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此次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很好地完成了去年学校布置的任务,收获了知识,我们此次社会实践的过程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下面做一些总结。
(一)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性、迫切性
我们此次实践过程中的研讨希望能够综合大学前三年思政课所学内容,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用所学解释党的大政方针政策。所以我们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这也是我确定这个题目的原因。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落后、反动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在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5000多年绵延不绝、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精神滋养,也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而在近代西方进入“蒸汽机”时代时,曾经长期领先的中国悄然不觉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大势。中华民族向何处去?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文化注入符合中国实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思想内涵,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迈开了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
(二)坚定什么样的文化自信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因此,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因此,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自信。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五大举措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2)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4)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5)必须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502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