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封村不封情,隔离不隔心

来源: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作者:战疫采访小记者团

2020年8月1日,三下乡记者团成员来到商丘市永城市蒋口镇九公里村走访参与抗疫的工作者,调查抗疫工作者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以来的工作内容。

这次采访的是村委会干部陈爷爷,因为听村子里的人说他是村里的老人了,知道的比较全面。见到陈爷爷的第一眼记者也很惊讶,陈爷爷是真的年纪很大了。但陈爷爷即便年老也不忘为村子做事,令记者肃然起敬。陈爷爷见到有人要采访他也很惊讶,记者可以看出陈爷爷有点拘谨,但还是热情的接待了记者,对记者的问题知无不言。

(图为受访者陈爷爷 村民帮摄)

“您在这次抗疫中主要是做哪些的工作呢?”陈爷爷有些严肃的回答道“在此次抗疫过程中,我主要是统计村内外来人员人数,调查外来人员从哪里来,什么时候回的村;对外来人员隔离观察;组织村内青壮年进性封村,禁止村与村,户与户之间乱串,减少感染风险;每天打开村里的大喇叭,播放疫情情况以及疫情防疫方法,提高村民防护意识;以及做好村民思想工作。”从陈爷爷的回答来看在村里防疫的最有效的方法便是隔离,即是限制人员流通,减少接触,从而减少感染患病风险。从全国大形势来看这个方法确实是最有效且最简单的防控方法。

记者接着问:“那您在抗疫工作中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呢?或者一些棘手的事情?如果有的话,是怎么解决的呢?”陈爷爷现在好像放松了很多,略带微笑道:“在此次抗疫工作中困难还是有一点的,但并没有遇到太大困难。主要困难就是通行证的发放了,我们的通行证是一出一签的,不能一直使用。为了减少感染的风险,我们村委会对通行证的发放把控较为严格,对一些不必要的小事不予签通行证,但是你认为是小事,有些人就是想出去,这就需要我们去做思想工作。但这只是极少数的人,大多数的人都知道疫情的严重性,咱们村天天用大喇叭吆喝,村民对疫情防控意识还是很强的。其次就是住在县城里的人想要回村里住,为了避免因人员流动造成的威胁,我们会阻止这些人回村,这会让一些人不满,需要我们村委会做思想工作。”对陈爷爷的话我是深有体会的,在疫情发生时,民众是恐慌的,离家的人会很想回家,越是阻止越是想回家,这大概就是中国人的共有情怀“就算是死亡,也要落叶归根”。但是因为疫情严重,国家号召人们都呆在家里,减少外出,阻断病毒传播途径,这是对人民的负责。

“请问疫情爆发后,咱们村采取了什么防控措施呢?” “疫情爆发后,网上有谣言说食物不够吃的,所以出现哄抢囤积食物的现象。为了避免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对村内所有住户进行了统计,一周一个住户出去一人去买生活必需品。并且我们进行了封村,在村子里的各个出口设卡点,严查偷偷出入村内的人。对外出办事人员车辆进行消毒。”如陈爷爷所说,疫情初期,谣言四起,人们因为恐惧对一些言论失去了辨别能力,这就需要人去安抚,去辟谣,消除恐慌。疫情像一颗定时炸弹,人们因为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爆炸所以陷入恐惧;但也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爆炸人们会想尽一切办法,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去拆掉它。所以人们成功了,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在现在疫情全球爆发的时候,中国是控制的最好的国家,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图为记者团成员正在采访陈爷爷 村民帮摄)

经历过疫情才知道原来真正的国泰民安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现在疫情好转,各个地区也渐渐恢复到往日的喧嚣,这喧闹的背后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但最为辛苦的便是奋战在抗疫最前线的工作者们,他们不畏生死,不畏艰难险阻日夜奋战,保护着全国人民的安全,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在这里向他们献上最诚挚的感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0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团支部成员在青春广场集合,开展了以“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高,旨在……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于福州大学青春广场设点,开展了以“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由18级生医1班团支部策……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竞答共知疫,青年同战疫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了再次提醒大家疫情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大……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防疫宣传,践行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的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防疫宣传,履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记疫助宣传,青年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一线显疫情,永怀爱国心

2020年,注定是不太平的一年,澳洲大火,世界疫情,但是面对疫情,中国没有退缩,我们展现出了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2020.1.23,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10时起机场、火车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防控疫情,同舟共济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中国人回家团圆的脚步,使全中国人民人心惶惶。自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部署,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为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劳有所得”团队开展社会实践 ——烹年夜饭,悟劳动之美

近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劳有所得队组织了一场劳育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们在春节期间亲自动手制作年夜饭,在烟火气息中感…

智粮速运:智能化技术助力粮食运输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智粮速运助农团”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12日成功完成“散装粮食高效智能化运输”项目实践,聚焦粮食运输领域…

驿站爱心服务,共倡核心价值

“爱在红柽柳,原为黄河口。“本次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跟随服务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恒瑞文化广场爱心驿站的红柽柳志愿…

寻迹黄河畔,传承革命心

为深入了解黄河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走进山东省东营市黄河文化…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寻华侨文化,领略交流魅力

2月5日,“承古韵遗风,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踏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之旅,深度领略华侨…

最新发布

深入厨都故里
2020年上半年由于疫情突发,厨具市场深受其影响,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兴福镇厨具企业积极应对,改良生产销售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了解当地厨具市场,厨都故里暑期社会实践队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为实…
跨越山海,只为给你带来一堂课
夏日最后几场大雨过去,又是一个晴朗的日子。在这一次特殊的三下乡中,网络让青萤服务队跨越山海,和鳌头镇人和小学的同学们相遇在云端之上。倒数三二一,深呼吸微笑。“欢迎大家来到‘我是谁,我在哪’绘画…
播种鼓励,浇灌信心
青萤服务队为期七天的云实践已经结束,对于廖妙甜而言,这次线上实践带给了她许多不一样的体验:从前期不断地修改方案,到真正和学生接触时在课堂上随机应变调整课程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廖妙甜收获颇丰。为…
助力复工复产不复疫,华农学子至工厂车间社会实践
助力复工复产不复疫,华农学子至工厂车间社会实践由于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企业工厂大面积停产。暑假热浪来袭之际,按照安全就近的原则,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志愿者刘双庆开始了他的志愿活动。在与相…
厨乡故里 疫情对“厨都”厨具市场的影响
1.调研流程2020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在兴福镇“厨都”的队员对当地企业,陆续展开了实地社会调研。对于厨具加工工厂和线下商店进行了采访和考察,进行了调查问卷的收集采纳工作。此外,对于线上的交易情况也做…
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增长见识、锻炼成才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团中央有关大学生“三下乡”的批示精神,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大学…
食品安全人人知
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对食品监管的力度,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为了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于“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中成立了食品安全知识调查及普及小分队,实践队员梁晋铢向家…
食品安全伴我行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食品领域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调查食品安全问题,安阳工学院“三…
讲故事,颂精神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永信班实践队队员来到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银都国际大厦七楼的学优教育学校,给五年级小学生们进行了一场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向小朋友们讲述红…
游泉州西街
走在泉州西街上,吃吃面线糊和肉粽,逛逛开元寺东西塔,再看看沿路的历史。就像白岩松所说的“泉州,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泉州人、闽南话、古大厝、大侨乡,这大概是很多人对泉州的印象词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