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作者:曾繁轩

庚子鼠年注定不凡:年初,红包贺礼送口罩,新冠疫情快走掉;年中,女娲补天缺一块,洪灾雨涝散尽财。开学的消息还未等来,学校已将暑期社会实践安排得明明白白。“疫情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这主题一听就不简单,仔细听我跟你侃一侃。

青春爱国情·实践报国行

受疫情影响,团队实践主要通过线上调研进行。在我看来团队的调研工作主要分为两个大模块:疫情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内涵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的调研:学校、国家与社会,从这三个角度分别刻画疫情期间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实质。而外延则通过调查问卷和云采访两种方式,从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生反馈与教师反映等方面进行。半个月的云端调研中,个人参与程度最多的是云采访与学校调研,接下来我将从这两个角度分析总结。

云端调研出真知。云端学校调研主要通过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省内十所高校(通过青年大学习每期观看人数的排名进行抽取)的官网有关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发布通知进行汇总,并且在调研2020年1月至8月以来的相关活动的同时,小组成员还对2018年、2019年同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进行统计、对比。在了解到丰富多彩的团日活动、主题活动的同时,我们也深深的认识到在思政教育活动创新上,学校、学院都在努力,防疫心创新,爱国今益精。一位哲人有言:“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的心灵,那就是:内心里崇高的道德情操以及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所以用心灵去感受这份真挚才能真正体会到老师们认真准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良苦用心。

云端采访明真理。在“难度系数较低”的学校调研衬托下,云采访则更像一个“大boss”般的存在。共进行3场文字采访和4场视频采访,每场采访前的采访问题设计和采访稿修改,采访过程中的录屏和人员安排,采访后期的视频剪辑和转文字工作让为期半个月的采访充实而又有趣。

对3位来自医学院的学生代表通过文字形式进行采访,在他们的回答中,爱国主义与个人价值相辅相成的高尚情操跃然纸上:在问到疫情期间比较遗憾的事情时,三位同学不约而同的表示是未能奋战在一线救死扶伤。初入杏林的他们,白衣待执甲,重任砥砺行。

而作为“火种”的传递者,4位老师带领我们从活动发布者和思想传播者的角度重新看待新形势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书记余妍霞老师从疫情期间学院对学生的创新管理角度出发,引发我们对爱国主义教育实质的思考。而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汪盛玉老师和教授《形势与政策》课的高艳杰老师则通过分析《新时代爱国主义实施纲要》等文件为我们解答这一问题,同时在循循善诱中劝导我们成为“大写的人”。最后,在宁嘉慧老师的向我们讲述她远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开为期一年的支教经历的娓娓道来中,现身说法告诉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担当与使命。“玫瑰的余香不仅是芬芳了嗅觉,更充盈了心灵”,奉献精神是志愿者为需要的人送去的一缕阳光,是扶贫工作者为贫困家庭送去的一丝慰藉,是疫情期间最美逆行者们为守护家园送去的一份关怀。

峥嵘岁月稠·团队同行游

实践结束的尾声渐渐敲响,回想短短的半个月时间,成长与收获最多的是团队之间的合作意识。云端调研最大的阻碍是不能实时对接信息,因此每日准时、准确的汇报和及时沟通问题与思路就成了确保时效性的关键。在采访完后的小组分工和学校调研的活动汇总中,是团队成员间的合作意识的脉脉流动。同时,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新认识让我们意识到狭义上的爱国主义过于片面,对于我们青年学生可以做到以下几点来表达爱国信念:一、本科阶段扎实专业基础,为从“小我”走向“大我”做铺垫,在课程思政中领悟“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二、明辨是非,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网络媒体中,都应该传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思想,不随波逐流;三、志存高远,长存“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在点滴之处传达志愿服务精神!

个人的理想奋斗,只有融入爱国主义的万顷洪流,方能形成排山倒海、无往不前之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58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碧水出渠首,陶岔展风貌

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7月1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国”筑梦淅川实践队开启了渠首陶岔之行。来到渠首,映入眼帘的是波光粼粼的丹江口水,库水碧波万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移民故事千家颂,移民精神万古春 ——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村淅川县邹庄村时说:“你们为了沿线的人民能够喝上好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沿线人民、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你们。吃水不忘…… 公共管理学院“北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南水北调大工程,移民精神铸丰碑 ——筑梦淅川实践队前往南水北调淅川移民

饮水思源,前赴征程;波澜壮阔,气势恢宏。为深入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伟大意义,体悟丹江口市两次搬迁共40万移民“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南水北调移民精神,2023年7月9日,华北水利……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汉水丹心,最深移民情 ——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园”筑梦淅川实

“你们为了沿线的人民能够喝上好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沿线人民,全国人民应该感谢你们,吃水不忘掘井人,你们就是掘井人。”这是2021年5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汤山景色多奇观,移民精神永传承 ——“北徙南渡,心系家国”筑梦淅川社会

烟波浩渺,一碧万顷,壮丽如画。“南水”来之不易,只为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为深入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伟大意义,感受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移民精神,传承弘扬历代先贤治水精神、南水……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渠首立陶岔,碧水绘宏图——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国”筑梦淅川

1969年元月,南阳地区以“远景南水北调,近期引丹灌溉”为蓝图,动用7县10多万群众,展开了陶岔大会战。为更加深刻的领悟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感受陶岔大会战的壮烈场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国”筑梦淅川实践队查看全文 >>

汤山景色多奇观,移民精神永传承——筑梦淅川实践队前往汤山湿地公园实地

烟波浩渺,一碧万顷,壮丽如画。“南水”来之不易,只为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为深入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伟大意义,感受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移民精神,传承弘扬历代先贤治水精神、南水……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美丽乡村共建设 村村富裕齐并进

美丽乡村,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来,各乡镇以此为目标,拼力追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是乡镇达成的标准,在实践队队员的调研中,也发现……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举行“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 引领春日青春热潮

3月29日晚,湖南科技大学田径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如期举办,吸引了大…

4.1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4月18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了怡智家园,陪伴心智障儿童度过了一段充满欢笑与温暖…

经管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宣传动员大会

为提高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在博学楼b502举办了“挑战杯”宣传动员…

经管院成功举办2025年“挑战杯”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特邀学院教授刘波老…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

最新发布

【最新动态 光电学院】实践活动总结
8月28日,实践队迎来了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队员们分别乘坐交通工具回到自己的家乡,结束了时长七天的大泽山之行,带着美好的回忆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回到家之后,经过短暂的休整,队员们便积极地在线上进性对…
【最新动态 计控学院】 决胜小康收官之年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华诞,走过了极不平凡的2019年,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2020年也将注定不平凡,新年伊始,一场新型冠状肺炎席卷全国,中国人民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疫”行动,青年作为主力军,在一线冲锋陷…
安师大化材学子开展云端调研:云之旅,心之程
云端,描绘出最奇妙的旅程7月的天气布满了阴雨,天空中积聚的云朵似乎在昭示着这个月“云”可能成为一位意想不到的主角。果不其然,暑期社会实践动员令的一声下达,于是,9人,20天,一场专属于我们这个暑期…
人文与艺术学院团委暑期社会实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
中国计量大学16届航模队毕业采访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16级的学长学姐们为逐梦而奔向不同方向。有的挥别校园,踏上职场;有的选择高校深造,厚积薄发;不管怎样,挥别了往日的校园,总有那么几分留恋,今天,我们采访了计量航模队的老队员们,…
人文与艺术学院“同心战‘疫’,同‘屏’共振”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对医护子女和留守儿童进行
为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学业困境,人文与艺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同心战‘疫’,同‘屏’共振”实践团成员左渝睿同学于8月16日上午八时至十二时,对一名三年级的留守儿童进行辅导工作,以…
合作互助,共创暑实
众所周知,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由于疫情的特殊时期,为了减少人员往来交流,保证学生们的健康,学校推迟了大学生的…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传承不朽革命精神
大学生网报武汉8月27日电(通讯员魏学恒)在祖国现代化蒸蒸日上的今天,我们依然不能忘记曾经为我们如今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为了传承弘扬不朽革命精神,为了壮大富强我们的祖国。2020年8月27日,湖北…
化材精神应用实践,爱国主义深入我心
作为一名化材学子,必须具备“事前准备充足、事中科学严谨、事后实事求是等”化材精神。为了解重大疫情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2020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2018级材料化学9名同学组建化材学院“学思悟行,化…
人文与艺术学院谢梦涵同学参与线下辅导留守儿童
作为当代大学生,暑假不仅仅是一个假期,更是一个为投入到社会实践、为社会做贡献的良好契机。本次暑假,为了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凸显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我参加了辅导留守儿童的志愿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