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从矿之殇到美之富,科技让安吉余村大变样

来源: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徐程辉

从矿之殇到美之富,科技让安吉余村大变样

为探索“两山”理论足迹,寻找“两山”理论实践样本,7月17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团十一队来到安吉余村第一家农家乐——春林山庄,并有幸采访了春林山庄的主人潘春林先生。

春林山庄的老板潘春林是天荒坪镇农家乐协会会长,也是余村最早开办农家乐的村民。之前,他一直在矿区开拖拉机运矿石,“生产的时候,抬头都看不见蓝色的天空。”“出趟门回来,眉毛、头发都是白的,全是粉尘。”“在家不敢开窗,没处晾衣服。一到雨天,村里的溪水就像酱油一样,村路也泥泞坑洼。”潘春林回忆起之前的余村就一直在摇头。从水泥厂下岗后,潘春林开始借钱造房开农家乐,还拆掉自家养了十几头猪的猪圈美化庭院。看笑话的人不少:“我看你这点钱,是要砸在冷水洞了。”冷水洞,是余村一个水库的名字,显然,大家还不看好“吃美丽饭”的前景。

没想到,春林山庄生意红火得很!上海、杭州的旅游大巴一车车地往安吉来,尤其是节假日、周末,农家乐都不够住。“房子还没扩建的时候,前一波客人还没走,后一波就拎着行李在院子里等。为了腾出房间,我母亲睡在厨房,我和妻子还睡过车里。”没几年,潘春林买了小车,扩建了房屋,从最初的3间房增加到27间。村里许多外出谋生的年轻人见此良机,纷纷回村创业,经营民宿。去年,余村人均年收入近5万元。在采访过程中,潘春林电话不停,都是预订民宿的。春林山庄现在年营业额达100万元,潘春林说:“卖风景真的比卖石头赚钱!”

比山、比水更美的是人的心灵。历史和现实都印证了一个真理:惜草木、爱江山者,才能令村美、民富、国强。在今天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道路上,像这样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久久为功、砥砺前行的,何止是余村!是安吉,是湖州,是整个浙江大地,是全中国!一个美丽中国的崭新画卷已徐徐展开!

7月17日经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队三团十一队报送信息

通信员 徐程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89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智启田园:日照农户的智能农具挑战与展望

在日照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农户对当前智能农具的看法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能农具促发展

在了解了日照农业发展情况后,队员又进行了新的调查。在新的一次调查中,队员到农村地区去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访谈,了解日照农户们目前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和目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慧农业赋能 助力粮食增收

近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深入乡村,调研当地农户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智能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日照农户拥抱智能农具:革新生产,迎接未来农业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广袤田野上,一场由智能农具引领的农业革命正悄然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业技术逐渐渗透到农户们的生产生活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解决了诸……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赋能日照农业

科技是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技术保障。科技的发展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农村,探索新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下乡,慧农同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具逐渐走进了农村的生产生活。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地区农户对智能农具的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目前面临的具体问题,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在刘兆宇老师指导下……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日照农村:智能农具与农户心声的探索之旅

夏日炎炎,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于2024年8月8日前往日照市农村地区深入实践,他们此行目的,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了解农户们对智能农具的看法……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

为了解农村地区对智能农具接受程度和生活生产问题的任务,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举办了以“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的主题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坚持“两山”路,看余村点绿成金
坚持“两山”路,看余村点绿成金为探索“两山”理论足迹,寻找“两山”理论实践样本,7月17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团十一队来到安吉余村第一家农家乐——春林山庄,并有幸采访了春林山庄的主人潘春林先…
传承红色文脉,牢铸爱国主义
7月16日,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彝乡云支教实践团为凉山州昭觉县万达爱心学校的部分学生带来了一堂以“红色文脉跨山海,爱国情怀启未来”为主题的实践课。本次课程旨在让当地学生从历史中寻找爱国主义精神…
用“两山”理念做指导,把精准扶贫做到位
用“两山”理念做指导,把精准扶贫做到位为探索“两山”理论足迹,寻找“两山”理论实践样本,7月17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团十一队来到安吉余村第一家农家乐——春林山庄,并有幸采访了春林山庄的主人…
看余村蜕变,学“两山”理论
看余村蜕变,学“两山”理论为探索“两山”理论足迹,寻找“两山”理论实践样本,7月17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团十一队来到安吉余村第一家农家乐——春林山庄,并有幸采访了春林山庄的主人潘春林先生。…
寻访“两山”源头,争做时代先锋
寻访“两山”源头,争做时代先锋为探索“两山”理论足迹,寻找“两山”理论实践样本,7月17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团十一队来到安吉余村第一家农家乐——春林山庄,并有幸采访了春林山庄的主人潘春林先…
垃圾分类小科普之可回收垃圾
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垃圾分类也被提上日程。其中作用广泛的可回收垃圾具有循环利用的优良特性,让我们来看看什么属于可回收垃圾吧。可回收物指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纺织物…
坚持生态立村强村富村,努力打造美好生活向往地
坚持生态立村强村富村,努力打造美好生活向往地为探索“两山”理论足迹,寻找“两山”理论实践样本,7月17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团十一队来到安吉余村第一家农家乐——春林山庄,并有幸采访了春林山庄…
落实“两山”实践,深化创新发展
落实“两山”实践,深化创新发展为探索“两山”理论足迹,寻找“两山”理论实践样本,7月17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团十一队来到安吉余村第一家农家乐——春林山庄,并有幸采访了春林山庄的主人潘春林先…
安徽学子三下乡:聚焦脱贫成果 决战全面小康
7月13日,安徽财经大学“风华实践调研团”赴阜阳市颍州区三塔镇张寨村进行参观调研,旨在探索脱贫攻坚阶段的扶贫情况及途径,寻觅特色农业扶贫方式及成果,探究农产品销售模式,探寻阜阳市在推动脱贫攻坚、建…
看余村:咬定“青山”不放松
看余村:咬定“青山”不放松为探索“两山”理论足迹,寻找“两山”理论实践样本,7月17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团十一队来到安吉余村第一家农家乐——春林山庄,并有幸采访了春林山庄的主人潘春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