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正当时|传承革命精神,找寻点点墨香
西安是一座充满历史积淀的城市,几千年的历史让它厚朴古雅又包容开放。当红色传统与书法元素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2020年8月2日,西安交通大学“陕里寻墨香”调研团队来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宁五路北新街七贤庄,探寻革命教育基地的书法气息。
陕里寻墨香团队于七贤庄拍摄合照
一、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
据讲解员介绍,七贤庄现称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是1937年至1947年期间,我党我军设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个公开的合法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招收和输送进步青年去延安,壮大革命力量;为陕甘宁边区和抗日前线领取、转运和采购战争物资。
七贤庄
七贤庄院落坐北朝南,共十所,办事处设于一、三、四、七号院内,当年叶剑英、董必武、刘少奇、白求恩等都曾在此居住、工作过。门窗斑驳,依如那段历史般沉重,地板咯吱,印记着无数的脚印。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床,这就是当时领导人工作和休息的地方。陈列的笔记,信件,报刊似乎把我们拉进了那个为民族和未来抛头颅洒热血的年代。我们一边参观,一边为之震撼。
白求恩住所
当时会议室
二、丰富多彩的书法元素
1936年至1946年,中共中央在此相继设立秘密的交通站、半公开的“红军联络站”和公开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 这是中华大地极其艰苦的抗战时期,有着特殊的政治任务和红色革命精神,亦留存了大量的书法作品。
建于1959年的纪念馆,共有5道院,内有接待室、会客室、办公室、重要领导人的住房、库房、厨房、电台室、译电室、机要室、救亡室等。馆内收藏有文物460多件、资料525年、回忆录623篇、照片3000余张。
留存的书写资料
作为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的西安历史文化街区,七贤庄中出现了不少书法元素,它们在功能和形态上都具有多样性。实践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出现的各类书法元素或以文字的形式书写在纸张、楹联、匾额、幌子之上的实用性书法,或以书法作品的形式悬挂在房间内部的欣赏性书法,或以书法纹饰的样式织印在毛巾正反的装饰性书法。这些书法文字看似寻常不足为道,但却是基地空间重要的构成部分,又传达着特定的文化语义。
七贤庄楹联书法一
七贤庄楹联书法二
七贤庄书法作品一
七贤庄书法作品二
七贤庄广告招生
七贤庄报纸
三、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徐明非副市长在调研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时指出,“八办”作为西安市重要的红色文化传承基地,要着力做好红色文化的提炼和传承,要注重史料挖掘和研究,进一步夯实红色文化载体、保护好珍贵的革命文物资源。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独创的一种汉字艺术,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2016年适逢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的前身秘密交通站成立80周年,西安市文物局主办了以纪念秘密交通站成立80周年为主题的书法作品展,并规定创作题材为抗战、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历史功绩等。由此也可看出书法对于革命精神的重要传承作用。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曾经辉煌的革命名人逐渐被人们淡忘,但他们的书法手迹以及具有书法元素的生活用品却流传了下来,它们作为书法作品使人们欣赏到当时革命家的艺术修养,同时具有书法元素的生活用品也是历史的物证,它们体现着炎黄子孙的精神风骨,是“无言的诗,无行的舞和无图的画”。每一件手迹背后都有一个关系历史的故事,这也许才是七贤庄书法价值的真正所在。
此次七贤庄之行受益颇多,我们看到了书法元素和革命传统的相互交融,它们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优良革命传统,更多的可能性等着我们去探索。
团队:陕里寻墨香
文字:李沅锘 牛燕歌
拍摄:史慧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80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