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中石学子实践忙,成员各地绘家乡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作者:王午琦

疫情渐受控制,石大学子忙碌于家乡,绘出她的迷人之处。

从2020年7月20日开始,中国石油大学的19级学生,王午琦(江苏)、窦文涛(山东)、王晨昊(河北)、董文凯(河南)、兰剑玺(甘肃)他们分布在不同的地方,用自己的特有言语去描绘自己眼中的家乡。他们利用网络资源,线上交流自己的成长之所。

王午琦说,他的家乡在曹甸的一个小村庄,虽然很小、也比不上一些城乡发达,但她也有她的迷人的地方。定善禅寺中的两座宝塔,虽在时光的流逝中变得陈旧,但它却是我的家乡的象征。无数的人来到我的家乡来祭拜,都会询问“‘塔压头’在哪”,不仅如此,这两座塔也有一些关于它们的历史,或许时间久了,人们遗忘了,但它的光芒并未减小。其实每个人的家乡都很美,只是很少有人会接近她。

窦文涛回忆说,他在实践过程中曾一直怀疑一个青年是不是为了耍酷而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一个老爷爷,但最后这位青年表现出来的气质令他后悔。山东受的伤害多,但山东的人民是最坚强的,他们微笑的面对生活,用自己的努力去完善自己的家乡,而他们身上的那份气质是在家乡的生长中磨砺而成的。没有人生来完美,而家乡是我们步入社会的第一站,试着接近她,亲近她,任何人都会有不小的收获,它们将会伴你一生。

王晨昊说,在探寻家乡的过程中,他参观了家乡代表性企业的代表性建筑——羊绒博物馆。羊绒博物馆工作人员给他介绍:中国羊绒博物馆将羊绒始生、羊绒简史、羊绒百科、羊绒工艺进行一一展示,还归纳梳理了六千年世界羊绒产业发展史,及清河县40年来羊绒发展历程,博物馆中还收藏了数百件羊绒服饰、纺织机械、文物典籍等,并实地拍摄了大量相关图片资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博物馆工作人员讲解了清河因羊绒而兴、因羊绒而盛。历经40余年发展,羊绒已成为清河最靓丽的名片、最浓郁的情怀,中国羊绒博物馆是记录世界羊绒历史的“百科全书”,是展现清河羊绒发展历程的“经典画卷”。通过这次活动,他进一步了解了清河羊绒产业的历史,感悟了“敢创伟业事争一流”的清河精神,陶冶了开拓创新的情操,培养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兰剑玺说过,他的家乡还不够发达,这河西走廊也是鲜有问津者的荒蛮之地,但是,马革裹尸的壮志豪情从未消失过。河西四郡,敦煌,“盛大敦煌”; 酒泉“城下有酒,其水若泉”;张掖,“张国庇掖,以振西域“;武威,”武威军工“;甘肃;记取甘州和肃州。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位卑未敢忘国。在那马革裹尸的国家存亡危急之时,人们便扛起金刀,守卫华夏大地的铜墙铁壁,化身北方屏障,沉默着,爆发着。西北的风沙这么大,呜咽的是千年的悲凉。恣意的西北风吹的大漠如此悲凉,而悠扬的驼铃声,淳朴的民风才是这里不朽的灵魂。汉武帝的报复与理想,随着漫长得河西走廊,跨越了千年。家乡的科技水品没有压垮他们,而其中的历史文化去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孙。

董文凯提到,他家乡的生活由于科技水品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渐上升。他也回忆说,在一个晴朗的上午,他穿过玉米田,想要找到儿时玩耍的小河,一人多高玉米坚韧的叶子抽在脸上胳膊上留下一道道红印,汗水顺势渗透如皮肤,使人感到一阵阵刺痛,相比之下,地里的闷热和头发上的玉米碎便是大巫见小巫了,在收割机发明之前,勤劳的农民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艰苦劳作,若是遇到天灾,一年的心血便会付诸东流,在党的政策支持下,农民有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专业设备,涝能挖沟排水,旱能抽井灌溉,收割机省时省力,农民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党的领导和科技的发展。家乡的美丽,在时代的发展、在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下越加鲜明。当地人生活的美好,便是家乡最美的体现。

家乡的魅力,在每一个人的眼中是不同的,任凭他人如何描绘,不如走出家门,去与家乡结识相伴,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石大学子的绘乡步伐一直在继续,更多的美将会被发掘,期待更多人的加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37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愉快的一天支教

支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它使我有机会去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与当地的孩子们一起度过宝贵的时光。这段经历带给我很多感悟和启示。首先,支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美好的支教一天

今天是支教的第二十五天,今天没我的课,但是我还是很早就起来了,因为今天有四五年级的甲骨文汇报演出,第一节是班会课,不需要我去,所以我就洗了头,洗完头我就去学校了,先看了四五……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充实的支教一天

早上七点半,伴随着蝉鸣、小朋友们的嬉戏声、同伴们的洗漱声以及透过窗户倾洒下来的阳光,我从床上醒来,醒了之后立马的穿上衣服然后出去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吃了张煎饼又喝了杯牛奶就……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诚心诚意,育人育己

正心诚意,育人育己支教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它不仅是对他人的奉献,更是对自己成长的一次洗礼。在我这一段时间的支教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正心诚意,育人育己”这句古训的真谛。首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了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这句简洁而又深刻的话语,表达了一个美好的信念:只要我们有梦想,不论目标有多大,只要我们勇敢去追逐,就能够实现它。作为一名支教者,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支……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有爱的支教

今天睡得晚,不知道为啥失眠了,就是睡不着,看催眠视频也睡不着,过了好久差不多在两点多的时候才睡着,但是我起的还蛮早的,因为我今天上午满课,第一节去了四年级上课,因为快结束了……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惬意的支教生活

今天有事没课的一天,今天就赖了一会床,大概八点半的时候起来了,起来之后就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就去学校了,我先去了五年级,去听了传统文化的课,王老师讲的传统文化的课很丰富也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在支教的日子里,我看到了许多孩子们如何努力追逐梦想,点亮自己的未来。这些孩子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环境,有些是贫困地区的孩子,有些则面临着社会问题和家庭困境。……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走进基层村委,助建美丽乡村
8月11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学子程都在湖南省长沙市杨家山村委会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体验村委会工作,了解民众生活,协助工作人员解决问题,为居民提供一个更快的办事平台。在这次疫情期间,杨家…
社会实践|直播带货促发展,共克时艰展担当
为响应国家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一群来自南航的有志青年,围绕精准脱贫攻坚战略,组建“直播带货促发展,共克时艰展担当”实践团队,开展农副产品直播销售、线上调查研究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
辅导学生心得总结
作为一个师范学生来说,实践则又充满着期待以及不一般。这是我们进入工作岗位的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而在这时,我了解到尽管学生是个女生,但是对于音乐特别热衷。这时,我就想到了用兴趣学习法来激励学生学习…
身处各地,情牵“乡音”
大二的暑假,区别于以往的假期,带给了我不一样的回忆与收获。我们在线上开展了为期七天的“云调研”,收集了许多关于闽地方言了解与认识程度的调查问卷。这次的调研主要以福建省各地区的人民对方言的了解情…
山东学子三下乡:疫下践析景风吹,餐饮转型育新归
对于餐饮行业来说,2020年的开头较为艰难,未能迎来预期中的“旺季”,由于行业特殊属性,而是为了防止病毒传播,减少人员聚集,大量餐厅门店选择关闭,陷入入不敷出等困境。为了更好地调查研究疫情爆发对餐…
聚焦法律服务,助力律所复工
聚焦法律服务,助力律所复工8月23日,“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完成了本次社会实践的所有工作,来自文法学院法学专业的王承尧同学,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前往湖北山河律师事务所,…
寻红色记忆,传革命精神
为传承革命精神,探索家乡红色文化,树立青少年对英雄的正确认知,增强文化自信心,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寻找红色记忆调研队队员于2020年8月16日至8月19日前往寿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陈少敏纪念馆、寿光市…
山东科技大学能源学院“能源之光”团队到亭南煤业进行社会实践
为进一步了解绿色开采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山东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阳光能源”团队来到亭南煤矿,进行社会实践,亲身来到矿区进行观察,努力践行当代大学生应尽的社会责任,弘扬科大精神。团队成员们在工作…
青春战疫,战疫有“理”,“爱心辅导团队”关爱抗疫一线子女,开展线下爱心辅导
青春战疫,战疫有“理”,“爱心辅导团队”关爱抗疫一线子女,开展线下爱心辅导中国青年网蚌埠7月16日电(通讯员赵子强)七月中旬开始,由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12名学子组成的爱心辅导团队,开展了…
走进复工复商,谋篇疫后发展
随着各地疫情防控风险降低,复工复商不断推进,一度沉寂的市井烟火气再次升腾起来。为了深入调查山东省临沂市复工复商情况,了解市场主体在疫后的“危”与“机”,2020年8月15日,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