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中华武术,助力全民健身

来源: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梅傲冬 崔璐

传承中华武术,助力全民健身

2020年8月5日,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美丽乡村行——乡村振兴即墨调研团”成员来到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镇张王庄村,走进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武术村”,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武术的魅力,为即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贡献力量。

张王庄村是远近闻名的武术村,这里的村民习武成风,家家喜武,几乎人人都能舞上几招长拳,而具有百年历史的金吉友长拳也在2011年入选即墨区第二批文化遗产名录。为弘扬即墨长拳精髓,传承和发扬这一拳种,张王庄村武术馆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为村民和更多武术爱好者带来了福音。

(张王庄村武术馆)

武馆里的拳师虽年事已高,但个个身怀绝技。他们将拳法和刀法融合在一起,随着刀光剑影的闪动,舞得虎虎生威。他们精神矍铄的展腾、挪闪等武术动作,引得围观的队员阵阵喝彩。口号清脆、气势磅礴,挥拳踢腿中一招一式彰显了武术的神韵气度。

实践队员跟随现已78岁的金吉友长拳第一代传承人满从信师傅学习长拳的招式,在亲身体验中,实践队员也感悟到金吉友长拳的精妙所在,虽是柔拳,却能以柔克刚,以四两拨千斤之势承千军之力,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防御自卫功能。通过屈伸、回环、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各种动作的练习,队员们也进一步领会到长拳套路练习中的松紧适度。

(实践队员跟随拳师学习拳法)

(实践队员与长拳第一代传承人满从信师傅合影)

现已68岁的第四代传承人满福裕师傅向实践队员介绍,几乎每晚拳师都会在武馆或者武馆门前的村文化广场,带领男女老少村民学习金吉友长拳,最多时有三百人同时在广场打拳,有时也吸引邻村人前来加入。打拳现已成为村里的健身方式,深受村民的喜爱。村里的拳师传统武术都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大多从儿时就开始学习,现如今免费自愿在武术馆传授技艺,也是因为对中华传统武术的一份热爱。

(实践队员采访拳师满福裕)

走访村文化广场武术器材建设情况,梅花桩、沙袋等武术和健身器械显示了张王庄村民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的积极乐观态度。据悉,来武术馆学习武术的大多是青少年,村里的拳师在传授武术拳法时,大多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传统武术训练,一点点纠正动作,通过故事灌输武术文化,意在弘扬尚武精神,培养精神品质,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让孩子们更好地快乐健康成长。

(队员走进村活动广场了解武术文化)

走进村文化广场,实践队员了解到了长拳创始人金吉友的传奇故事——他出身贫寒,抗日战争时期目睹了村民所受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和侵害,下定决心练拳。于是白天劳作,每天晚上到国术馆刻苦练拳,经不断摸索、整合和提高,终于创立了自己的一套拳法,只为保卫祖国。在日本占领青岛时期,多次打败洋人拳师,扬我中华志气,一度使这一武术拳种达到全所未有的辉煌。创始人金吉友的爱国拳拳之心也深深打动实践队员,增添了对武术和即墨长拳的敬意。

现在村里拳师的愿望就是让金吉友长拳更好地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武术,为武术的传承注入新鲜血液。目前,张王庄村不仅在村庄之间加强文化交流和武术传播,还定期派拳师去学校传授拳法,让武术走进校园。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不仅能够强健体魄、放松身心,更能塑造青少年良好的精神风貌。

口传心授、接续传承,张王庄村武术馆传承的不仅仅是武术文化,更是华夏儿女的家国情怀。中华梦,武术梦,传即墨长拳精髓,张王庄村将民俗文化转化为村庄特色,承载着未来一代的希望,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实践队员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22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彼此成长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间我们的“扬帆”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三下乡活动已经过去接近一半的日子了,今天是三下乡的第六天了。还记得一开始的来到的时候,被这里的环境给震惊了,因为…… 张嘉颖 黎晓枫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在困顿中磨砺自我,在成长中完善自我

三下乡实践的过程就像是一个孩子在成长、锻炼过程,跌跌撞撞,且歌且行。尽管每天都要为了当天的任务而焦头烂额,为明日的工作做着准备,但我们有付出、有收获、有快乐、有感动。宝剑锋…… 黎晓枫 张嘉颖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日久生情,依依不舍

时光飞逝,不知不今天已是三下乡的第六天了,和孩子们的打打闹闹成了忙碌教学中的最愉快的时光,听着他们一句句地喊老师的时候,感觉自己特别有成就感。与刚刚过来的时候心态完全不一样…… 梁梓情 黄婷婷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梦想起航,自由飞翔

小草梦想着能够长成参天大树,为烈日下的路人带去一份阴凉与惬意;小河梦想着能够汇纳百川成为大海,以其博大的胸怀包容一切生灵;鸟儿梦想着早日飞上蓝天,为宁静的蓝天增添一抹生机。…… 黄婷婷 梁梓情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记三下乡第一节英语课

和以往的英语课不同的是这节英语课我的身份是一名老师,犹豫了很久才决定要给他们上我喜欢的英语口语课,作为一名喜欢英语的理科专业的学生,自高考之后对英语的接触就少了很多,却心灵…… 王钦莉 张光林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记第一次英语课

和以往的英语课不同的是这节英语课我的身份是一名老师,犹豫了很久才决定要给他们上我喜欢的英语口语课,作为一名喜欢英语的理科专业的学生,自高考之后对英语的接触就少了很多,却心灵…… 王钦莉 张光林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一丝清凉

Fiveday.徐闻县虽然属于湛江市,但是总感觉这边的太阳和在学校的太阳很不一样,这边的太阳非常猛烈,晒得我想直接找个水池躺下去,然而,这个在这里只能是异想天开。即使是烈日狂晒,但是我…… 张光林 王钦莉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偷的浮生半日闲,享受下乡半月情

第一年三下乡,我是宣传组组长,肩负着整个队伍新闻稿的担子。每天都在想着该如何提升新闻稿的质量、该如何在文字上将我们所做的成果体现的淋漓尽致。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没出来过那小小的…… 叶家敏 苏彩霞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最新发布

鲁甸之行,感触颇深
鲁甸行实践队的实践主题是“鱼渔相权”——基于C2B模式运用,探究阿里式电商扶贫对于农村经济滞后及复苏的带动作用——以云南洱源、昌宁为例。我们实践内容是探究阿里C2B扶贫模式在云南省大理市洱源县和保山市…
保护环境山河美,持续发展郸城兴
保护环境山河美,持续发展郸城兴8月8日“护之洺河,爱之家乡”水环境实践调研团以郸城县新城区作为第三站,开展洺河治理保护的相关宣讲。正式开展宣讲前,实践团来到了郸城县新城办事处同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进…
环境教育从垃圾分类开始
今天我们“国泰民安”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任务是邀请社区辅导班孩子们接受我们的环境保护重点在于当下最主要的垃圾分类教育,并且进入本地小学当中进行宣传演讲。学校作为传授环保知识的主渠道,有着无可比…
办学携手民族传承,教育助力文化振兴
2020年8月10日,为了解乡村教育中美学,尤其是在地性的传统文化美学在当地学校教学中的地位,以便为后续高校赴少数民族村落支教提供参考,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行.见美”社会实践团彭水分队前往彭水县民族…
探寻都城隍民俗文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下乡——西北五省“民俗文化名录”与乡村振兴大型调查文章来源:资环学院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资环学院民俗文化调研小组作者:唐婵/撰写姚念慈/校核联系方式:18974830715“三下乡”即有关文化、…
树立环保意识,建立绿色家园
为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让人们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2020年7月19日“国泰民安”暑期社会实践队进行了社区内部以及周边街道的人员走访,对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行讲解渗透。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
语文教学,我们在行动
大学生网报8月11日荆门电(通讯员李燕妮)从7月20日开班到现在,“希望之星”支教队D-9组成员已经开始了第四周的教学。时至今日,我们的教学方法和目标也越来越明确,今天志愿者们和小朋友们一起进入了语文的海…
青凝计划|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学院调查疫情对城镇农村居民收支状况影响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活
2020年年初,中国武汉爆发了新冠疫情,全国各地全面停工,到了七月份,疫情逐渐放缓,全国也逐渐复工复产,但人民群众的收入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调查疫情对城镇农村…
铭记前辈 继往开来
永信青年毛主席纪念堂门前给少先队员讲红色故事71年的历史悠悠一瞬,71年的发展蒸蒸日上。从1949到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迈出的每一步都凝结着前辈的鲜血。昨天祖国的山河经劫难,经沧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
中国制造2025:后疫情时代的制造业现状
2015年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聚焦新形势下的中国制造业现况,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联系疫情冲击以及国家重启经济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