笊篱是一种发源于中国的传统的烹饪器具,用竹篾、柳条、铅丝等编成,烹饪时,用来捞取食物。手工笊篱的制作工艺作为一门传统技艺,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了解这门传统技艺,福建农林大学暑期三下乡实践队传承文化我先行队来到漳州古城,拜访当地笊篱制作老艺人。
手工艺人苏龙安与妻子郑秀玉的笊篱小店开在漳州古城的香港路上,实践队员抵达时,郑秀玉正在专心致志地编着笊篱。提起这一伴随着她大半辈子的老行当,郑秀玉打开了话匣子。
已过不惑之年的苏龙安从8岁起就开始跟着母亲编制笊篱,而郑秀玉从1976年嫁进苏家后也跟着丈夫学起手艺。小店内陈列着的各种大小、款式不同的金属笊篱,皆是纯手工编制,夫妻二人编制笊篱已有数十载,手上结满了厚厚的老茧。在这数十年的时间里,他们也见证了这门手艺的兴衰沉浮。
在上个世纪,笊篱几乎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器具,农民们常用它来分离米饭与饭汤。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制作的笊篱已经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笊篱。虽然手工制作的笊篱更加耐用,但其制作工艺繁琐,制作一个笊篱就需要花上两三个小时的时间,但出售的价格也不过二三十元,实在划不来。越来越多的笊篱编织艺人放弃了这门行当,笊篱制作手艺面临失传。
“现在会做笊篱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谈到这里,郑秀玉叹了口气。别看笊篱的制作仿佛只是重复的编织动作,整套学下来,起码也要花上一年的时间才能真正融会贯通、熟练地编织各种大小和形状的器具。
如今的笊篱制作工艺几乎是仅靠家族传承了,苏家人将这门手艺代代相传,实在不忍看到这门技艺从此失传。郑秀文百感交集,转头对正在上中学的孙女说:“你也是传承人啊,有时间还是得学一学,才不至于让笊篱技艺在你们这一代消失”
当实践队员问到是否愿意将这门手艺教给感兴趣、想学习的外人时,郑秀文突然有了精神似的,“当然愿意,只要愿意学,哪分什么外人不外人”。随即却又叹了口气,“现在谁还能静下心花这么多时间学这门‘过时’的手艺呢”
郑秀文的叹息,也是许许多多传统手工艺人的叹息。这些传统的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非遗需要活态传承,需要“长生不老”的活下去。
此次调研活动,让实践队员近距离感受了传统工艺的魅力,也体会到了手工艺人的使命感。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中华文化,使其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实践队员们也将尽己所能来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或是传承老一辈的传统技艺,让璀璨文明继续彰显它的魅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48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