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周恩来在法兰西的留学岁月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李烜仪

八月初,来自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探访周恩来总理的法兰西留学之旅。

暑假期间,南财外院的几名大学生在家中打开电视,观看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该剧主要讲述20世纪初,一群热血青年,踏上了法兰西的求学之路,寻找救国道路,走向社会主义革命,这群与我们年龄相仿的青年人里,有许多人成为了后面中国革命中的中坚力量,其中就包括了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周恩来总理,在法兰西留学的这段时光,对他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他和赵世炎等人将此次留学作为契机,一起深入探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怀揣着马克思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的青年周恩来,除了在法兰西学习知识,同时也在开展自己的革命事业,期间,为了把勤工俭学的先进分子团结起来,周恩来,赵世炎,李维汉相约,分头进行准备,筹建旅欧共产主义小组。

1922年3月,周恩来到德国后,经常往来于柏林巴黎之间,在勤工俭学生中做演讲,积极推动共产主义小组的建设工作。4月,周恩来,萧三,刘清扬等七名共产党员,联名写信给赵世炎,要求五一前成立旅欧青年团,赵世炎秘密回到巴黎,在蒙塔尔纪,里昂多次奔波,五月底筹备工作顺利完成。终于,1922年6月初,旅欧青年中的共产主义组织诞生了!

在当时,已经有留学生因为进行革命而被遣返回国了,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革命工作依旧能够井然有序地开展着,这是因为信仰和团结,一群志同道合之人聚集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这样的力量是那些反动派无论如何也无法打压下去的。就如几名大学生,作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一直坚信,并且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希望能够从周恩来的法兰西留学的故事中看到青年人的力量,明白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们能够为共产主义道路做一些什么,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品质,怀揣着这样的期望,一起探寻,这里面就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他们更加深入地探索。现在众多的大学里都会提供平台,让学生们创办兴趣社团,让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甚至是共同理想的人走到一起,他们的沟通交流中能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同时,能够相互提醒自己的梦想和信念在何方,激励彼此继续前行。

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参观了里昂中法大学旧址,这是周恩来等革命家曾在法国就读的学校,然而,这群青年的求学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据金冲及主编的《周恩来传》,当时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一度要求进入该校学习。周恩来在1921年1月25日致严修的信中写道:“恩来居法约半月余,以事外之身来看,以为勤工生之救济,舍里昂大学外实无再善之所。”而校方却以“勤工学生程度太低”和“自费亦殊不易”为借口,不愿接受留法勤工俭学学生。这年夏天,吴稚晖公然宣布在国内另行招生,并决定于9月25日开学。从国内招来的学生在上海乘坐波尔多斯号轮船前往法兰西。然而,里昂中法大学校部却断然拒绝克鲁邹勤工俭学生提出的入学要求。

在克鲁邹留学的赵世炎、李立三等人决定发动运动,为在法勤工俭学学生争取入学机会。周恩来积极地参加这场斗争,始终保持头脑冷静。当讨论派遣“先发队”到里昂去的时候,他提醒大家斗争的复杂性,强调指出斗争要讲究策略,须做两手准备。周恩来建议,各团体留下部分骨干力量,以便负责后方工作及应对后续斗争。

遇事沉着,冷静应对,留学生们在面对大学部无理地拒绝中国学生入学时,坚决选择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激进的同时,周恩来冷静地提出了一些更为保险的方案策略,在法兰西留下了燎原的“星星之火”。确认自己的实力和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讲究策略,方可提高成功概率。

“先发队”被强行遣送回国后,作为《益世报》特约通讯员的周恩来撰写长达3万字的长篇通信《勤工俭学生在法最后之运命》,分18天次在《益世报》上连续刊出。从1921年3月至1922年5月,他在《益世报》上共发表旅欧通信56篇,计20多万字。这些通信深刻反映了当时欧洲的革命形势和旅欧华人的斗争,《益世报》一时声望、销路均盖过天津其他报纸。周恩来在叙述这场斗争的整个过程中,满怀信心地呼吁团结迎接胜利。这次斗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影响力巨大。从此,接受马克思主义、要求进行社会革命以改造中国的人越来越多。诚如周恩来所言:“社会主义之不可侮,实已成了必然的趋势。”

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曲折,但是依然会坚信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选择,面对挫折,他们选择总结经验教训,学会利用自身的特约通讯员的身份优势,讲述法国留学生的境遇,同时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将更多的有志之士团结起来,继续与反动派作斗争。

在困难面前,坚定的信仰和意志力最为重要,坚持自己所相信的所追求的,冷静分析,沉着应对,即使失败,总结经验,利用自身优势爬起来继续再战,这就是周恩来所传达出来的精神品质。

在网上了解学习了周恩来的法国之旅后,几名大学生决定到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和周恩来图书馆参观,来到周恩来曾经工作的地方,了解他曾经在这片土地上为人民做出的贡献,更加深刻地感受周恩来总理身上的品质,看到了周恩来的法兰西之旅,对于他之后工作的影响及帮助,学习了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和信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05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三下乡人物专访|周小莉:肩挑千年历史,手握文化星火
三下乡人物专访|周小莉:肩挑千年历史,手握文化星火(通讯员:吴敏谢琦麒骆逸敏蒋嘉祺)初见她时,戴着渔夫帽,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村庄古道之间,再见面,佩戴的麦克风诉说了她的职业。向我们介绍千年古村…
走进山东国井集团,我们与酒有个约会。
8月14日,烟台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EGM”实践大队的7名成员,分为两批,在淄博市高青县和青岛市黄岛区开展以“中国白酒文化的历程及发展前景”为主题,以“山东国井集团”为例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大…
走进山东国井集团,了解飘香千年白酒。
8月14日,烟台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EGM”实践大队的7名成员,分为两批,在淄博市高青县和青岛市黄岛区开展以“中国白酒文化的历程及发展前景”为主题,以“山东国井集团”为例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大…
三下乡人物专访|周玉:怀揣敬畏心情,坚守千年古村
三下乡人物专访|周玉:怀揣敬畏心情,坚守千年古村(通讯员:赵子杰陈谊姝蒋嘉祺李家辉)在湖湘之南的一个角落里,流淌着清澈的谢沐河,逶迤远去的是屏峰山脉,上甘棠村就在这山环水抱之中历经千年悠悠岁月…
读《理想国》前三卷有感
如今我们时常会听到正义一词,从小到大也一直被教育要做个正义善良的人,很多人也曾为正义高歌,海伦凯特就曾说“乌云遮不住太阳,邪恶终会被打倒,真正的胜利永远属于正义。”,培根也曾为正义立言“哪里有…
“公”创文明,“筷”乐你我
疫情使文明餐桌一度成为热点话题,全国各地都相继推出了相应政策。来自大连理工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雕塑、传媒、食品专业的六名同学组成“倡导公勺公筷”实践团,通过本次实践,在了解大连文明餐桌建设…
以“信仰”之名 砥砺前行 ——信仰实践队赴河源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记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通过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游红旗渠故地,体悟红色精神
位于林州市的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堪称是一部人类与大自然搏斗的壮丽史诗。八月中旬,林州市骄阳似火,河南工业大学闪闪红星社会实践小队来到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学习红色精神,传承红色…
探访红色遗址,讲好红色故事
2021年将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铭记党的光荣历史,宣扬党的伟大精神,普及党的相关知识,继承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和爱党热情。2020年8月25日,汉江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
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
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精神文明城市。7月15日至7月31日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学生郭笑龙来到了长治市潞州区太西街道社区,以“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开始了社会实践活动。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