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成果】汪贲:立德树人,桃李芬芳
安徽师范大学 校友访谈 求学及教学经历
【导读】安徽师范大学“薪火相传 廿载又新”实践团队线上采访了安徽师范大学00级中文系校友汪贲,听其分享他的求学和教学故事。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芜湖市第一中学的一线教师汪贲在访谈中不停强调的八个字。2020年8月8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薪火相望,廿载又新”校友寻访团队以云端采访的形式,线上连麦,对话云端,再次采访了一位00级安徽师范大学校友汪贲,听他讲述求学与从教的故事。
治学严谨,教学认真
汪贲首先向记者表达了他从安庆来到江城芜湖,来到师大的门前时的感受,“宏伟、古朴,整体建筑风格和绿化都透出了深厚的历史气息。”接着谈及大学期间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老师时,汪贲表示,对他来说,这样的老师不是一个人,应该是一群人,一类是陈文忠、潘啸龙、余恕诚这些老一辈的学者,他们的教学各有风格,但却散发着同一种气息:儒雅,他们治学的严谨、教学的认真,给所有的同学包括他都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同时,汪贲的辅导员王友群老师,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既是一个邻家大姐姐,又是一位时刻引领着学生思想的师长。当时汪贲班里有一个同学生病,在那种王又群老师自己的生活环境都不是很好的条件下,她坚持给这位同学炖排骨汤、鱼汤养身体,她的这种照顾对远离家乡的学生而言,已经是家人一般的存在。由此,他向记者总结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大的老师担得起这八个字。
记录成长,师生共进
汪贲所任教的芜湖一中是老牌的省重点高中,只有在初中成绩拔尖的同学才能进入,但在进入这所学校后,成为了班里很普通甚至是倒数的同学,心理落差极大,由此,汪贲想到在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及活动时帮所有同学都拍下一些照片,每到学期末,都会从中精心挑选一张,并配上各不相同的手写寄语,每三年帮一届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册,记录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所有人的关心以及关爱都是一样的。
汪贲表示,成长记录册、拍照以及写寄语,所做初衷都是告诉同学们,他们在所有生活学习中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老师的关注和关爱中的。这种做法保障了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康发展,特别是成长记录册,既是师生之间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也让同学们在非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能够更加关注自己的成长及进步,保持持续竞争的斗志。“在做这些事情时,我的每一届学生跟我建立起的亦师亦友的感情,就是我坚持下去的理由。”
了解学生,走进内心
当记者问到汪贲如何教育叛逆的学生时,他指出,在教学过程中不免遇到一些比较有个性的学生,但是作为老师应该要从关爱学生及提高自己的学识两个方面来打动学生。“首先就像师大的老师对我的影响一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次,老师不能去回避叛逆的学生,要保持耐心和爱心去对待他们。”汪贲说出了两个方面。作为一个老师,如果没有渊博的学识,就站不稳讲台,受不到尊重。
汪贲向记者举例六年前的一个学生,是一个典型的叛逆学生,但通过每次笔谈后的了解,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学生的心结:在他不听课不写作业的背后,是想要学好但又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从而采用这种叛逆的方式来遮掩自己成绩不好的原因。在汪贲能走进学生的内心后,学生开始敞开心扉,感受到了理解与关心,后来该位同学也发愤图强,考取了安徽医科大学。“这个例子是我教学生涯中很难忘的一个事情,真正告诉了我,如何对待叛逆的学生。”
当老师,不是为了生活的苟且,而是为了追寻心中热爱,希望大家能一直保持一份热情,对生活,对职业。汪贲最后对记者说到。(汪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53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