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川孝联动:云端相聚讲孝德,团队合作展特色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孙浩畅 李慧琪

2020年8月8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情系川皖•圆梦巴蜀”山区留守儿童线上支教团(以下简称为川队)借助腾讯会议平台与文学院“青春孝行”团队开展团队合作,举行“共上一节课” 活动。“青春孝行”团队队员杜长睿为四川山区留守儿童们带来了一节以“孝德”为主题的课程。小朋友们积极配合,踊跃发言,课程圆满结束。

图为孝德课讲课场景。

“雁”字回时,孝满心头

“很久以前,沿颍河一带在二月二时,常有大雁起落于河岸,于是便有了“五更闻雁叫,老人遭劫数”的谣传。为此人们把大馍蒸制成雁状,让出嫁的女儿送给老人,老人吃了老雁馍就可以避凶化吉了……”杜长睿用安徽阜阳古老习俗中的孝道文化引入了这节课的主题,以观看故事视频的形式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接着,老师又向孩子们讲述了孝道成语背后的故事:从舜的“孝感天地”到汉文帝刘恒的“亲尝汤药”;从孝心少年李鹏鹏、岳紫涵到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志愿者生动的讲解和对孝道行为详细的描述让课堂焕发着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为志愿者讲述孝道词语。

小朋友们认真领悟着“孝道”文化内涵的同时,也用心体会着孝道在日常生活的具体表现。“我会帮奶奶捡鸡蛋、搬玉米”;“我会帮家人扫地、倒垃圾”;“我有一点点沉迷游戏”;“我经常会和爸爸妈妈吵架,但是我会慢慢改正的”……小朋友们十分坦诚,积极发言,说出了自己日常在家中或是帮助家人、或是一些不太好的行为。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及时地进行了自我反思与进一步的孝道探索。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的互动环节。

心怀天下,大孝无疆

“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医生,让人们都平平安安的”,当孩子们被问及理想时,陈语馨小朋友坚定地这样说道。“很好,这是人间的大孝!大家快给她鼓鼓掌”,杜长睿积极鼓励着孩子。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广义上的孝,老师又播放了关于汶川大地震的视频。视频向我们展现的,除了一片废墟,还有肩负大义的人带来的希望。视频中提到了在地震发生仅两个小时后就组建了救灾队伍的陈光标先生,也提到了组建第一支到达汶川县城的救援部队,并立即用海事卫星电话向上级报告了汶川情况的王毅参谋长。杜长睿借此告诉小朋友们,当他们体会孝的意义时,不仅要有孝父母的爱心,还要有孝祖国的雄心。要学会心怀天下,行世间之大孝。

家书两行,孝情回荡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跟着杜长睿朗读着这首《岁暮到家》,在诗言诗语中感悟着母爱的伟大。“我们应该感激生我养我的父母,没有他们,我们不可能来到人世更不可能长大成人;我们应该感激我们的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安定的生存空间;我们应该感激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杜长睿动情地告诉孩子们要学会珍惜和感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图为志愿者对孩子们的寄语。

在课程接近尾声之时,杜长睿给孩子们布置了“一封家书”的小任务,让孩子们在回忆和亲人之间的点点滴滴时,学会将“孝”融入家庭生活,学会在表达思念中更深刻地理解爱的意义。这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让他们拥有命运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更好地成长为家之骄子,国之栋梁,拥有一份少年担当。

图为支教地孩子给亲人写的信。

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更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优秀传统美德。川队深刻认识到“孝”的重要性,所以邀请到了“青春孝行”团队将孝的知识传递给孩子们。四川贫困山区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由于缺少一定的关爱,他们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更需要予以更多的关怀。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也大多是聚少离多,支教队通过让他们学习“孝德”文化,帮助他们从中感悟到爱的力量,促进心灵与智慧的成长,让他们学会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让他们学会孝生活、孝祖国,用爱心回报社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82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钱山漾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城南7公里的潞村古村落,是世界丝绸之源。这里出土的两片千年丝箔残片把我国丝绸文明史提前到4000多年前。此次文学院 “湖韵遗丝,…… 刘泽承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南浔,一个孕育了中国桑蚕丝织文明的地方。湖州闪亮的丝绸文化文化名片,从这里开始。7月上旬,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 汪梦婷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7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前一日的行程、采访汇总。20世纪30年代,慎微之……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是世界闻名最好的蚕丝,是浙江省的传统丝织品,属于南浔特产。辑里丝是一种丝中极品,因产于南浔辑里村而得名。在清朝,辑丝一直作为帝…… 徐姣娉 查看全文 >>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7月16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的调研活动进行到了最后一站——钱山漾景区。两位负责人和四位团队成…… 张芸 查看全文 >>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暑期实践调研团前往湖州市潞村探访丝文化,并借此机会了解湖丝文化的发展…… 王奕 查看全文 >>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在“一带一路”时代强音号召下,“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以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为切入点,…… 董丹娜 查看全文 >>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5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工作汇总。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市民与……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支教团队红色宣讲:红旗飘飘少年郎,颗颗红心心向党
2020年8月10日上午,为发扬爱国主义,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安徽师范大学“情系川皖·圆梦巴蜀”山区留守儿童线上支教团(以下简称为川队)为四川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一节关于少先队知识的宣讲课。课…
传承经典发明 弘扬爱国情怀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第九届新绿支教队组织了本次实践活动。在活动期间,我们紧紧围绕“我眼中的四大发明”这一主题,将四大…
暑期实践感悟:感悟出真知,实践获感动
“人生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奔赴某一目的,而是在承担整个过程。”我是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普法行动我先行团队的一员,在2020年暑假8月1日,我们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未成年人保护法”线上线下宣讲活动。如今实践活…
试论宋代慢词兴盛的原因
词形成于隋唐时期,在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于宋代达到顶峰,因此人们常将“唐诗”与“宋词”并提,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慢词是宋…
暑期实践之疫情环境下脱贫攻坚不放松
疫情环境下脱贫攻坚不放松选题背景与来源:2020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决胜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打击,给脱贫攻坚…
安徽师范大学“情系川皖•圆梦巴蜀”线上支教团: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今夏逐梦前行
从2020年7月27日的开学第一课到现在,安徽师范大学“情系川皖•圆梦巴蜀”山区留守儿童线上支教团(以下简称为川队)开展的云课堂已经运行一周了。通过这一周和四川南充孩子们的线上相处,志愿者们收获了很多…
山东学子三下乡:开展线上实践,普法就在身边
近期,“校园暴力”,“性侵幼女”等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频发,给我们敲响了要关注未成年人保护的警钟。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加强未成年人的自我防范与自我保护意识也变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了解不同…
经济用电,趣味生活
经济用电,趣味生活生活是平凡的,但也是有趣的,只要你善于去观察和发现。为了尽可能地贴近生活和发现平凡中的乐趣,平顶山学院全体青马学员于8月17至20日开展线上趣味小课堂。志愿者希望可以通过这次贴近生…
“丝路绽活力,古路抽新芽”一带一路线上实践队(9)
荒漠变绿洲宜居小城徐笑笑榆林,位于陕西北端,河套平原以东,毛乌素沙漠边缘,在过去,它的对外印象大概是:黄沙漫漫,驼铃声声,在古代被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是其与外界交流的主要工具,而其自身也被誉为“…
线上课堂之展传统技艺,承多彩文化
著名作家冯骥才曾写文章表达了呼吁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迫切心声。他说:“民间艺术是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载体之一,普查与记录是为了见证与记载一种历史精神。”传统文化如同民族的灵魂,蕴含着不屈的希望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