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不一样的文化之旅,别有洞天的石窟之行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团委 作者:刘泽澎 段晓鹏 任

实践小队追随习总书记的路线,于2020年8月5日前往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研究石窟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以及对脱贫攻坚所起的关键作用。

一、实践背景调查,实践可行性调查

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历史文化遗产景点成为了人们的旅游热点,同时伴随中国百年交汇之际的,赋予了景区别样的意义——脱贫攻坚的新型阵地。云冈石窟文化遗产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代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可贵财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特定历史时代的活化石,代表着一种奇特的艺术成绩和奇特的自然风情。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文化、经济、生活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其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因此展开社会实践。

二、大同市内初步调查

5日,小队于大同市本地展开小范围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云冈石窟在当地的社会影响以及经济地位。调查显示,本地人基本了解并曾游览云冈石窟,对习近平总书记来访云冈石窟有基本了解。城市中心有多条通往郊区云冈石窟的专线交通,云冈石窟周边有较多娱乐场所,彰显云冈石窟在当地较大的影响力。当地居民反馈近年来石窟发布的新型政策:工作日限时免费游览,购票由网上预约逐渐取代实体购票等政策。

三、云冈石窟游览与记录

6日上午,小队注意到景区外部秩序混乱,工作人员对于景区入口管理不到位,时常会发生争吵现象。在入口处,与一位工作人员交谈得知,外地人来的很多,但是不清楚景区人流量限制政策,景区早上只接待6000人,一天最多接待12000人,而来的游客人数每天饱和出20%左右,这就导致每天几乎有冲突发生。进入景区后,仍有不符合规定行为:使用闪光灯拍摄石窟内部,倚靠禁止触摸的东西。小队向这些游客询问原因,答复多为“没有看到相关禁止的表示,且没有工作人员制止”。在礼佛大道,小队向游客普及礼佛大道的历史由来以及文化底蕴。游客很多表示不了解,“不知道这些,起初认为石窟就只有那些洞里面的,这些景点确实挺惊讶的”。景区内有较多关于景区文化、传统文化的文史馆、美术馆,部分进行文物与书画售卖,向购买者询问购买欲望,其中欣赏文化内涵的游客居多,这反映了国民文化素养水平提升,有利于带动景区经济多元化发展,促进景区转型。

四、大范围开展实践调查与结果分析

6日中午,小组成员分年龄段向旅客开展大范围问卷调查及相关采访,游客对景区经济渗透范围的看法,游客对景区形象的态度,以及景区管理方面开展调查。采访中得知,自从景区实施工作日免费的政策后,本地居民会更多的组织游览云冈石窟,在调查中,一位本地游客向我们分享自己的记忆与感悟,“之前来的时候是几年前了,里面没这么多景点,主要游览的还是石窟,主要欣赏里面的佛像,壁画,不过那个时候环境还不是太好,哪像现在这样,很多新建的亭子,新修的湖,景色好了太多。石窟里面也比原来干净多了,还能看见原来不开放的石窟,现在看佛像壁画保存的还是很好的,这么多年没有太大变化,现在景区人太多,进去参观没几分钟就被挤出来了,参观体验是不如从前的,但是景区总体给人的舒适度很好”。在询问道交通情况时,得到的也是肯定的答复,“现在来有专门的公交,不用再自己倒车,周围也有酒店住了,这个郊区发展的速度让人感慨。”对于景区宣传的调查,石窟现在经常出现在人们耳边,外地人向本地人询问相关情况变多,对于石窟内历史文化的讨论甚至成立了专门的QQ群,微信群,每天人们在其中发表自己查到的资料与见解。同时关于人们对政府政策的调查显示,人们对政策的发布有了更多了解的渠道资源,通过微信公众号(云冈石窟官徽)就能实施了解相关政策,对云冈石窟认识更准时全面。据一系列调查推论,石窟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逐渐承担脱贫大计。

大范围调查发现部分游客认为景区部分景点单一化,旅游内容单调。据游客反馈,相较于敦煌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开发形象不突出,传统格调维持不到位,“感觉千篇一律,并没有太多新颖的,石窟内部欣赏没有导游的讲解就只停留在表层”。要想通过景区带动经济,其自身的文化底蕴显得尤为重要,在保持形象的基础上开发利用,才能走得更远。成员随后跟随相关维护技术人员了解文物的保护与修复。由于石窟区所处的地质及环境条件的变化,不同程度地经历了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致使洞窟及雕像有不同程度的损毁。 政府每年需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维持、保护、修复文物,从而增大景区运营难度。在问道相关维护的技术人员什么最让他们烦恼时,他们说以前每次大型修复都特别费力,要逐一排查,有的检查不到位的地方可能就漏掉了,久而久之可能导致无法修复。但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进步,保护理念的进步发展,系列政策的完善,很多隐蔽的地方都能被精准的捕捉,维修起来也就更方便高效了。

五、调查科学技术在云冈石窟的体现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景区维护方面变得高效快捷,小队沿途记录科技的表现形式、作用方式以及作用成果。售票由原先的人工售票逐渐演变为网上预约,入口处人脸识别检票闸机,红外随时体温监测,景区流量大数据,入口处安置投影大屏,多角度向旅客展示景区样貌以及参观指导路线。在游览过程中,一种新的导游方式——导游车,人工智能系统嵌入车内,多样化的方式提供了全新的体验。小队找到导游车负责人进行一些交流,去了解这个项目的发起时间、目的、挫折、以及后续发展。工作人员解释到,“原先景区只提供网上导游和人工导游,随着共享自行车、共享电动车的兴起,景区也引入部分共享多人电动车”。这类电动车每分钟1元的标价能够景区带来额外的收入,近年来,人工智能是研究的热点话题,景区也将芯片引入电动车,导游路线由游客自主化。多样化的选择为游客提供了更舒适的体验。这只是景区部分新技术的讲解。小队查阅文物保护方面的资料大致了解到,基于数字化理念与方法的云冈石窟保护策略研究方法,分为物质文化数字化系统、虚拟修复数字化系统、非物质文化数字化系统三大类。向工作人员查证得知,景区近年来多于高校进行合作,与相关技术研究院合作,为景区维护不断引入先进技术,最让工作人员感慨的,“现在每年进行检查维修轻松很多,办公处开完会确定好进行时间,很快就能进行完成,有的甚至不用进入景区,在外面的系统上就能完成检查。”科技的运用,对石窟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当今时代发展的方向与潮流,为景区运营维护提供全新的运营模式。

六、小队向云冈石窟研究院提出见解

小队前往云冈石窟研究院向他们分享调查材料以及分析结果,同时提出相关建议:尽可能优化游览方式,结合佛教传统活动开发多种动态参与项目使游客融入其中;加强区域合作,发展区域旅游,云冈石窟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大同五台山旅游区、首都旅游区和内蒙古草原旅游区进行区域性合作奠定交通基础;加强文化培养,提高导游水平,向游客讲解其中蕴藏的文化底蕴加深了解,加大科技投入,顺应时代潮流。我们也从研究院得到一些相关了解,来访云冈石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日益增多,同时研究院设有大学生实习对口工作,通过大学生的调查宣传,景区与高校间合作加深,但多为本省高校,随着政策的逐渐完善支持,云冈石窟会逐渐面向全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模式会给景区带来更多的生机。

七、实践总结

据统计,云冈石窟知名度在逐年上升,随着宣传的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的来访,人们对云冈石窟关注度增加,景区知名度得到提升,从而有利于资本的引入。游客也对云冈石窟的未来有良好的期许,并且认可它所带动的经济效益以及它作为新型脱贫阵地的地位。时代在进步,我们仍在努力,云冈石窟也一直以它自己的方式,向世人诉说着它独特的文化,承担着它独特的使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49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秘马集甜柿,引领发展新潮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引领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新潮,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深入甜柿基地,详细记录甜柿的采摘和储存方法。紧……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系马集甜柿,推动乡村繁荣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走向繁荣,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仔细观察,记录甜柿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然后,与……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聚焦马集甜柿,共筑振兴之路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助力马集村甜柿产业踏上振兴之路,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踏入甜柿基地,认真记录甜柿的生长周期和产量……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描绘乡村蓝图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描绘出马集村的美好乡村蓝图,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到达后直奔甜柿基地,专注地参观并详实记录甜柿的品……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马集甜柿,点亮乡村希望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奥秘、点亮马集村的乡村希望,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里认真参观,仔……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索马集甜柿,助力产业振兴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甜柿产业的蓬勃发展,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首先来到甜柿基地,用心观察甜柿的生长态势,详……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马集甜柿产业之访,助力乡村经济腾飞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甜柿产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奥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8日走进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进入甜柿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与乡镇干部及当地种植户……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托起乡村致富梦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七月八日,暑气熏蒸,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迈入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此次的关键工作是对马集村的甜柿产业进行调研,与农业专家及当地果农……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少年抗疫勿仿徨,卫生防护保安康
战“疫”当前,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卫生教育同等重要。为此,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晓之光三下乡团队联合佛山南海区狮山小塘社会管理处,于8月7日,在佛山市南海区塘中社区开展了疫情安全及食品安全教育活动。…
活动感想——勇敢是什么
勇敢是什么《明天,你好》是我和露英老师最后跟学生一起合作的一个手语表演,因为觉得歌词给人以较大的启发性,整首歌的寓意也比较好,所以我们俩最后选了这首歌作为结营仪式的表演曲目。其中的一句歌词:勇…
“疫情时代,线上交流”心建调研队开展系列线上会议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扰乱了往常平静的生活,抗击新冠疫情,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6月份,中国石油大学心健调研社会实践队展开以“后疫情时代基层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研究”为题目的社会实践活动,…
文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二)——扎根基层社区,书写青春华章
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实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基层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宿迁学院文理学院的学子们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深入群众,扎根基层放飞青春梦想,让青春之光…
鲁菜的文艺复兴实践队传承鲁菜技艺,弘扬中华文化
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对其保护和传承进行梳理与总结,促进鲁菜甚至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增进对鲁菜文化的了解,振兴鲁菜文化,创新鲁菜文化的传播方式,以此达到顺应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以实际行动弘扬优…
文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三)—— 践“心”致远,“疫”路同行
为了正确了解尊老爱幼的文化传统,普及基本防疫知识,助力社会的和谐稳定,宿迁学院文理学院的学子们利用暑假的时间走进了周边的乡村、敬老院或是与学前儿童息息相关的产业,采取线下面对面访谈总结的方式,…
烟大学子三下乡:传承鲁菜技艺,弘扬中华文明
鲁菜作为四大菜系之首,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然而近代封建社会的败亡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鲁菜渐渐的衰微。为了增进对鲁菜的了解,振兴鲁菜文化,顺应时代发展,推动鲁菜产业化发展,更好的传承中国优秀的非物…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以实地考察调研助力脱贫攻坚
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社会实践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所以在时逢暑假之期,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投身打赢脱…
山东学子三下乡精准扶贫:以网络之肥 育农业之林
中国青年网8月10日电(通讯员王志坤李皓男)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应当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自我创新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大学生的视角了解民…
华师学子携手洪冠一小,夏令营课堂丰富多彩
华师学子携手洪冠一小,夏令营课堂丰富多彩在后疫情时期,为响应2020年“三下乡”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要求,引导信宜市洪冠一小的学生们深入了解中国抗疫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