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浙西特委在家乡的红色记忆

来源:浙江大学云峰学园 作者:杜承深

浙西特委在家乡的红色记忆

云峰学园“乘红船各抒己见,访旧址忆苦思甜”暑期社会实践团

(通讯员杜承深)

今天,2020年7月18日星期六,我们浙江大学云峰学园赴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嘉兴市南湖区、宁波余姚市“乘红船各抒己见,访旧址忆苦思甜——重温不朽的革命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的红色实践历程也走入了后半段,经历嘉兴南湖与余姚四明山的游历调研,我们最终回到了我们团队成员的家乡——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以加深对自己家乡的红色记忆作为本次社会实践的结尾,此行我们前往的是位于女埠的中共浙西特委纪念馆。

纪念馆的位置并不偏僻,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在当地几位道路保洁阿姨的热心帮助下,我们很快就找到了纪念馆所在。与我们当初的想象不同,中共浙西特委纪念馆并没有大张旗鼓地额外再建造一幢醒目的建筑,它就像一个“大隐隐于市”的高人一般,藏在市井之中,藏在古色古香、颇具当地特色的建筑群中,若不是门外“中共浙西特别委员会旧址”的黑色标识以及右边金光闪闪的各类教育基地认证,否则真容易将其当作是一座普通的旧时民宅。

小心翼翼地迈过门槛,进入一片绿色装饰的园中,左边有一组以前用来研磨面粉用的石磨,将这方小院点缀的更加幽然,而正对门的便是一栋别具当地特色的青砖白墙黑瓦的建筑,门框上方的一块石板则点名了他的地位——中共浙西特委纪念馆。

场馆内部一改外面古色古香的风格,是及其现代化的,在炎炎夏日还有凉爽的空调加持。游览学习的人不多,间或能够见到几个家长与孩子进来铭记这一段历史。在对场馆内格式文字、图片资料以及馆藏文物进行细致的调查之后,我们收获良多。

其实身为兰溪人,我一直不知道生我养我19载的地方曾经在革命期间做出过如此重大的贡献,也从不知道浙西特委身为浙江省委在省内建立的第一个地区性党组织,在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革命等诸多血与火的考验中做出过如此巨大的贡献,对此真是感到即惭愧又自豪,惭愧在自己一直对这可歌可泣的历史的不了解,自豪在自己的家乡曾经也在浙江的历史中扮演过具有如此举足轻重的作用的角色。

纪念馆内内容大致从大革命失败后“八七”会议,确立新的方针,浙西特委成立开始,沿着时间顺序,依次走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新中国成立,各种包含着当地群众在革命过程中做出的重大贡献、发动的起义以及对烈士的介绍与缅怀,像一些“武义除霸运动”“永武联合暴动”“兰溪秋收暴动”等武装革命,确确实实让我对地方史大开眼界,更多的则是对自己流淌传承的红色血脉的自豪。

提到浙西特委就一定要提到他的一把手——卓兰芳先生。尽管在兰溪待的时间并不久,只有两个多月,但他对浙西特委的建立、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很快他就为更大的使命调往了杭州,但是他也因此而牺牲。虽然死得光荣,但是终归让后人留下一声嗟叹。

出门右转又是一处别院,院内摆放着整齐的桌椅,想必是旧时的私塾,门外的“乐英高等小学”也证实了我们的猜想,屋内另有两厅,一厅中拜访的积灰的长桌与凳子,以及墙上挂着的介绍,表明了这里就是浙西特委成立的会议地址,我们有幸得以进入参观;另一侧的厢房内,古时的木床、桌椅,以及一面小小的铜镜,外面墙上的介绍告诉了我们这里就是卓兰芳先生在兰溪进行50多个日夜的革命的休息的地方,看着这一简洁而又庄严的地方,我的思绪不禁飘向远方,感慨万千。

革命尽管已过去近80年之久,但是革命过程中所绽放出的红色精神将会被一代代流传,将会永存,或许,这就是兰溪入党宣誓会选在此处的原因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85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古老的唢呐奏响新时代的乐章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油纸伞传承不进则退的过程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相见石鼓镇以油纸伞结缘。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伞可再造,人却难寻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石鼓油纸伞——三尺伞面画尽历史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最多跑一次”,跑出余杭加速度
7月17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团八队实践服务团队再次出发,前往余杭区市民之家展开新一轮的“最多跑一次”实施效果的调查。团队来到余杭区市民之家,导办人员介绍说,余杭区自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
探寻中国家乡工艺——木雕
我的家乡是东阳,最有名的当属东阳木雕,今天我们实践小分队就来到了杭州的木雕博物馆,探索木雕的独特魅力。东阳木雕因产于浙江金华东阳而得名,“东阳木雕”与“青田石雕”“黄杨木雕”并称“浙江三雕”。…
青春助改革,“跑改”惠民生
7月17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团八队实践服务团队再次出发,前往余杭区市民之家展开新一轮的“最多跑一次”实施效果的调查。余杭区市民中心率先建成了浙江省首个不动产综合受理平台,有了这个平台,打…
重庆师范大学个人实践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活动第六天流程
重庆师范大学个人实践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活动第六天流程2020年7月18日,这是活动的最后一天,今天“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迎来了汇报表演。早上8点10分,9名队员到达教室,引导到了的学生和家…
一窗即受理,服务零距离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团八队来到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市民之家,开新一轮的“最多跑一次”实施效果的调查,并受到了监察管理科葛科长的接待。团队来到余杭区市民之家,负责引导的工作人员热情迎接并引…
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归吾乡”志愿服务队2020年暑
乘风破浪,砥砺前行——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归吾乡”志愿服务队2020年暑假“三下乡”系列活动(六)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18日(通讯员程妍琳)2020年7月18日星期六八点半,小朋友们安静的在教室…
政务整合来受理,市民之家集中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团八队来到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市民之家,开新一轮的“最多跑一次”实施效果和民生满意度的调查,并受到了监察管理科葛科长的接待。上午9点30分,团队成员抵达市民之家,团队成功…
余杭市民之家:最多跑一次 推陈出新
为探寻余杭区市民之家在跑改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奥秘,学习余杭独特经验,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二团八队于7月17日赶往位于临平的余杭区市民之家,对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问和对大厅市民进行关于满意度…
我国针对垃圾分类的态度
重要体现垃圾分类是当下制约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也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再利用困难的根源之一。近年来,我国正加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特别是2019年,上海市率先发布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余杭市民之家 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团八队于7月17日来到余杭区市民之家,了解“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施成效和民生满意度。余杭区自开展“最多跑一次”以来,紧紧围绕“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