愿让自己的子女到 工厂打工也不愿学习收入微薄的老行当,导致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了人走艺亡的危险境地。

二、浅析如何保护非遗

1 在制度层面上,要建立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目前,从全国到地方都认识到了保护的重要性,出台了保护法,启动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名录申报工作,制订了各种奖励制度等等。但这一切保护工作仅仅停留在市一级以上的层面上,乡镇一级的政府到底对此项保护工程该负有怎样的责任,要有什么行动与措施,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扎根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恰恰是最需要基层政府的关怀和帮助的。因此要想做好保护工作,当地政府的保护措施与政策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因为领导的 认识层面不同而有所差异,要在乡镇一级政府形成非遗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地保证非遗保护的进行。

2 在群众意识层面上,要扩大宣传,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深心。

多数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不明确,多数被普查到的传承人认识不到自己是某一方面的传承人,甚至有的艺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怀有鄙视的态度,认为是“讨饭生活”,待生活条件稍有好转,就不愿再从事或对外展示了。认识的不足导致了传承人对自己从事的行业漠视,对其即将失传也抱着毫不可惜的态度,诚然,让非遗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需要有一个过程,我们要加快这个进程,要在各个领域,尤其在农村,用多种方式多加宣传,积极营造非遗保护的氛围,让全社会提高认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保护创造良好的环境。

3 在非遗自身的层面上,找准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点,从而充分发挥其优势。

开展非遗普及活动,不失为有价值有意义的双赢之举。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成为学校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孩子讲讲当地的传说故事,唱唱当地的民 歌民谣,玩玩以前的传统游戏,做做一些简单的传统手工艺,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又是一种保护。教育部在今年将启动京剧进校园推广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各地方可以把此项推广活动引向深入,与本地的非遗相结合,让更多的非遗项目进入校园。与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民 俗旅游,开发旅游的新热点,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溶入旅游业中,互为依托,互为促进。总而言之,传承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挖掘非遗自身优势,不断创新,重新找回市场。蓝印花布原本多用于制作被面,是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的,而现在这种被面已失去了市场,那可以考虑下向工艺品方面发展,如挂件,头巾,围巾,在制作工艺上积极创新,印染的布料,印染的花式花样等方面符合现代人的品味,我相信这门技艺还是会重新找到市场的。

4 从传承人保护的层面上,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

我们对非遗传承人的关心、爱护与尊重不仅仅是对其进行一些经济上的扶持,更重要的是对其艺术成果的肯定上。作为政府部门多举办各种规模的展示展演活 动,积极地为民间艺术寻找活动场所,搭建表演平台,鼓舞民间艺术家们的信心。发动更广泛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证与命名活动,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副其实,增强其内在的动力。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远而又意义重大的工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我们要立足现实,不断完善保护机制,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努力营造保护环境,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11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以我之名,诵读我心 ——“追希”特色课堂之朗诵课

赋予文字灵魂的是人。汉字与汉字拼接组合,可以是归心似箭的思乡情切,可以是壮志未酬的满怀豪情,可以是你侬我侬的恩爱纠葛……朗读汉字,将自我将设身处地,体会汉字中的真情实感,触……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称呼里的故事 ——“追希”社会实践之小小感悟

称谓,有长者的期许,有家族的传承,有父母的疼爱……姓名称呼,三两个方块字里,有着自己的故事。在“追希”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看着队员们一个个收获了新的称号,这是新……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队之走廊声色有感

人群带来喧闹,有孩子的地方就充盈着欢声笑语。孩童的天性注定了他们不会被狭小的四方天地所束缚,走廊也在日常绽放着不一样的烟火。喜欢在走廊上蹦跳着的人儿,也就慢慢爱上了教室外那……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回忆初心

我曾经期待着,我怀着美好的心情,站在讲台上,期待我能成为孩子们最温暖的校园回忆,遥望着目送我的学生远走成人……我曾被温暖过的岁月,想要小心翼翼地反哺滋润孩子们的人生。教师,……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可爱的人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不一定有一个贤惠的女人。“追希”党员社会实践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背后一定有一群可爱的队员在默默地付出着。“追希”党员社会实践队的十天旅程即将到站……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趣味英语课堂

“你和我,心连心,永远一家人。”哪怕在天涯流浪,举头同望一轮明月,就能找到故土带来的眷恋,这就是文化的纠葛,这就是文明的赓续。当机械的齿轮开始契合滚动,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里……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升旗有感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鲜艳的五星红旗,正随风飘扬在平石小学的半空。这会是本次“三下乡活动”“追希”社会实践队十天来的第一次升旗仪式,也是最后一次。操场上……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队之孩子们的娱乐

形容童年,会用肆无忌惮、会是天马行空、会有无拘无束、会说多姿多彩。干净得像一张白纸一样的孩子,没有世俗的污浊,也没接触生活的沉重,无瑕透彻,一点点惊喜就可以开心上一整天。孩……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最新发布

疫去民生当先,问计复工复产
疫情高峰后,中国正在逐步恢复经济活力和日常生活,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复苏的脚步正在加快,为深入了解疫情冲击下社会复工复产的情况,2020年8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疫”去春来实践团队队员前往德州市…
深入一线调研市场,助力发展复工复产
为积极响应国家对疫情冲击下的复工复产的相关政策,了解疫情对弱势群体就业、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影响,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疫”去春来实践团队员于8月10日前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青年南路社区,对弱势群体…
助力疫情防控,聚焦复工复产
为了解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现状,响应国家对疫情冲击下复工复产的相关政策,8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疫”去春来实践团走访青岛即墨区周边乡镇的相关个体商户、农贸市场等,深度调研受疫情影响下社会相较弱势群体…
七开得胜实践团队分析非遗现状
从“非遗”自身发展条件看,原材料缺乏、传承人缺失、市场萎缩是普遍面临的问题。一、首先分析一下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1、生活方式的改变,使许多乡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以前每到夜间,大伙儿都会聚在…
湖北学子分析非遗现状
从“非遗”自身发展条件看,原材料缺乏、传承人缺失、市场萎缩是普遍面临的问题。一、首先分析一下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1、生活方式的改变,使许多乡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以前每到夜间,大伙儿都会聚在…
我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故事:共抓党的建设,增强组织凝聚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代诗人陆游一语道破实践的重要性。作为当代年轻大学生的我们,仅仅在课堂上学习书本中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参与实践,从实践中获取真知。所…
湖北学子踏云南之行
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使当代大学生更好的感受非遗的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让非遗真正的“活”起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七开得胜”实践队来到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平远镇深入调查制作苗族服…
德州学院体育学院召开全体学生干部会议
9月7日下午,体育学院召开全体学生干部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新学期工作。此次会议由团总支书记薛文辉主持,学生会全体成员以及各班班长、团支部书记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薛文辉老师总结了上学期学生工作的基本…
聚焦村庄复工复产,助力决战脱贫攻坚
基于民生角度下,为深入研究疫情期间国家政策对复工复产和社会治理的导向作用,8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疫”去春来实践团走进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王菜园村,对当地村长、村支书进行了调研采访,了解当…
感受人间烟火,助力复工复产
疫情高峰过后,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复苏的脚步正在加快。8月10日,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疫”去春来实践团一员,来到了山东烟台芝罘区青年南路社区市场,深入社会市场复工复产,发挥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