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从衣食住行看无锡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蒋紫媛

无锡,江苏省地级市,简称“锡”,古称新吴、梁溪、金匮,被誉为“太湖明珠”。无锡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北倚长江,南滨太湖,京杭大运河从无锡穿过;境内以平原为主,星散分布着低山、残丘;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无锡市辖5个区及2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4627.47平方千米 。

无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素有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无锡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无锡文化属吴越文化,无锡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无锡有鼋头渚、灵山大佛、无锡中视影视基地等景点。2017年11月,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衣:从单调一色到五彩缤纷

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颜色单调都是蓝、绿、灰,款式和面料也非常单调。所以一般人家衣服有损坏就打一个补丁上去,所以常常可以看见一件衣服上有很多的补丁。家里的小孩子也是常常穿着哥哥姐姐的旧衣服,只有新年的时候才有机会穿新衣。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1996年作为中日合资的无锡八佰伴在无锡开业,05年被中国收购。与无锡本土百货公司商业大厦(前身为东方红百货,先改名为大东方百货)作为引领无锡时尚的主力军。如今随着走奢侈品路线的恒隆广场和各个区内不断建设的百货公司和购物广场的加入,无锡人在衣着方面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多。

食: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

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短缺,食品供应紧张,很多东西都按人头凭票定量、限制供应。家家户户攒着粮票、肉票、糖票、豆制品票、鸡蛋副食品票,平时舍不得用,要到过年过节才舍得拿出来改善一下伙食。各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副食品商店里很少有卖鸡鸭鱼肉的。农村有自留地的家庭,蔬菜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但是大部分的蔬菜都是要留着到菜场上去卖的,家里也会养鸡养鸭或者养猪,养这些都是为了鸡鸭下了蛋就去卖钱,养猪也是为了卖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种植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菜市场和超市里都有各种各样的蔬菜肉类,餐桌上的花样大大的丰富了,每天都过的像过年。

住:从破烂平房到高楼别墅

“安居”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6.7平方米,到1998年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了18.7平方米,2006年底达到27平方米。改革开放的三十年,让中国人的住房条件实现了数次飞跃,从居者“忧”其屋发展成为今天的居者“优”其屋,大多数人住上了上百平方米的宽敞楼房,一部分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而先富裕起来的家庭则拥有了数百万、上千万的别墅。作为江南水乡的无锡来说不是所有的人家都是依水而居那些水边的青瓦房很多在城市的建设中被拆除了,但是也有一部分被保留了下来,还有一部分经过整修作为旅游资源,形成了民宿。无锡还有的是保留下来的名人故居,这些故居作为无锡文化的一部分被保留下来,还有的被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还有的故居是美术生写生和市民们游玩的好去处。

行:从步行骑车到“综合交通”

七、八十年代,无锡城里只有中山路和五爱路等几条屈指可数的大马路,说是大马路,在今天看来也不过是仅有两个车道的小路,城里大多数都是青石铺就的小街、小巷或水泥道,偏远郊区就多是泥路了。就是九十年代,无锡偏远郊区还是石子路,市中心一步步的换成了水泥路,二十世纪开始,无锡大部分地区的路已经是水泥路但是有些地方开始用柏油马路来替代之前的水泥路,并且开始拓宽车道。在中国没有动车之前,无锡与外界连通的方式就只有公路和绿皮铁路。2000年后无锡开始慢慢有了动车,有了高铁,有了无锡自己的机场(虽然叫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有了省道也有了国道。14年无锡有了自己的第一条地铁,现在有两条未来无锡还会有几条地铁开通。今天的无锡,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路网发展突飞猛进,特大城市道路骨架初具雏型。主次干道和支路系统不断完善,城市快速内环建成通车,“城市快速路网”正在形成,联系城乡、对外交通的公路交通体系正在抓紧建设之中,“干线航道网”全面改造,已基本构筑起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城市道路等各种交通方式相互衔接的城乡一体、内外衔接、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以前无锡城是一个龟背形状,就是解放环路以内,现在的无锡,七条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勾勒出现代城市的立体造型,上天、入地、穿山的快速内环,宛如一条珠链,串起了锡城的精华。三十年的城市,还树立起了一个又一个城市新坐标:蠡湖新城、太湖广场、体育中心、博物院等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60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桃李满乡情,春风化雨润

桃李满乡情,春风化雨润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18日电(通讯员王西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乡村振兴、农村的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教育的发展,而乡村教师的素养则直接决定了……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研讨助成长,实践助行知

研讨助成长,实践助行知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23日电(通讯员解帆)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桃李先锋”暑假社会实践队于7月17日通过线上研……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以师为根,桃李满园——乡村教师满意度调研:从准备到深入的全面探索

以师为根,桃李满园——乡村教师满意度调研:从准备到深入的全面探索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5日电(通讯员陈俸毅)乡村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农村人才、推动乡村……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共筑乡村教育美好未来

探索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共筑乡村教育美好未来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23日电(通讯员孙晓欣)为了解乡村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学效能的具体情况,并研究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的提升策略,曲阜师范大学地……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启智润心育桃李,逐梦笃行为先锋

启智润心育桃李,逐梦笃行为先锋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17日电(通讯员冯宇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为深……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乡村小学调研,探索乡村教师现状

深入乡村小学调研,探索乡村教师现状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1日电(通讯员朱叶雯)2024年7月11日,地理与旅游学院桃李先锋实践队走进涛雒镇中心小学,展开了一次全面而深入的调研实践参观活动。……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春风化雨润桃李,乡村教师守初心

春风化雨润桃李,乡村教师守初心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4日电(通讯员周振旋)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乡村教师们扎根基层托起希望,赋能未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桃李先锋”实……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春风化雨润心田: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

春风化雨润心田: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1日电(通讯员翟远晴)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为了更……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赓续红色基因,致敬钢铁军魂——北京站
2019年7月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北京分队来到北京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进行了主题为“赓红色基因,致敬钢铁军魂”的实践活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惟一的大型综合性军…
访西青民俗专家,品中华文化底蕴
访西青民俗专家,品中华文化底蕴2019年8月10日于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原小南河村,天津医科大学红色文化服务团成员来到天津著名民俗专家、天津日报聚焦西青版编辑、作家王洪海老先生的家中进行访谈。王洪海笔名…
赓续红色基因,致敬钢铁军魂
中国青年网8月5日电(通讯员柳越房小涵)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青岛,这座黄海之滨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有很多城市名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海洋科技城等……而她还有另一个称呼——“海军城…
初识童真的美好
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桔苜志愿服务队,奔赴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对当地的留守儿童情况进行调研,受到当地村委会和村民的欢迎。志愿者们主要通过社会调查、沟通访谈以及游戏引导这三种方式了解并走…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赴江西南昌开展“追寻共和国奋斗足迹,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社会实践活
中国革命从这里启航英雄队伍从这里出发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从红色走来,向绿色走去这里是英雄城——南昌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为追寻共和国的红色足迹,感受老一辈革命…
“砥砺前行的光辉岁月”寻找建国70周年足迹调研队员徐祎实践活动心得
在探寻建国七十周年的足迹前,我对实践对象局限在一个更为宏大或者仅仅是个体的角度,又或者是文化性质的机构,直到确定对象为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我依旧疑惑于实践对象与我心中既定对象的差异。本…
与你“乡”约
7月6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的桔苜志愿服务队的我们开始了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的支教活动,关注留守儿童,助他们健康成长。我们不是一味的教他们学习上的知识,而是用我们的行动告诉他们…
筑梦青山绿水,建设美丽中国
(公共管理学院通讯员刘璇彭妃凤)8月19日至27日,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团学干部赴常德市开展“地方政府水环境生态修复绩效评价研究——以海绵城市常德市为例”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图为团队出发…
湖北学子赴五峰开展运动会——顽强拼搏,超越极限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青春火-薪愿行小分队的9名志愿者与五峰乡九年一贯制少年宫的孩子们以及龚主任和其他家长老师一同在篮球场举行了五峰乡九年一贯制少年宫暑期运动会。支教课程多种多样,是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
佛山学子三下乡:高校联动,聚焦扶贫
大学生网报佛山8月20日电(通讯员叶映蓉)2019年7月20日,广东海洋大学“青马工程”的六名大一学生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授人以渔”三下乡团队代表,共同开展陈渔村精准扶贫的调研工作,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以…