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美丽中国致远实践队以生态环境为调研主题,前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齐齐哈尔市两地,对当地的黑土保护工程、林业保护工程以及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进行调研。我有幸参与其中,成为实践队的一员。
因为疫情,我们实践队采取了线上+线下的实践方式,而我,成为了线上宣传工作者中的一员。我没有像线下队员一样去采访很多人,考察很多地方,但通过每天他们向我发来的资料,我依旧能体会到线下队员们每天实践的快乐和辛劳。实践队员们每日乘车前往实践地点,采访各地的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来获取信息。他们听着不太懂的方言,询问当地老乡对于某项政策的看法。但热情的老乡,总会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解释自己的意思,甚至会在采访结束后,为队员们采摘自己种的黄瓜和西红柿,请队员们品尝。看着每日传回的照片和文字,我仿佛跟他们一起看遍了黑龙江的逐渐恢复了元气的青山绿水,结识了那些为了家乡生态环境建设而默默付出的可爱的人。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我更多是在电脑屏幕前度过的,也经历过晚上写完推文后,为了尽善尽美而修改推文到半夜12点的艰辛。那一段时间我不断地想着:再坚持一下,我就能完成任务了。我坚信一点:放弃是一瞬间的决定,而坚持才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此外,这次实践也让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美妙。其实我在读大一的时候,一直很排斥团队合作,无论是学校举办的返校宣讲,还是暑假的社会实践,我都更倾向于独自进行。“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任务,何必和别人组队呢?”我总是这样想,可是最后我发现独自一人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往往容易主观臆断,导致错漏百出。而这次的团队合作给了我良好的体验。当每个团队成员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时候,工作效率简直超乎了我的想象。每天定时开会做总结与计划,大家集思广益,不仅错漏无存,亮点与创意也层出不穷。
实践的第四天时候,由于撰写新闻稿的同学压力很大,想要将新闻稿的投稿任务分担给负责推文和微博的我们,我作为这一部分的负责人,我将这一任务接了下来,并分配给团队内任务负担较轻的两为成员。但由于线上沟通不明确的问题,一人并没有及时完成任务,这让负责撰写新闻稿部分的成员不得不在劳累一天后,选择语音通话进行沟通和指导,通过屏幕共享,近乎“手把手”地指导出问题的队员。在通话结束后,我们又花了不少时间才让新闻运营重回正轨。
这次“事故”,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团队合作中沟通的重要性。有的时候,因为一个小小的沟通问题,就可能会导致团队整个的运营体系破坏。尽管我们只是一支实践队,但当我们真正运营属于自己的团队时,必要的、有效的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了。这次实践最重要的收获大概就是如此。
作为一名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了解社会、并步入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我们所处的国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这些古语都在告诉我们:在书上学到再多的知识,在网络上获取再多的信息,都不如自己真正地走出校门,看一看这广大土地上的各式各样的人们,去了解他们的故事,倾听他们的心声。我们实践队创立的目的也正在于此。通过本次实践,我们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实地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复苏情况,了解在生态环境建设这一块政府和人民们一同做出的努力,感受青山绿水之下人民的幸福与安乐。
最后我想说的是,感谢这次的实践给我带来的锻炼,为我积累了文献查找以及推文撰写等方面的相关经验,同时,在一次次的团队合作中,我也提升了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水平。这次实践活动为我带来的不是点滴而是江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92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