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7月30日,山东理工大学青青小草“助力垃圾分类,共建美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谢丽颖和张雅馨来到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金屯镇谢城村和兖州区大安镇石马村进行调研走访,了解垃圾分类政策普及程度,开展垃圾分类的调研活动和知识普及。

实践伊始,一进入谢城村村口,谢丽颖便可以看到村庄内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横幅。她向当地一家小型超市的老板问到对于悬挂标语的看法时,老板说:“绿色的植物是生命根基,在超市周围放置几个垃圾桶,会有村里的环卫工人进行定期打扫,环境干净了,超市人自然就多了”。谢丽颖还向居民展示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单页,在问到家里垃圾的分类情况,居民回答:“家里的可回收垃圾如矿泉水瓶,易拉罐等都会收集起来在回收站回收,其他不可回收垃圾不经常进行垃圾分类。”

树立垃圾分类意识离不开学校老师的教育,为深入了解,谢丽颖也前往金屯镇中心幼儿园谢城园区,采访了即将任教的老师,“您在教学中,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告诉小朋友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老师说:“我们在教学中一般是以小游戏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们,让他们从小培养这一种意识”。此外,谢丽颖也前往藕虾混养区了解当地企业的垃圾分类情况,据采访老板得知,该养殖区出现的垃圾主要是一些废旧的笼网,养殖区工作人员一般会进行总体大面积清理。待荷叶枯萎莲藕成熟之后也会进行清理,减少污染。

与此同时,在石马村,张雅馨将调查问卷发给村民们填写,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发现多数村民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程度不高,环保意识也比较淡薄。因此,张雅馨同学向村民分发精心准备的垃圾分类知识单页,向他们讲解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走访村庄过程中,张雅馨着重向小朋友宣传,询问她们关于垃圾分类的问题,发现她们都有环保意识,但受限于村内设施,缺乏垃圾分类知识和意识。通过宣传把她们聚集,让她们分别画手抄报,深刻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并一起喊出垃圾分类的口号,坚定“从我做起”的决心。(来源:刘亚辉 桑运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99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